2025年第六屆《遠見》USR獎揭曉,67所大學、215件方案齊聚角逐,最終40校抱回67座獎項。大學以USR走向土地、社區與世界,成為推動台灣未來的重要力量。
古人云:「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這句話若放到今日來看,正好是對USR(大學社會責任)的最佳註腳。
過去,人們眼中的大學,多半專注於研究與教學,猶如守在象牙塔裡的學問匠人。然而,隨著2025年第六屆《遠見》USR獎登場,215件方案、67所學校競逐,40校抱回67座獎座,大學早已走出塔樓,重回社會舞台中央,成為推動台灣永續的領銜主演。
學術不再是獨白,而是與社會共鳴
長久以來,高等教育常被批評「學用落差」,彷彿舞台上演出的劇本,觀眾無法共鳴。如今,USR像是一座跨越象牙塔與田野的橋梁,讓知識不再高懸雲端,而能落實社區、產業與生活。誠如成功大學校長沈孟儒所言:「大學之所在,希望之所在。」大學的價值,正在於此。
遠見會員 限定文章
時刻掌握趨勢 時刻都有遠見
- ✓ 免費瀏覽 每天 1 篇限定文章
- ✓ 文章收藏 喜愛好文隨時回看
- ✓ 會員專屬 主題型知識轉譯包
- ✓ 會員獨享 生日禮百元購物金
成為訂戶,
即可瀏覽全部「限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