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活動報名 免費活動報名 郝旭烈/郝哥帶你打開兩本改變人生思維的關鍵之書

台中儲能案場蓋隔壁成避鄰設施?居民怒吼:誓死反對

郭逸
user

郭逸

2025-10-09

瀏覽數 850+

台中市豐原區翁社里儲能場說明會已舉行4場,依舊無法解決民眾的安全疑慮。黃菁慧攝
台中市豐原區翁社里儲能場說明會已舉行4場,依舊無法解決民眾的安全疑慮。黃菁慧攝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儲能,可以穩定電網並提高供電可靠性、促進再生能源發展與利用、降低電費支出、減少碳排放以及提升能源自主性與安全性。這麼多好處,應該受到愛戴,近幾年卻淪為過街老鼠,人人喊打。台中市豐原區翁社里10月8日爆發抗爭,居民在活動中心外掛上「拒絕儲能案場」、「鄰避設施反對到底」等布條,強烈反對盛日儲能在當地設置的儲能案場,雖然業者多次召開說明會、強調符合法規並具備防火與監控措施,但里民質疑「未經地方審查、提前動土」,痛批政府與企業「突襲式施工」,更擔憂鋰電池火災風險與噪音影響生活品質。當能源轉型碰上地方溝通的課題,該怎麼解?

「拒絕儲能場在翁社」、「鄰避設施反對到底」!10月8日一早,台中市豐原區的翁社里,很不平靜,里民活動中心外掛著一張張白布條,拒絕盛日儲能公司設置的儲能案場,甚至以「誓死反對」的強烈用語,要求撤場,中央、地方必須傾聽民意。

活動中心內,召開了一年多來第五次說明會,盛日儲能派員至現場與民溝通,說明案場建置現況;然而,業者講不到10分鐘,就被憤慨的里民們打斷,群起舉牌並高分貝怒嗆:「撤走就對了,當作我們吃素的嗎?」

居民強烈反對盛日儲能在當地設置的儲能案場。黃菁慧攝

居民強烈反對盛日儲能在當地設置的儲能案場。黃菁慧攝

未取得共識就動土,居民怒:像被突襲

翁社里民吳安修說,這塊儲能案場去年9月中動土,持續興建中,已經召開4次說明會,但廠商此次說明會,依舊無法解決民眾的安全疑慮。

「我們不是反對儲能,而是不能設置在鄰近住宅區!」翁社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張金池質疑,此案直接向中央申設,卻未經地方政府審查,興建前應該廣徵地方意見,取得共識才能進入審查會,「結果去年9月就動土了,我們就像被突襲!」

張金池也提到,儲能設備普遍使用鋰電池,「但是爆炸、火災、濃煙頻傳,風險很大,案場周邊住了很多人,社區卻沒有被充分告知,」甚至,案場影響房價,居民還得忍受24小時全天候噪音,政府卻無人聞問。

對此,業者允諾兩週內回應居民對於燃燒、爆炸、噪音等多項訴求。

數十條電纜線、75年變電所,翁社里民早就疲乏了

走在2千多人的翁社里街道,矮房比鄰而建,里民互相問好的聲音此起彼落,氛圍純樸;然而,一抬頭,舉目所及的是數十條電纜線,里內更有一座75年前便已矗立的變電所,在地人早已對電力設施影響生活品質感到疲乏。

孰料,現在又來一座儲能案場,加上今年發生鋰電池工廠爆炸事故,還有多起鋰電池燃燒意外,挑起里民對電力設施的敏感神經。

退休金靠自己!訂閱即贈投資理財好書三選二

業者:案場設計優於法令,承諾增購保險

事實上,依照法規,盛日儲能的案場興建於私人甲種工業用地,無需經過公共服務設施檢查,但業者希望取信於民,才會多次召開說明會。

業者說明,案場設計與民宅保持35公尺,全區封閉式防火牆25公分厚、高度3.5公尺,都優於現行消防法令,另配置消防栓、消防水池與完整監控系統,未來還會邀請里民參與消防演練;此外,施工與營運期間將持續監測噪音,若超標立即加裝隔音牆,案場全年365天、24小時都有專人駐守,確保即時應變。

一旦案場出現安全疑慮或緊急狀況,業者也承諾增購保險,即時安排居民至安全場所暫住,提供生活保障。

儲能案場遭民眾抗議。黃菁慧攝

儲能案場遭民眾抗議。黃菁慧攝

地方溝通好難,儲能案場怎麼做?

儲能案場屢遭民眾抗議,翁社里並非首例。今年9月初,匯泉、匯鉅能源在台南柳營申設的儲能案場,選址同樣在工業區,也因鄰近住家、簡易法庭、加油站,引發附近居民抗議;再把時間往前推,三地集團在高雄鳳山牛稠埔的儲能場,地處人口稠密區,遭到6千多人連署要求撤案遷址。

顯然,除了合法合規,地方溝通也是建置儲能案場不可或缺的一環。

臺灣科技大學電機系特聘教授郭政謙說,儲能的最大宗設備是電池,目前仍有燃燒的風險,雖然機率非常低,「萬一燒起來,能不能接受?該怎麼處理?所以政府和業者還是要鉅細彌遺地告知案場周邊的民眾。」明志科技大學電機系助理教授羅慶權認為,儲能設施和太陽光電一樣,都是能源轉型的關鍵,政府和業者更該和民眾好好溝通「目的與效益」,才能取信於民。

翁社里的抗爭事件,反映台灣能源轉型的矛盾:人人都要綠能,卻沒人要設施。儲能案場若無法在安全與信任間取得平衡,能源政策再多推力,也只會推向民怨,唯有風險評估與資訊公開,轉型才不會卡在每一個村口。

你可能也喜歡

守護職安幸福勞動
數位專題

守護職安幸福勞動

勞工職災在營造業與製造業等高風險行業中頻繁上演,臺中推出「金安心工程計畫2.0」,期待透過源頭預防到末端強化,與企業攜手打造一座讓所有勞動者都能「安心打拼」的幸福城市。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