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活動報名 免費活動報名 郝旭烈/郝哥帶你打開兩本改變人生思維的關鍵之書

黃仁勳點名監管挑戰!這間台灣AI新創如何突圍,贏美國信賴?

吳季柔
user

吳季柔

2025-10-02

瀏覽數 900+

鈺創旗下AI隱私新創「帝濶智慧」總經理鄒耀東。黃菁慧攝
鈺創旗下AI隱私新創「帝濶智慧」總經理鄒耀東。黃菁慧攝
00:00
00:00

輝達黃仁勳日前直言中國AI發展優勢之一,就是監管鬆散;而台北市的巡檢機器狗遭指硬體來自中國機器人公司,更引發隱私與資安的討論。如何讓AI發展不會犧牲歐美尊重的隱私規範,面對中國也仍有優勢?其實鈺創旗下的AI隱私新創「帝濶智慧」,就能達成輝達主張的理念。鑽研近十年的技術「差分隱私」是什麼?為何已納入美國國家標準暨技術研究院(NIST)框架?甚至到量子運算時代還能保障安全?一文完整拆解。

8月底,台北市府預計部署的巡檢四足機器人,即俗稱的機器狗,被揭發硬體設備來自中國知名機器人大廠宇樹科技,引起各界興起對於機器人的資安討論。

畢竟,機器狗可不是寵物,基本上是「長了腳的移動攝影機與感測器」,這不只牽涉到機器狗可能會拍攝到許多市民的人臉影像,也包括機器人可能在硬體端留有「後門」(backdoor),更容易遭有心人士駭入,導致資料外洩或遭外部控制。

事實上,早在2022年,知名掃地機器人公司iRobot便曾爆發用戶照片遭不肖人士外洩,拍攝畫面包括嬰孩臉部、用戶如廁等私密照片。此外,美國知名工程期刊IEEE Spectrum也於9月26日揭發,宇樹多款人形與四足機器人具有資安漏洞,駭客可透過其配備的低功耗藍牙(BLE)Wi-Fi介面攻擊。

趨勢科技旗下、專攻車用資安防護的公司VicOne總經理鄭奕立在演講中分享,VicOne也協助美國巡檢機器狗公司提升資訊安全。他直言,機器人的確可能遭到「遠端控制」,宇樹的機器人曾在2024年爆出員工信用簽章遭竊,近2000台機器狗「全部被駭客控制」。

8月底,台北市府預計部署的巡檢機器狗,被揭發硬體設備來自中國知名機器人大廠宇樹科技。取自臉書@李四川

8月底,台北市府預計部署的巡檢機器狗,被揭發硬體設備來自中國知名機器人大廠宇樹科技。取自臉書@李四川

機器狗「進城」,公私領域的資安如何保護?

尤其,未來機器人、機器狗若擴大部署到各場域,如工廠、零售倉儲等領域,或進入智慧城市的一環,其配備的攝影機都將成為隱私與資料外洩的風險之一。

中華民國資訊安全協會秘書長王銘宏也在社群發文指出,機器狗早已廣泛應用於搜救、災防等領域,但若要進入「智慧城市」,將會涉及更廣泛的公私領域的資訊蒐集,攝影角度、收音範圍以及資料保存期限等,都需更嚴謹的資安與隱私保護規範,以符合「資料最小化」原則。

針對跨境供應鏈模式,王銘宏補充:「應透過國內具專業檢測能量之資安檢測實驗室進行完整驗證,並公開檢測結果,以降低後門程式或惡意程式滲透的疑慮。」 

幫模型升級,模組化「AI隱私」解決方案

除了透過法規控管資訊蒐集的場域,從地端設備,先行將蒐集到的資訊「去識別化」,也是加強資安防護的路徑之一,更能從源頭防止機密資料遭建檔、上傳雲端。

鈺創旗下的「AI隱私」解決方案提供商帝濶智慧,2020年便開發了隱私處理晶片(Private Processing Unit, PPU),結合密碼學技術,在專利的硬體上嵌入演算法,從晶片層將資料「去識別化」(De-identification)。不僅可以IC晶片的形式直接整合於裝置中,也可設計為USB磁碟,作為「即插即用」的外接隱私保護模組。

高教永續舞台 第七屆遠見USR獎說明會開放報名>>掌握最新評選辦法

這項技術的關鍵在於,人臉影像等敏感數據在被AI分析或上雲之前,將先在機器狗、機器人等邊緣裝置上即時處理,將其轉換為一組無法還原的亂碼或數學特徵值。如此一來,即使數據在後續環節被攔截,駭客也無法窺見原始的隱私內容。

不僅限於PPU,帝濶也持續發展隱私AI軟體系統,讓隱私防護的技術搭上生成式AI浪潮,同時也為強大的AI模型賦能,如虎添翼。「當AI模型愈來愈強,需要更多資料,隱私保護也將更加重要。」帝濶總經理鄒耀東向《遠見》指出,如果AI模型無法達到「可信賴」,或缺乏隱私保護與資安規範,模型恐將面臨管制,影響產品迭代速度。

帝濶總經理鄒耀東。黃菁慧攝

帝濶總經理鄒耀東。黃菁慧攝

鑽研「差分隱私」技術十年,能對準輝達創新思維

以引領AI時代熱潮的輝達為例,輝達2023年投入隱私AI的市場調查,為的是不因資料受隱私規範受限,影響AI發展速度。這也是帝濶的切入點,讓強大的AI模型在落地應用時,具備原生的隱私保護,確保符合法遵要求。

只不過,要在隱私AI市場有一席之地,尤其需要強大的技術護城河。帝濶透過核心技術「差分隱私」(Differential Privacy),在保護個資的前提下兼顧AI訓練與推論。

鄒耀東進一步解釋,傳統上,資料一旦經過破壞,如去識別化、加密,AI推論和運算的能力都會明顯下降,而帝濶的核心優勢在於,「不管是數據或圖像,AI模型辨識去識別化資料的準確率仍維持99%的水準。」這也讓帝濶陸續獲得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與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獎項肯定。

鄒耀東透露,自己本身便是密碼學專長出身,且鑽研「差分隱私」技術已近十年之久,2020年此技術正式成為美國人口普查個資保護採用的方法後,選擇大膽押注,並在鈺創董事長盧超群及臺大物理學系特聘教授張慶瑞的支持下,共同創立了帝濶智慧科技,以此隱私安全技術做為創新產品發展核心。

量子運算時代仍適用的先進標準

目前,「差分隱私」已被納入美國國家標準暨技術研究院(NIST)的SP 800─226框架,而其加密技術也符合FIPS 203所定義的後量子密碼學標準,確保在未來量子運算時代仍具備安全性。

此外,為因應機器人供應鏈的「後門」威脅,帝濶也預計於10月推出一套針對機器人本體的「資安防火牆」。這套系統將持續監控機器人的內部韌體與系統行為與對外通訊,並建立一份「白名單」,只有在名單上、經過授權的程式和網路連線才能被執行。

如此一來,一旦偵測到異常活動,例如啟用非白名單內的通訊埠、傳送資料給可疑對象,便能即時阻斷、強制關閉機器,確保機器人始終在安全可控的狀態。

台北市的機器狗爭議,不僅是採購風波,更揭示了機器人從工廠走向城市,將帶來的個資與資安隱憂。AI與機器人技術當前仍在高速發展中,如何制訂可信賴的標準、透過科技提供原生防護,將是打造「人機共存」社會的關鍵基石。

你可能也喜歡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數位專題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科技股投資日益成為趨勢,投資人瞭解市場動態成關鍵。近日《黃仁勳傳》作者史帝芬・維特訪台,在與張善政的對談中揭示輝達在桃園建立新總部如何彰顯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的地位,與旺宏電子吳敏求一同解析台灣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