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指新版財劃法有公式錯誤、事權未隨錢調整、城鄉差距更大等問題。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今天說,財劃法在公式的設計上,分母的確有一點瑕疵,財政部應以正確的公式,試算後,將無法分配的新台幣345億元,重新分配給各縣市;行政院後續應提修法送立法院。
外界關心財劃法分配爭議,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說,立法院去年底倉促修訂新版財劃法,產生無法解決的問題,包括一,公式錯誤,導致統籌分配稅款有345億無法完全分配,離島問題更加嚴重。二,事權沒有隨錢調整,各地方政府得到更多統籌分配稅款,但沒有一併調整事權分擔,導致錢到了地方、事卻還在中央的狀況。
朱立倫下午在國民黨中常會表示,本來財劃法應該是朝野一起努力,行政院更應該要端出版本,結果卻是杯葛拒絕的態度。修過的財劃法大方向沒問題,也就是中央獲得的財源從75%改為66%,直轄市的財源相對各縣市降低,減少城鄉、南北差距。
朱立倫坦言,不容否認,在公式的設計上,分母的確有一點瑕疵,財政部應用正確的公式,試算後重新將無法分配的345億元,分配給各縣市。為解決這未分配的345億元,行政院應提出修法送立法院。
朱立倫也批評,一般補助款怎能變成申請制,應是公式化分配,若變成計畫型補助款、變成申請制,這是掛羊頭賣狗肉,就是行政院又要操作地方補助款。
他認為,前段時間苛扣地方一般補助款,造成地方與中央的爭議,現在又因為財劃法些微的誤差,造成地方與中央之亂,這不是台灣之福。總統賴清德應放下,個性好鬥會永遠沒完沒了,希望不要再內鬥內耗。
此外,朱立倫說,前民眾黨主席柯文哲獲北院裁定交保後,檢方不服抗告,這對司法是嚴重打擊,應回歸法院辯論、證據呈現,讓司法公平正義,重新取得社會信心,才是最重要目標。
朱立倫強調,遲來的交保,不是正義,必須還給社會司法公正,也應給柯文哲最大空間證明清白。另外在政治上,在野合作、藍白合作,是最重要方向,會持續往此方向推動。
財政部:財劃法分配公式3爭議,應透過修法解決
財政部今天表示,新版財政收支劃分法分配公式具3項爭議,包括因分子分母計算方式致有未分配數額、未明確規範財產稅成長率序位分數定義及計分方式、未具體明定分配鄉鎮事的核計項目、指標及權重等。
針對部分直轄市及縣市明年度獲配中央統籌稅款金額未符合預期,財政部今天透過新聞稿表示,去年新版財劃法三讀當天,審查過程反覆抽換提案並倉促通過,且當天表決通過版本,與去年11月財政委員會送出版本亦不同,財政部無從表達意見。
財政部回顧,因新版財劃法分配公式條文有語義及邏輯性問題,當時應立法委員要求所作初步試算,已於表中說明在諸多假設條件下所進行的初步設算,並非最後結果,不應與今年8月29日通知地方政府依法實際設算的結果相比較。
財政部表示,新版財劃法第16條之1所訂統籌稅款分配公式,有下列3項爭議問題:首先,90.5%分配本島各市縣及2.5%分配離島3縣的計算公式,其分子按本島各市縣及離島分開計算,分母則規定按全部市縣計算,致明年度統籌稅款經設算分配後,尚有未分配的數額。
財政部表示,其次,未明確規範財產稅成長率序位分數定義及計分方式,鑑於序位分數計分級距不同,獲配數有明顯差異,且計分級距越大,獲配數差距越大,易生爭議。
財政部表示,第三,未具體明定分配鄉鎮市的核計項目、指標及權重,亦未具體明確授權由何機關研訂分配公式等事項,亦有窒礙之處。
財政部說明,針對上述問題,今年8月15日已邀集地方政府會商,其中序位分數及鄉鎮市分配公式部分,雖無明文規定,仍參酌地方政府共識意見,進行計算及分配。
至於分母爭議問題,財政部指出,地方政府雖建議採行政解釋等作法,惟鑑於分配公式的分母,法律明文已明確規定依照「全部」直轄市及縣市計算,根本無法逾越法律明文規定的文義範圍自為解釋,因此,分母只能按全部直轄市及縣市計算。
財政部表示,對於無法分配數額,本質上仍為統籌稅款,屬地方政府財源,中央不能移作他用,仍應透過修法程序解決。
財政部強調,鑑於財政收支劃分涉及財政資源重分配,為解決新版財劃法大幅削減中央財源,卻未併同檢討中央與地方事權劃分,嚴重衝擊中央施政能量,以及分配公式擴大城鄉差距與爭議問題,須就垂直及水平分配作全盤檢討規劃,財政部將在先前與地方政府既有共識基礎下繼續討論協商,尋求最大共識,制定完善的分配機制。
本文轉載自2025.09.10「中央社」,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