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慶39週年 歡慶39週年 訂兩年送一年、訂一年送半年 再送暢銷好書

川普施展國家資本主義,重塑美中台金融大局

黃齊元
user

黃齊元

2025-09-09

瀏覽數 400+

香港最近已通過穩定幣條例,把人民幣參照的代幣化貨幣納入牌照框架,以和美國競爭。遠見資料照,張智傑攝
香港最近已通過穩定幣條例,把人民幣參照的代幣化貨幣納入牌照框架,以和美國競爭。遠見資料照,張智傑攝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編按:隨著川普強勢重返政壇,掀起國家資本主義浪潮,美中台三方的金融政策面臨深刻變局。美國大幅干預科技與金融,中國亦以舉國體制發展創新;而身處兩強夾縫中的台灣,亟需調整戰略因應。

最近,由於地緣政治關係,中美兩大強權積極角力,也改變了經濟與金融生態。美國在川普政府推動下,正逐漸走向「國家資本主義」。近期川普一連串政策,包括重建半導體產業、入股英特爾10%、大幅降低對科技業監管、提出《AI行動計畫》、恢復傳統能源、重啟核能、鼓勵加密貨幣等,都看得到政府積極插手干預。

過去,政府積極引導經濟發展的例子,主要都在中國。近期,習近平積極提出「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中國大陸中央與國務院高度重視,強調「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將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融合納入十四五規劃,並實施「舉國體制」,積極發展包括半導體在內的基礎元件、核心材料、高端裝備等,推動「從零到一」的原始創新與科技成果轉化。

中國與香港金融業發展迅速

在中央政策定調下,中國大陸金融業開始力挺科技產業,「關於金融支持新型工業化的指導意見」由中國人民銀行、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門聯合發布的政策文件,明確要求金融資源,要集中支持製造業的高端化、智能化與綠色化發展。不僅追求規模擴張,更著重於風險控制與技術升級,並強調金融工具要引導產業鏈向中高端邁進,防止低端重複競爭。

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大陸金融市場與行業普遍將受惠,包括銀行與信貸市場、債券與資產證券化、數字金融與支付清算等。特別值得重視的是,私募股權與風險投資,因為中國大陸將成立多個「產業基金」,以支持科技等發展。另外,綠色金融及碳金融領域亦快速成長,因為中國本身,就是全球最大的碳中和市場。

不僅上海,香港金融行業今年也發展迅速。過去,香港是亞洲金融中心,有先進的法律體系、國際化金融服務、自由貿易的經濟政策等優勢。然而,近幾年,隨著內地在科技、創新的製造業快速崛起,香港這幾年優勢逐漸被取代,或是受到挑戰。

但今年起,香港經濟與金融強勢回歸,特別是資本市場,吸引大量內地企業前往上市,成為全世界新股上市第一名的資本市場。另外,隨著粵港澳大灣區政策內深化,香港金融業也與深圳製造業、創新企業形成互補。

台灣可以加強四大方向

和中國大陸及香港相比,台灣在金融政策上,除了金管會力推的亞洲資產管理中心外,還可從以下幾點來加強:

歡慶39週年!訂遠見兩年送一年(一年一度優惠只到9/30)>>

一、加強對產業的支持。台灣的半導體和AI行業實力強大,比較不需要政府的協助。但在川普關稅政策下,傳統產業、中小企業和服務業受到重創,未來如何以金融手段協助產業轉型,需要詳細規劃,這必須透過跨部會整合,包括經濟部和國發會。

二、鼓勵產業基金的成立。中國大陸習慣用產業基金支持產業重組,最近日韓投資美國也是以基金形式,台灣對私募股權基金並無明確主管單位,也缺乏主權基金,未來考量到中美地緣政治氛圍,以及科技發展趨勢,必須規劃產業基金的建立。

三、加強數位貨幣的基礎建設。香港最近已通過穩定幣條例,把人民幣參照的代幣化貨幣納入牌照框架,未來,人民幣會從資產部位走向支付與融資基礎設施,打造人民幣國際化香港版,以和美國競爭。台灣應在數位貨幣創新上加快創新,包括RWA。

四、加速金融機構整併。台灣企業大幅度投資美國,但金融機構還不夠國際化,目前仍只有少數金融在歐美有據點,未來應鼓勵大型金融機構整併,打造成國際級的金融機構,才能有效協助台商布局美國。

本文章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遠見》立場

(作者為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創會理事長;轉載自工商時報,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數位專題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科技股投資日益成為趨勢,投資人瞭解市場動態成關鍵。近日《黃仁勳傳》作者史帝芬・維特訪台,在與張善政的對談中揭示輝達在桃園建立新總部如何彰顯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的地位,與旺宏電子吳敏求一同解析台灣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