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免費報名 免費報名 8/17(日)賴佩霞@基隆塔新書分享會

美中AI競賽白熱化,台灣靠台積電能穩住?

黃齊元
user

黃齊元

2025-08-04

瀏覽數 400+

作者認為,發展AI,不能只重視AI基礎建設,「AI生產力」才是重點。Unsplash by Aerps.com
作者認為,發展AI,不能只重視AI基礎建設,「AI生產力」才是重點。Unsplash by Aerps.com
00:00
00:00

編按:中國AI為核心,打造「新質生產力」;美國則集結資本與技術攻頂,兩強之間形成激烈賽局。台灣雖有台積電撐起硬體實力,但在應用與治理層面仍嫌不足,AI新十大建設能否真正帶來突圍契機,值得觀察。

近期從美國到台灣,AI產業大爆發,形成狂熱現象,台灣看到的只有台積電和AI產業鏈,但事實上有更多大事正在發生。

Meta祖克伯最近為了與OpenAI等強敵競爭,宣布成立「超級智慧實驗室」,對一家新創公司Scale AI,投資143億美元,延攬只有28歲的創辦人汪滔。不僅如此,他又重金從OpenAI挖角團隊,提供天價簽約獎金。Meta股價近期股價大漲,代表投資人被其願景所激勵。

幾家歡樂幾家愁

AI產業募資流行「織願景、講故事」,軟銀孫正義結合OpenAI、甲骨文,宣布5000億美元「星際之門」計畫,在全世界打造AI基礎設施,目前已拿到阿聯酋的項目。輝達黃仁勳力推「主權AI」概念,市值全球第一,超過四兆美元。但黃仁勳對美國政府提出警告,強調中國大陸AI實力與美國非常接近,美國限制晶片銷往中國是極大錯誤。

並非每家企業都這麼開心,蘋果就相當鬱卒。近年蘋果在生成式人工智慧領域嚴重落後,目前已準備用其他大語言模型來強化Siri,蘋果今年股價在科技七雄中表現倒數第二。

值得注意的是,OpenAI支持者微軟,可能會和其分道揚鑣。微軟前年閃電投資100億美元於OpenAI,取得布局AI領域。後來奧特曼被董事會逼退時,微軟又出手將奧特曼重新聘回,但現在雙方已逐漸形成競爭,分手是遲早的事。

台灣應發展AI生態系

由於全世界開始積極投資AI基礎建設,近期台灣相關個股表現均相當亮麗。但潛在危機是AI產業可能有泡沫化危機,現在AI科技公司商業模式是否能夠持續,仍有待觀察。最近政府提出「AI新十大建設」,包括六項基礎建設,以及四項新興科技。台灣雖具硬體產業優勢,但缺乏整體願景;政府應從生態系角度規劃,才能真正幫忙產業解決問題。

歡慶遠見39週年 訂閱享25折優惠>>>訂兩年送一年 再送超級好書三選二

目前OpenAI和輝達為AI基礎建設產業資源整合者,台灣供應鏈雖然得以享受龐大商機,但仍無法走出傳統代工模式,很大一部分獲利被上游業者分走,未來應建立虛擬資源整合模式。

中國大陸發展AI,非常重視「新質生產力」,強調以AI帶動百工百業的智慧化。台灣不應只發展AI基礎建設,更應重視「AI生產力」。「AI新十大建設」中有提到「AI應用示範場域」,但如何執行是一大問題,真正的AI應用必須跨部會協調,並非單一部會能主導。

台灣的限制是綠電與人才。AI需要大量用電,台灣若不恢復核電絕對無法滿足未來龐大需求。人才在少子化趨勢下,連半導體產業都不夠用,除非能大幅引進外籍人才。隨著產業外移和全球化趨勢,AI生態系必須強化國際連結,配合各國發展主權AI。

台灣不能再只有硬體導向的角色,技術背後的價值觀、規範與治理方式,都是決定未來世界形貌的關鍵。現在,AI被大量誤用於操控輿論、侵犯隱私,甚至被部署於戰爭場域中,如以色列使用AI演算法及無人機進攻敵人陣營。人類若無法建立AI治理原則,最終恐怕將喪失對未來的控制權,甚至面對存亡的抉擇。

不能自滿於既有優勢

台灣在智慧生態系發展已落後中國大陸,不論是自駕車、機器人或智慧眼鏡。中國大陸只有算力稍微落後,但演算法及大數據均遙遙領先。今天世界現實是,「美國創新、中國迭代」,台灣不能只為美國打工,更應向中國學習。

中國大陸在AI產業,DeepSeek負責底層計算,騰訊、阿里投資生態系整合;另外,終端創新也不斷,現已成為全球智慧眼鏡最大市場,小米、華為新產品功能令人驚豔。此外,AI晶片企業近期陸續赴港上市、反應良好。台灣不能再沉醉在狹隘AI優勢中,否則和世界的距離將愈來愈遠。

本文章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遠見》立場

(作者為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創會理事長;轉載自工商時報,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

AI教父黃仁勳的創業領導成功之道
數位專題

AI教父黃仁勳的創業領導成功之道

AI晶片巨頭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勢不可擋!1993年創立輝達以來,公司市值近來創下歷史新高,黃仁勳身價更是破千億美元榮登全球前15大富豪。隨著Computex 2024登場,他帶來的A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