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MICON展前,晶圓女王徐秀蘭揭:兩項材料成半導體決勝點

SEMICON Taiwan 2025展前專題演講

盧佳柔
user

盧佳柔

2025-09-09

瀏覽數 800+

環球晶圓董事長暨執行長徐秀蘭。盧佳柔攝
環球晶圓董事長暨執行長徐秀蘭。盧佳柔攝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全球半導體競爭的戰場,正在悄悄轉移。長期以來,台灣半導體的優勢往往被定義在製程節點與產能規模;然而,環球晶圓董事長暨執行長徐秀蘭提醒,下一個決勝點可能僅是在先進製程、先進封裝,而在於那些看似不起眼的「關鍵材料」。

一年一度的SEMICON Taiwan盛會將於9月10日舉行,在活動之前,由SEMI主辦的展前記者會在昨(8)日搶先開跑,邀請徐秀蘭以「關鍵材料,關鍵韌性:打造新世代半導體供應鏈永續基石」為題發表專題演講。

徐秀蘭指出,過去各國在談判桌上關心的是「1奈米放在哪裡、2奈米放在哪裡(製造)」,如今真正能掐住半導體產業咽喉的,已不僅僅只於製程與產能,而是一種化學品、一種特用氣體,或是少量卻不可或缺的稀有材料。她直言:「未來的卡點,可能不再只是製程,而是關鍵材料。」

SEMICON Taiwan展前記者會。SEMI全球董事會董事環球晶圓集團董事長暨執行長徐秀蘭(右二)、SEMI全球行銷長暨台灣區總裁曹世綸(左二)、SEMI全球董事會執行委員會主席暨日月光半導體執行長吳田玉(中)、台灣大學重點科技研究學院院長闕志達(左一)與SEMI產業研究資深總監曾瑞榆(右一)出席。盧佳柔攝

SEMICON Taiwan展前記者會。SEMI全球董事會董事環球晶圓集團董事長暨執行長徐秀蘭(右二)、SEMI全球行銷長暨台灣區總裁曹世綸(左二)、SEMI全球董事會執行委員會主席暨日月光半導體執行長吳田玉(中)、台灣大學重點科技研究學院院長闕志達(左一)與SEMI產業研究資深總監曾瑞榆(右一)出席。盧佳柔攝

材料武器化正上演

她以烏克蘭戰爭與日韓貿易糾紛為例,強調材料武器化早已不是假設。烏俄戰事爆發後,全球立刻憂慮稀有氣體供應;而日本限制對韓國輸出氟化氫、氟聚醯亞胺、光阻劑,衝擊韓國面板及半導體製造產業,也讓外界驚覺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化學品,實際上卻能掐住晶片產業的咽喉。

在眾多材料之中,徐秀蘭特別點名碳化矽與氮化鎵。她說,碳化矽(SiC)具備高導熱、高耐壓的特性,對電動車、功率元件以及低空經濟相關應用至關重要;鎵(Ga)則廣泛應用於高速充電與射頻元件,但全球產能有九成高度集中於中國,目前出口還需要政府許可,一旦政策出現變動,將直接衝擊下游產業。她強調,若要落實「非中化」甚至「非中非美」的供應鏈策略,能承擔角色的國家並不多,而台灣正是其中之一。

半導體供應鏈海外布局無法避免

她也回顧,疫情期間,國際客戶開始要求「Taiwan+1」的生產布局,要求業者必須在台灣以外的地方,設立新的生產基地,以避免過度倚賴單一地區;如今這樣的要求更進一步,有些甚至喊出「No China, No Taiwan」,顯示全球客戶愈來愈重視供應鏈多點分散的韌性。她形容,產業正從「即時生產」(Just in time)轉向「預防萬一」(Just in case)的生產模式,雖然意味著效率下降、成本上升,但換來的則是更高的抗風險能力。

至於如何應對材料風險,徐秀蘭認為,政府與產業必須攜手合作,一方面推動材料自主化,另一方面加強循環經濟。包括再生光阻劑、再生氬氣和 IPA 回收技術,以及尋找高溫室效應氣體的替代品,都是值得投入的方向。她強調,特別是那些「容易被卡住的材料」,自主率務必逐步提高,或透過與友好國家的合作確保穩定供應,才能讓產業不被單一變數掐住咽喉。

遠見邀你到基隆塔走走>>【免費報名】0927每日美日 — 凌宗湧的花草哲學

徐秀蘭最後總結,台灣半導體產業未來的挑戰,不只是要維持技術領先,更要在「強、穩、永續」三方面同時努力。唯有在關鍵材料上具備掌握力,並兼顧國際合作與在地自主,台灣半導體才能在激烈的全球競爭中站穩腳步。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