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聽到一個故事,一位資深員工常愛私下跟同事抱怨主管,誰知道這些批評竟傳到其他競爭對手同業群組,被加油添醋後,再傳回到被批評的這位主管,可想見主管惱羞成怒,這位資深員工在公司形象也馬上黑了,好康都沒她。身為前外商人資的我,親身經歷過職場裡不少人際糾紛,確實認為有些話不該亂講。就讓我融入親身經驗來談談這7大敏感話題。
最近聽到週邊朋友說,她公司有位資深同事,喜歡在午休跟同事聊八卦兼著抱怨主管,原本大家都認為是輕鬆交換資訊沒壓力,上班族誰不會偷罵主管?沒想到這些批評傳到其他同業,繪聲繪影講得更難聽後,又傳回到這位主管耳裡,主管馬上惱羞成怒。最後,在年底升遷加薪時,主管刻意排除明明也有資格往上一階的這位放話部屬,原因是「只會抱怨,不會改善自己」。
我和朋友都歎氣,無論當初主管行為是否值得批判,這樣不知分寸的抱怨主管,真的是職場說話的大忌之一。
在職場上,專業形象是一個人立足之本。不論你的能力有多強、工作表現有多優秀,如果在人際互動中不小心觸犯了某些禁忌,很可能讓同事對你退避三舍,甚至在主管面前黑你,影響升遷或合作的機會。很多人以為自己只是「隨口聊聊」,但無心的一句話往往會造成無法挽回的誤會或負面觀感。
以下是幾個職場上絕對不宜談論的話題,一旦說錯,可能就讓你辛苦建立的專業形象一夕崩壞。
薪資與政治:敏感不宜聊
1.薪資與獎金:比來比去沒好處
薪資問題在職場中永遠敏感,無論你是高薪還是覺得被低估,在同事之間討論薪資,都容易引發不必要的比較與猜忌。一方面可能讓薪資較低的人感到自卑或不滿,另一方面也可能讓公司覺得你不具備職場成熟度。更糟的是,如果你對薪資制度有怨言而公開批評,容易讓人認為你情緒化、缺乏忠誠度,甚至有「帶風向」的嫌疑。討論薪資的正確管道是與主管或人資私下溝通,而不是在茶水間或午餐桌上大肆發表意見。
2.政治與宗教:沒有贏家,只有裂痕
政治與宗教是兩大高風險話題,在職場上尤其應該避而不談。無論你多有見解、多有熱情,一旦涉及這類議題,極容易與他人產生價值觀衝突,甚至傷害同事之間的信任與合作。你可能只是在表達立場,卻無意間傷害了他人的信仰或認同;對方或許不會當場反駁,但在心中已經默默將你列入「距離名單」。工作場合的目的是合作與完成任務,不是辯論或改變他人的思想,而我自己除非跟家人和很熟的朋友,絕對閉口不提政治立場。
流言八卦與過度抱怨的風險
3.八卦與流言:看似無害,其實毒性極高
職場上流傳著一句話:「說人是非者,亦是是非人。」在辦公室談論同事的私事、上司的緋聞、誰和誰走得近,不但可能會被當成愛嚼舌根的人,更可能不小心讓自己陷入人際糾紛中。八卦會讓人覺得你不可靠、不守口風,甚至可能出賣他人。當你把別人的祕密當作談資傳播時,下一次被「出賣」的,可能就是你自己。職場的信任建立不易,但毀壞只需一次不當發言。回想起,我有一任主管,會表面裝開明,但私下非常喜歡八卦,甚至跟大主管說我壞話,最終離職後,我不願意再跟他來往。
4.過度抱怨工作或主管
這個點,可能許多人會忽略,那就是每個人都會遇到工作壓力大、任務繁重或與主管意見不合的時候,適當釋放情緒是必要的,但職場不是宣洩場,更不是抱怨的溫床。當你總是在同事面前抱怨主管、批評公司制度、埋怨工作量,久而久之,大家會把你貼上「負能量」、「難搞」的標籤。這樣的負面形象不但讓同事不願與你共事,還可能被上級注意到,認為你缺乏團隊精神與忠誠度。與其散播不滿,不如私下理性地與相關人員溝通,尋求改變或解決方式。我自己最討厭的,應該也是這類同事吧!
財富炫耀與升遷比較要慎言
5.炫耀私人財富與生活
另外,在社群媒體上分享高級餐廳、名車豪宅可能只是日常,但在職場過度談論自己的收入、投資成果、國外旅遊經歷、名牌收藏等,很容易讓人覺得你浮誇、不接地氣,甚至炫富。這不但不會讓人覺得你有品味,反而容易引起同事的嫉妒或反感,造成人際上的隔閡。特別是在團隊中有人經濟狀況不佳、正經歷困難時,你的分享反而會被視為不體貼,甚至無意中傷害了對方。
6.談論升遷與同儕比較
「我覺得我比小王強,為什麼他升了我沒升?」「主管好像特別偏愛小美。」這類話如果在辦公室中傳開,不僅顯得你心胸狹隘,更可能挑起同事間的敵意。把升遷視為一場內部競爭並公開評論,只會讓你看起來斤斤計較、輸不起。升遷與否,背後牽涉的因素非常多元,不是單純能力比較可以解釋的。若有不滿,應私下與主管釐清;若感受不平衡,應該專注提升自己的實力,而不是在同事之間製造分裂。過往我有一位同事,就是屬於這一類型,而我默默地發現,她的抱怨只是需要取暖。
私人情感分享需分寸
7.過度分享私人情感與問題
適度的人情味對建立同事情誼很重要,但如果你過度談論自己的情感問題、家庭矛盾、心理困擾,不僅讓人感到尷尬,也可能會讓人覺得你情緒不穩,無法專注工作。同事不是你的心理諮詢師,也不是你生活的避風港。與其在辦公室談論私人情緒,不如找真正合適的管道解決問題。過度曝光自己的脆弱,會讓你的職場形象受到損害,甚至影響主管對你能否勝任壓力工作的判斷。
職場不是聊天室,而是合作的舞台。言語是一把雙面刃。會說話,可以讓你人緣好、關係順;不會說話,一句失言就可能葬送前程。在職場中,懂得分寸、守住界線,不談不該談的事,是一種成熟、一種智慧,也是一種對自己職涯負責任的表現。與其追求在辦公室中「侃侃而談」、成為話題中心,不如讓自己成為沉穩可靠、謹慎發言、值得信賴的同事。因為在職場上,真正能讓你走得長遠的,不是會講什麼話,而是懂得什麼話不該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