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馬斯克以X平台散播仇恨言論、削弱監管,讓AI事實查核變成操控工具。在與川普政府合作期間,更曾大量裁撤政府機構人員,干預公共政策,甚至散播虛假資訊抹黑對手。如今,兩人鬧翻,馬斯克還揚言組黨,這會是政治革新還是鬧劇?
伊隆.馬斯克(Elon Musk)作為全球矚目的科技富豪,其影響力早已超出商業與科技領域,深刻介入政治與社會公共議題。近來,他透過旗下社群媒體平台X引發的爭議,逐步呈現了一個令人不安的新現象,當科技巨擘將資訊傳播工具轉變為個人政治與意識形態的宣傳機器時,社會究竟應如何回應?
AI撰寫事實查核註解,恐加劇錯誤資訊流通
馬斯克旗下的社群平台X,近日因在紐約州《停止隱藏仇恨法案》(Stop Hiding Hate Act)的通過後提出訴訟,引發廣泛關注。這項法律要求大型社群媒體公司,公開揭露其對仇恨言論與假訊息的處理方式,而馬斯克團隊聲稱,此法案侵犯言論自由,並試圖阻止其施行。但推動該法案的紐約州議員指出,這項立法旨在提高社群媒體平台對有害內容的透明度與問責性,絕非侵犯言論自由,而是要揭露平台如何處理這些問題。
這場訴訟表達了一個嚴峻現象,即科技巨頭以言論自由之名,抵抗政府試圖規範社群平台上危害社會安定的內容。但這背後的問題在於,當平台本身成為散播仇恨與假訊息的管道時,社會應如何取得適當的平衡,以維護公共利益。
事實上,馬斯克自收購原Twitter(現X)後,已大幅縮減了內容審核機制,並恢復了多名極右翼及陰謀論人士的帳號,包含惡名昭彰的陰謀論者亞歷克斯.瓊斯(Alex Jones)。研究指出,自馬斯克接管後,X平台上的仇恨言論與假訊息迅速激增,而馬斯克本人甚至直接參與轉發這些極端訊息,協助其進入主流輿論。
更加令人擔憂的是,X最近宣布,將使用人工智慧(AI)撰寫事實查核註解,這種作法引發專家警告,認為可能加劇陰謀論與錯誤資訊的流通。前英國科技部長指出,這種將事實查核交由AI完成的作法,將大幅降低資訊可信度與人類的判斷力,更可能導致對資訊的工業化操控。
另外一項調查更指出,馬斯克近年積極參與全球政治議題,利用X平台推動右翼意識形態,不僅干涉美國國內政治,甚至影響歐洲政治走向,頻繁散播錯誤訊息來攻擊政治對手,並煽動社會對立。
若操控並影響公共輿論,民主制度面臨挑戰
從更廣的視角來看,馬斯克的行為,不僅僅是商業利益或言論自由問題,而是凸顯了當今科技巨頭擁有超越政府的龐大影響力,且這種影響力幾乎未受到任何有效約束。當他們可以輕易透過掌握的平台與演算法,操控資訊流通方向並影響公共輿論時,民主制度與公共利益便面臨嚴重的挑戰。
過去,美國兩黨政治從未遭遇像馬斯克這樣的變數,他不僅以財富支持特定政治人物,更親自成立政黨參與政治運作,對現有體制構成巨大衝擊。他與川普政府合作期間,更曾大量裁撤政府機構人員,干預公共政策,甚至散播虛假資訊抹黑對手。
因此,我們必須重新審視科技平台的角色與責任,並在尊重言論自由的前提下,強化監管措施與透明度要求,防止科技巨頭濫用其影響力危害民主制度與公共利益。當資訊真實性與社會穩定性岌岌可危之際,我們更需警醒,不能再任由個別人的意識形態與商業利益凌駕於真相與公共利益之上。
本文章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遠見》立場
(作者為台北商大前校長、叡揚資訊數位轉型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