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輝達市值突破4兆美元,成為全球市值最高企業,在AI晶片市場的領導地位無庸置疑,但隨中美科技對峙加劇,中國市場成為難以割捨的一環。執行長黃仁勳選擇再訪中國,反映AI與地緣政治的微妙平衡,也揭示輝達全球戰略版圖的關鍵布局。
近期輝達(NVIDIA)市值突破4兆美元,超越蘋果(Apple)和微軟(Microsoft),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不僅僅是一個亮麗數字的展現,更是AI時代發展的縮影,揭露科技產業重心、全球經濟格局,以及未來技術趨勢的深遠變革。特別是過去以消費電子和軟體服務為主的時代,正逐步向以硬體基礎設施和AI運算能力為核心的時代演進。未來全球其他科技巨頭若想在產業界保持一定的地位,必須積極投入AI技術的研發與應用。同時,也預示著AI將繼續深入滲透各行各業,從自動駕駛、醫療保健、金融科技到製造業,都將因AI而發生顛覆性變革。
AI晶片霸主仍需中國市場
事實上,NVIDIA在AI晶片霸主的實力已展現無遺,主要是隨著全球對AI技術的需求爆炸式增長,無論是大型雲端服務供應商、新創公司,以及各行各業的企業,乃至於各國的主權AI計畫,皆需要NVIDIA的高效能GPU來訓練複雜的AI模型。這種強勁的需求,加上NVIDIA在軟體生態系(如CUDA平台)的獨特優勢,使其成為AI世代下最大的受益者。
值得一提的是,NVIDIA執行長黃仁勳近期又將訪中,代表儘管美國的出口限制帶來顯著的挑戰,但中國市場對於NVIDIA來說,仍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畢竟當地擁有龐大的科技消費者基礎,在AI、大數據、雲端運算、自動駕駛等尖端領域的需求尤其強勁,未來幾年中國的AI晶片市場可能達到500億美元,此龐大的市場規模,對於NVIDIA這個AI巨擘、大型跨國公司來說,是不可忽視的長期成長機會。
況且,NVIDIA的CUDA計算平台,在AI晶片領域擁有強大的生態系統優勢,中國的許多科技公司,仍期望使用NVIDIA的晶片來訓練AI模型,尤其是華為及其他AI相關晶片供應商,仍無法提供相對應效能的晶片。因此,若NVIDIA完全退出中國市場,恐失去與大量開發者的互動,進而影響其全球技術標準的制定和生態系統的擴展。
在限制與發展中尋求平衡
甚至,先前因美國對中國實施不斷緊縮的AI管制措施,已造成NVIDIA在中國AI晶片市場的市占率,從四年前的95%下滑至約50%。未來若NVIDIA完全無法再供應中國市場AI的晶片,等同宣告華為等中國本土競爭對手將趁勢崛起,NVIDIA等於拱手將市場商機完全讓予中國業者,此將是NVIDIA較無法接受的事實。
總體而言,NVIDIA的市值里程碑,不僅是對其自身技術實力與市場策略的肯定,更是全球正加速邁向全面AI化時代的重要標誌。至於美國對中國的晶片出口限制、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來自競爭對手的追趕,則是NVIDIA未來需面對的風險。
中國市場對於NVIDIA來說,不僅僅是一個巨大的銷售市場,更是其AI技術生態系統發展、全球技術領導地位維持的關鍵一環。儘管地緣政治緊張帶來諸多不確定性,但藉由黃仁勳執行長的動作頻頻來看,NVIDIA依舊在努力尋找平衡點,以期在這一重要市場中保持其競爭力。
本文章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遠見》立場
(作者為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總監、APIAA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