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提升競爭力 提升競爭力 策略執行力實戰6天班,倒數計時,即刻報名

年收不到30萬台幣苦度日!紐約Z世代為何力捧左派新秀選市長?

實習記者謝采宜
user

實習記者謝采宜

2025-07-09

瀏覽數 50+

年僅33歲的眾議員曼達尼近期贏得民主黨紐約市長提名。取自zohranfornyc.com
年僅33歲的眾議員曼達尼近期贏得民主黨紐約市長提名。取自zohranfornyc.com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年收不到30萬新台幣,月領低薪還隨著川普大打匯率戰持續縮水!這就是紐約底層市民的日常。年僅33歲的眾議員曼達尼近期贏得民主黨紐約市長提名,民調指出他廣受Y、Z世代選民歡迎。背後正凸顯,隨著房租與物價上漲,當地愈來愈多中產階級陷落,紐約已成全美貧富差距最大的城市!據調查,雖華爾街創造許多超級富豪,也有人年收不到1萬美元,忍受低薪與房東隨時漲租。曼達尼看到紐約年輕世代哪些不滿?

6月24日紐約市長的民主黨初選中,年僅33歲的眾議員曼達尼(Zohran Mamdani)以43%對36%的得票率,擊敗黨內資深建制派代表安德魯・科莫(Andrew Cuomo),以明確優勢贏得提名。

這場選舉是自川普重返白宮以來的第一場重大初選,不僅象徵一位年輕進步派政治人物成功挑戰民主黨內建制勢力,更被視為左派革新力量在紐約政局中的重要突破。

印度裔穆斯林:曼達尼如何從移民之子走上紐約政治舞台

曼達尼出身於具印度裔穆斯林背景的移民家庭,出生於東非烏干達首都坎帕拉(Kampala),7歲時隨父母移民至美國。他的雙親皆畢業於哈佛大學,他的母親米拉.奈爾(Mira Nair) 是國際知名的印度裔電影導演,探討文化認同與世代衝突等主題,經常描繪印度離散族群的生活經驗,是全球領先的女性電影製作人之一。

父親瑪慕德.曼達尼(Mahmood Mamdani)則是哥倫比亞大學的人類學教授,專攻殖民與去殖民、非洲政治與知識生產的研究,曾獲美國《外交政策》和英國《前景》雜誌評選為全球頂尖公共知識分子。

學生時期的曼達尼積極投入社會議題,就讀緬因州的鮑登學院(Bowdoin College)主修非洲研究,期間共同創立「巴勒斯坦正義學生組織」(Students for Justice in Palestine)的校園分會。

畢業後,曼達尼投身基層服務,擔任防止法拍的住房顧問,協助皇后區的有色人種與低收入居民面對驅逐危機。這也促使他踏入政壇,投身爭取住房與經濟正義的改革行列。

2020年,他當選為紐約州皇后區眾議員,成為紐約歷史上第一位南亞裔男性議員、首位烏干達裔議員,以及第三位穆斯林成員,象徵著移民與少數族裔在紐約政治版圖中的發展潛力。

年輕選民對進步政策與草根改革訴求的高度認同,正是推動曼達尼聲勢攀升的重要因素。取自X@ZohranKMamdani

年輕選民對進步政策與草根改革訴求的高度認同,正是推動曼達尼聲勢攀升的重要因素。取自X@ZohranKMamdani

曼達尼如何將基層焦慮轉化為選票?

分析曼達尼(Zohran Mamdani)得以在紐約市長初選中獲得壓倒性勝利的原因。《紐約時報》指出,社會主義的曼達尼政治成功的原因在於他借鏡了川普的競選策略。

早在去年11月15日,也就是美國總統大選結束後的一星期,曼達尼走上皇后區的希爾賽德大道( Hillside Ave)與布朗克斯區的福特漢路(Fordham Rd)街頭,為了解工人階級的紐約市民投票給川普的背後動機,展開街頭訪談。

曼達拉街訪問道:你會希望看到一個更負擔得起的生活嗎?取自X@ZohranKMamdani

曼達拉街訪問道:你會希望看到一個更負擔得起的生活嗎?取自X@ZohranKMamdani

根據街訪觀察,當時投給川普的選民多來自對民生現狀和發生在加薩和烏俄的戰事感到失望和不滿的勞動階級與多元族裔社群。

一位受訪者批評民主黨在烏俄衝突中的軍援作為;另一位當時選擇不投票的選民指出,無論投票給哪一方,都無法真正改變戰爭現狀。相較之下,曼達尼在國際議題上的立場更為鮮明,他公開表態支持巴勒斯坦與移民權益,因此在族裔與宗教背景多元的皇后區與布魯克林等選區中,引起廣泛共鳴。

物價飆升,中產階級也陷落變窮

此外,生活成本飆升已成紐約市選民最迫切的焦慮之一。隨著房租上漲與日常開銷持續加重,愈來愈多中產與低收入家庭陷入經濟壓力。

針對街訪中選民普遍反映的民生困境,曼達尼提出一系列政策,包括凍結租金、打擊壞房東、推動快速且免費的公車服務、創建社會安全部、提供免費托兒服務、建立公有雜貨店、可負擔住宅計畫,力圖讓勞動階級能降低在紐約這座高昂成本的城市中,維持基本生活的開銷。

選戰策略方面,曼達尼透過親自街訪、上門探訪捐款的選民,深耕基層選民並積極經營社群媒體,透過獨特醒目的視覺品牌、親民幽默的政治語言,成功將政策轉化為選民清晰、明確的公共論述,不僅成功吸引年輕族群的關注,更使工人群體成為市政的核心。

根據《衛報》引述《紐約郵報》的報導指出,在紐約市長選舉的提前投票中,40歲以下選民占整體投票人數達40%,凸顯年輕選民在選戰中的關鍵角色。

《衛報》並補充,一項於6月底發布的民調顯示,屬於Y、Z世代年齡層,18至34歲的年輕選民中,有高達60%表示將曼達尼列為首選,而前州長安德魯・科莫(Andrew Cuomo)的支持度則僅為 10%。分析認為,這一代年輕選民對進步政策與草根改革訴求的高度認同,正是推動曼達尼聲勢攀升的重要因素。

相較於傳統建制派政治人物,曼達尼另闢蹊徑,將貼近選民、改善工人階級處境作為核心訴求,聚焦解決紐約市高昂的生活成本問題。他的進步主張成功引發廣大基層共鳴,吸引超過 54.5 萬名選民投票支持,創下 36 年來民主黨市長初選最高得票紀錄,同時也召集了超過五萬名志工投入競選,展現強大的草根動能。

《CNN》報導便指出,曼達尼在黨內初選中的勝出具有歷史意義,超出所有民調與專家預期,成功擴大了選民基礎。

極端貧富差距,有人年收不到1萬美元

在近期一場公開活動中,曼達尼接受英國《BBC》訪問時指出,紐約市正面臨嚴峻的社會不平等挑戰。他強調,這座城市有四分之一人口生活在貧困線下,每晚更有多達50萬名兒童必須餓著肚子入睡。

只要2,880元,雜誌+亞諾納25吋行李箱一次帶回家!

曼達尼警告,倘若現況持續惡化,紐約恐將失去一度引以為傲的多元與活力特質。

根據《紐約時報》2023 年的報導,疫情過後,在以曼哈頓為核心的金融業驅動下,紐約市成為全美貧富差距最懸殊的城市。回顧美國人口普查局公布的 2022 年數據顯示:曼哈頓收入最高的前 20% 居民平均年收入超過 54 萬美元,是最低 20% 居民(平均年收入僅 1 萬 259 美元)的 53 倍。

針對這組數據,人口統計數據分析公司 Social Explorer 為《紐約時報》進行分析,總裁安德魯.貝弗里奇(Andrew Beveridge)指出:「這是極其不平等的狀況,比許多開發中國家的貧富差距還要大。」這也是自 2006 年開始統計以來,美國境內最極端的所得差距之一。

儘管整座城市的工資普遍上漲,但許多人從事的仍是低薪工作,而中等收入的紐約人也面臨生活壓力。另一方面,根據美國住房與城市發展部(Department of Housing and Urban Development,簡稱HUD)的統計,紐約市近兩成公共住房住戶的年收入甚至低於 1 萬美元,以近期匯率來說一年連29萬新台幣都不到,從這就可窺出低薪與貧窮問題在紐約極為嚴重。

從基層出發,打造更公平的紐約

作為回應紐約極端貧富差距的具體政策行動,曼達尼提出對最富有居民加稅,主張向年收入超過 100 萬美元者徵收 2% 的統一稅。目前,紐約市的所得稅制度對所有收入階層課以近乎相同的稅率,無論年收入是 5 萬還是 5000 萬美元基本相同。

他進一步說明,該政策旨在「將稅收負擔從外區稅負過重的屋主,轉移到更富裕、以白人為主地區中價格較高的住宅上」,且向富人增收的稅金會用以支持其他項福利政策,並強調希望與包括億萬富翁在內的所有市民合作,共同打造一座對每個人都更公平的城市。

在紐約市極端的貧富差距與昂貴的居住現況之下,曼達尼提出以基層需求為核心的政策主張,獲得眾多工人階級的共鳴,讓人重新看見美國夢的可能性。

然而,曼達尼向富人階級加稅的主張,也引起商界戒備。許多富有的企業高層對曼達尼若當選市長感到憂心,擔憂其進步派政策將衝擊既有的財經利益與城市秩序。

根據《紐約時報》報導,部分人士甚至表態支持在 2021 年因性騷擾醜聞辭職的前州長安德魯·科莫(Andrew Cuomo)重返政壇。科莫作為黨內資深建制派代表,不僅擁有雄厚資金與政治勢力,被視為維護既得利益穩定的代表人物。

初選勝出後,曼達尼遭遇右翼圍攻與宗教質疑

在曼達尼以黑馬之姿贏得黨內初選後,他的政治潛力也引起保守派忌憚。不僅有人質疑他政治資歷尚淺,難以勝任治理紐約市的重任,曼達尼支持巴勒斯坦議題所持的鮮明立場,也使他與民主黨內多數建制派人士產生分歧。

此外,川普在接受《福斯新聞》訪問時,更抨擊他為「純粹的共產主義者」,並揚言考慮剝奪其美國公民身分。

《衛報》則報導指出,曼達尼在勝選後更接連遭到針對其穆斯林信仰的攻擊。田納西州共和黨右翼眾議員安迪・奧格爾斯(Andy Ogles)更致信司法部長帕姆・邦迪(Pam Bondi),要求對曼達尼展開調查,指控他涉嫌透過隱瞞對恐怖主義的支持,非法取得美國公民身分。

奧格爾斯列舉的證據包括,曼達尼早年在一首說唱歌曲中提及「我對聖地的愛五人組」,並稱一群因資助哈馬斯而被定罪的基金會成員為「我的夥計們」(my guys)。

共產主義指控站不住腳,半島電視台查核辯駁不實說法

針對外界質疑曼達尼是否為「共產主義者」,《半島電視台》近日進行事實查核,將曼達尼的政策主張送交給來自紐約市立大學曼哈頓社區學院(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埃默里大學(Emory University)等知名學府,涵蓋政治學、法學與人類學等領域的七位學者。

結果顯示,無一位學者認為曼達尼的政治主張符合共產主義者的定義。報導並引述斯坦福大學國際研究教授安娜・格日馬拉─布斯(Anna Grzymala─Busse)說明:「共產主義是一種由中央計畫經濟主導、排除市場機制的體制,價格與生產數量由政府決定,政治上則缺乏民主競爭,由一黨專政。」

她明確指出,曼達尼的政策立場與共產體制毫無關聯。《半島電視台》最終總結,曼達尼既未主張廢除民主制度,也未倡議取消政黨競爭,因此相關指控「缺乏實質依據」。

改寫紐約政治版圖的關鍵一役

在即將到來的 11 月市長選舉中,曼達尼將面對包括共和黨的柯蒂斯・斯利瓦(Curtis Sliwa)、現任市長艾里克・亞當斯(Eric Adams)、前州長安德魯・科莫(Andrew Cuomo)與前檢察官吉姆・瓦爾登(Jim Walden)等強勁對手。

作為一位自我定位為民主社會主義者的候選人,曼達尼不僅代表民主黨角逐市長之位,更象徵著改寫紐約政治版圖的可能性。

若成功當選,他將成為紐約市史上首位穆斯林市長,象徵這座多元移民城市邁向嶄新政治時代的關鍵一步,也有望中止建制派長年主導的權力結構,為紐約開啟一場貼近基層的政治改革。只是也有不少企業人士認為,這種過度重視階級差異,有仇富嫌疑的市長若真的當選上任,也恐讓有消費力與經濟貢獻的企業與富豪們紛紛逃出紐約,是否能改變紐約還得觀察。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