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提升競爭力 提升競爭力 策略執行力實戰6天班,倒數計時,即刻報名

哈佛挑戰川普禁令奏效!臨時禁制令暫緩對國際生限制,留美必知

李加祈
user

李加祈

2025-05-24

瀏覽數 4,950+

美國時間22日,川普宣布撤銷哈佛大學的國際學生招生資格。取自臉書@Harvard University
美國時間22日,川普宣布撤銷哈佛大學的國際學生招生資格。取自臉書@Harvard University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2025/5/24更新:哈佛大學於23日向波士頓聯邦法院提起訴訟,以回應川普政府22日宣布撤銷哈佛大學的國際學生招生資格,並要求校方於72小時內,交出近五年來的國際學生紀律與相關資料。此舉引發學界震撼,雙方緊張關係持續升高。《遠見》採訪專家學者,分析禁招外國學生對哈佛大學將造成哪些影響?已經在哈佛就讀,或者未來計畫去美國大學念書的台灣學生、家長該知道什麼?最新資訊一次掌握。

5/24更新: 

就在畢業典禮倒數一週之際,哈佛大學於5月22日遭禁招收外籍學生,校方隨即向波士頓聯邦法院提起訴訟,並迅速獲得初步裁定。

哈佛大學於23日向波士頓聯邦法院提起訴訟,指出聯邦政府的決策違反《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正當法律程序與《行政程序法》,並強調這項政策將對校方及逾7000名持簽證的國際學生造成「立即且無法挽回的傷害」。 

波士頓法官發布臨時限制令,對國際學生影響

波士頓法官柏勒斯(Allison D. Burroughs)認同哈佛所提出的理由,並發布了針對該項聯邦命令的臨時限制令 

校方在訴訟中嚴正指出,政府片面決定,等於想將占學生人數四分之一的國際學生一筆抹煞。他們對哈佛及其教育使命貢獻深遠,沒有國際學生,哈佛就不再是哈佛。 

受到這項政策影響最深的,包括哈佛甘迺迪政府學院與哈佛商學院等研究所,其中前者有約一半學生來自海外,後者則有三分之一為國際生。除了對現有學生帶來衝擊,也可能使數千名原訂今夏與秋季入學的學生無法如期報到。 

哈佛指出,更嚴重的是,若此禁令最終獲得執行,將使校方在未來兩個學年內無法招收新的國際學生。根據相關規定,遭聯邦政府撤銷認證的學校須等滿一年後才能重新申請資格,對國際招生將是毀滅性打擊。 

哈佛校長加伯(Alan Garber)於週五早上的全校信中寫道,我們譴責這項違法且毫無正當理由的行動。他也提到,「這項決策危及哈佛數千名學生與學者的未來,也對全美各大專院校無數前來美國追求教育與實現夢想的人發出警訊。」 

這場官司對美國高等教育界帶來深遠影響,關乎學術自由、國際交流與憲法保障,後續進展值得持續關注。

美國國土安全部部長諾姆(Kristi Noem)在社交平台X宣布,政府撤銷對哈佛大學的「學生與交流訪問學者計畫(Student and Exchange Visitor Program,  SEVP)」,理由是該校未能遵守聯邦法律,且哈佛容許「支持恐怖主義與反美煽動者」滋擾猶太學生。 

SEVP是由美國移民及海關執法局( U.S. Immigration and Customs Enforcement, ICE)管理的計畫,負責監管、支援非移民學生的在美就學,也就是持有F和M簽證的外國學生。 

禁收外國學生,超過6000名學生受影響

該政策立即影響哈佛校內約6800名國際學生,若哈佛大學失去SEVP認證,其校內外國學生需轉學至仍有資格的學校,否則他們將失去合法居留身分。 

外國學生的學費一向是哈佛大學重要的收入來源。根據哈佛大學2023年財務報告書,其中13%來自學位教育收入,而哈佛外國學生又占學生總數的約27%,可見若政策實施,將對學費收入產生一大打擊。 

除了學費,台大政治系教授左正東也提到,此政策將衝擊哈佛整體研究能量。他進一步說明,儘管外國學生占整體學生比例兩成,數字看起來不高,但「大部分外國留學生是研究生,承擔很大部分的研究工作,」因此,他認為此政策將衝擊哈佛的學術研究能量,以及未來的影響力。 

根據哈佛大學2023年財務報告書,其中13%來自學位教育收入。《遠見》製圖

根據哈佛大學2023年財務報告書,其中13%來自學位教育收入。《遠見》製圖

哈佛表示:將全力保護外國學生

諾姆更提到,若哈佛希望恢復SEVP資格,必須在72小時內提交過去五年所有國際學生的紀律紀錄、涉及非法或暴力活動的影片、音訊與電子資料。

只要2,880元,雜誌+亞諾納25吋行李箱一次帶回家!

對此,哈佛大學發表聲明表示,政府此舉動「非法且帶有政治動機」,並指對哈佛學術使命與全國學術自由造成嚴重傷害。哈佛強調,校方將為受影響學生提供全力協助,並正與法律團隊合作,計畫對聯邦政府提起訴訟。 

據外媒報導,這項撤銷只是川普政府近期對哈佛採取的一系列行動之一。4月初,川普政府要求哈佛接受聯邦監督並進行全面改革,特別是「多元、公平及包容」政策(Diversity, Equity and Inclusion, DEI),遭哈佛拒絕,於是,川普政府凍結該校20多億美元的聯邦補助款,並警告將撤銷其非營利免稅地位。 

事實上,川普政府管制政策不只針對哈佛大學,他們的目標是全美精英大學。 

川普政府為何盯上精英大學?誓言對抗覺醒文化 

為何川普政府要對精英大學出手?

左正東分析兩大主因,一是對校內反猶主義的不滿,2024年哈佛、哥倫比亞大學等校發生多起反猶示威活動,抗議以色列在巴勒斯坦的軍事行動。而另一個則是川普政府致力對抗的「覺醒文化」(wokeness)。長期以來,精英大學是社會內鼓吹自由風氣、提倡進步價值之地,因此,高教圈成為川普的「眼中釘」。 

根據國際移民組織對「移民」的定義,任何以短期或長期居留為目的已經、正在跨越國界,或是在同一個國家內搬離平常住所的人,都被稱做移民。左正東認為,照此定義,川普打壓外國留學生的政策,符合他一貫打壓移民的策略,儼然把外國學生當作非法移民。 

美國精英教育正被改寫,未來台灣人赴美念書怎辦?

左正東分析,國際生前仆後繼前往美國留學有兩大主因,除了頂尖學術環境,另一大誘因是畢業後就業機會多、社會環境對外國移民的開放態度。而如今,這樣的自由開放態度正轉變中,因此,國際人才的「美國夢」也可能逐漸轉變。 

隨著美國留學風險增加,陽明交大校長林奇宏預估,接下來將是一波國際人才戰的開始。 

原先流向美國的國際頂尖人才,可能轉往其他地區尋求發展機會。左正東則認為,擁有全英語教學環境和國際一流大學的地區,像是英國、澳洲、新加坡等將是首波受惠國家。 

目前,美國政府和哈佛大學間的緊張關係持續升溫,至於何時能停止對立,據左正東觀察,至少要到美國2026年的期中選舉,看川普是否失去聲勢。若川普持續獲得高支持,那唯一的出路就是哈佛大學讓步。據左正東觀察,目前聯邦政府和哈佛兩邊都「蠻強硬」的,對抗局面可能將維持一段時間。 

也因此,近期計畫留美的台灣學生與學生家長,可能要多關注政策變化,即便並非瞄準哈佛大學也得小心相關衝擊。

針對美國聯邦政府與精英大學的對抗,「顯然,高教圈的規則被打亂了,」陽明交大校長林奇宏表示。他認為,大學既有規則被打亂的同時,但卻是一個時機來思考:「高教接下來應該如何前進?」或許,將有新的秩序產生。而台灣高教也可趁此機會,規劃如何在這波人才戰取得先機。  

原先流向美國的國際頂尖人才,可能轉往其他地區尋求發展機會。取自臉書@Harvard University

原先流向美國的國際頂尖人才,可能轉往其他地區尋求發展機會。取自臉書@Harvard University

哈佛留學Q&A:2025年秋季是否仍可入學?

這兩天國內已有不少有孩子留學哈佛,或計畫讓孩子赴美念書的台灣學生家長,在網上反映出擔憂,到底未來政策如何改變?以下是截自2025/5/23兩個必知問答,彙整自美國最新政策相關資訊。


一、目前就讀哈佛的國際學生,能順利畢業嗎?

可以,若學生能在本學期內完成所有畢業要求,則不受新政策影響,可以照常畢業。 但若無法在本學期結束前完成學業,則必須轉學至其他學校,否則將失去合法在美身份,無法繼續留在美國。

二、已獲得哈佛錄取的國際新生,今年秋季還能入學嗎?

暫時不行。若哈佛大學未能在72小時內完成恢復SEVIS資格的必要程序(包含提交國際學生紀錄、抗議事件相關影音檔案等),國際學生將無法於2025年秋季學期註冊入學。 除非川普政府政策出現轉彎,或法院介入暫緩執行,否則目前情況對新生相當不利。

你可能也喜歡

勇往職前 躍競搶手人才起手式
數位專題

勇往職前 躍競搶手人才起手式

當AI以超乎想像的速度趕上人類的腳步,掀起一波職涯新革命,我們必須思考:大學學什麼對未來工作才加分?作為多數學子邁向職場前的最後一哩路,高等教育有責任培養學子的競爭力,一起剖析未來人才關鍵實力。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