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Z世代不靠爸媽能買房?我朋友個案說明底層真相

職來直往 Miss 莫莉
user

職來直往 Miss 莫莉

2025-05-24

瀏覽數 25,250+

freepik by xb100
freepik by xb100
00:00
00:00

最近看到國內一份財富報告指出,台灣年輕人有高資產比例正增加,卻是靠繼承。我的理專朋友私下告訴我,別懷疑了,這就是他接觸到的殘酷真相。但是,Z世代多數人連頭期款都難湊,不靠爸如何達成買房?我有個朋友趁年輕完成了買房夢,原因不只是靠存錢。或許能給一些仍有意願扛房貸的Z世代年輕人借鏡。


前陣子,中國信託發布「2025台灣高資產客群財富報告」,指出全台擁有可投資資產超過3000萬元的「高資產人士」有81.6萬人,年增14%。調查顯示高資產市場持續增長,且出現年輕化的現象,原因是靠上一代的資產繼承。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表示,「這個年代就是上一輩靠努力打拚,下一代靠長輩打拚」,說來相當詼諧。

何世昌還進一步指出,「45歲以下的有錢人靠『繼承、贈與』變有錢的比率最高,比例甚至高達28%,其次則是靠『薪資和獎金』致富,不過只占26%。讓何世昌感到有趣的是,富爸媽最常贊助子女的類別是『買房』,比例高達69%。這當然代表台灣房價真的很貴,子女必須靠父母資助,通常才有能力買房。」

Z世代靠父母贊助買房已成常態

我不知道看到這則報告的大家,是要認清沒有富爸媽就直接躺平,還是應該靠自己努力成為破圈的人。不過就我個人觀察,我身邊的男生朋友買房,還真的是靠爸媽贊助居多。相信許多Z世代男生,哪怕家境只是小康,爸媽還是會出個頭期款,幫助小孩成家。因此,我對調查結果一點也不意外。

當然我相信不少為人父母的會說,自己的兒子結婚後要負責養家,先幫忙買房減輕負擔應該的;何況有許多女生要看在男生有房的條件上才會願意結婚。這一點不能輸。

無論如何,這些人有房並非靠自己。我有個理專朋友,因為時常接觸許多高資產客戶,便會私下透露,他的老人顧客,許多不是靠創業自己賺到錢的,上千萬的存款都是靠繼承來的。至於富二代,講難聽一點,九成能力都比不上爸媽,是有什麼好敬佩的?

想買房?先從不靠爸練起

每次聽到理專大哥說起高資產客戶的八卦,我都會暗自發笑。他還會誇讚我這個年輕女生很偉大,怎麼願意每月省下薪水,給我媽一兩萬家用。

說實話,在我出社會後發現一件事:慣性被父母眷養的人,這輩子很難存到錢,只會想著結婚繼續住家裡,根本不會想著買房。但是父母如果發狠跟小孩要家用的人,多半比較能成氣候。

我有個朋友,從大學以來爸媽就用純西方教育鞭打他長大,絲毫不給他半毛學費跟生活費,因此他18歲就開始打工當英文家教。某一次我偶然跟他聊起,他後來是如何致富還有買房的,他告訴我說,除了一畢業要選擇高薪工作外,最重要的是一定要趕快存錢。他說年輕不懂事,有錢就花,最後發現即使當藥廠業務薪水不錯,還是花得精光。

買房底層真相:對的另一半

不過務實又精明的他,跟我講了一個大實話。他說他能買得起房,除了自己收入還不錯外,是靠慎選收入不錯的伴侶,因為他跟他的伴侶是各出一半的房貸,甚至還靠伴侶獲得許多投資的機會。

《造山者》拍出台灣半導體的人情與選擇,7/31空中沙龍帶你聽見幕後真實|立即報名>>

他時常奉勸我:一般家境普通的Z世代想買房,也不是做不到。畢竟他剛畢業時租在很爛的房子裡,為了省錢,最後存了百萬存款開始買股票。後來比較有錢的時候,靠投資新創事業當股東才致富。而這個過程也不是短時間能成功的,想存頭期款,重點還是「堅持」與「毅力」。

還想提一位朋友的Z世代年輕部屬的故事。他更為了買房,從生活中展現驚人的意志力:像是不買車,只騎 UBike 去拜訪客戶,對吃飯不太講究品味也不愛出國旅行,即便有許多機會可以享受奢華。我自己的話,是可以好幾年不出國,現在就存到百萬存款與股本。

Z世代存錢買房不舒服,但值得

當然,存錢買房本身就不是舒服的事。但是人生當中也不會有任何事情是簡單的。因此,如果堅定買房是你的人生志業,就要後吃棉花糖,先在年輕時過上別人不想過的生活,降低欲望,換來你想要的結果。

如果覺得存頭期款太痛苦,更應該換個角度想:存錢買房,錢沒有不見,錢錢只是變成你想要的樣子。想買房的Z世代年輕人,鼓勵你就是拿出超高自律,比同齡朋友後享樂就對了!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