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朋友說,他們辦公室有位同仁,去年被調到一個新成立的部門去做主管,在歡送會時,他志得意滿地說了一些批評的話,把辦公室每位同事都得罪了。想不到因為台灣經濟不景氣,部門裁併,他又調回了原來的辦公室。現在他看到同仁很尷尬,大家進出也特意繞過他的座位,避免打招呼,所以最近他辭職了。我聽了,想起父親說的「去時留人情,轉來好相見。」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人生的路總是有上上下下,尤其台灣這麼小,在路上都會相遇,更何況同行見面的機會更多。紀曉嵐說「得意時勿太快意,失意時勿太快口」人應該要替自己留個退路。現在年輕人如果沒有老人在旁教做人的道理,就一定要多讀歷史,從書中去體會人生的道理。
我以前看鄭板橋寫「難得糊塗」很不以為然,是就是,非就非,怎麼可以和稀泥呢?後來年事漸長,慢慢瞭解人生有些事聰明在心中即可,鋒芒太露會招嫉,而且忠厚傳家久,古有明訓。日本幕府的德川家康原來是出生於弱勢的三河國,六歲被送往今川家當人質,在路上被人綁架,賣到他父親的敵人——織田信長家。對方寫信說「棄絕今川,改從織田」,不然就要殺掉孩子,他父親說「要殺便殺,豈能為兒子失信。」德川家康從六歲就被囚禁,他從小學會忍耐,可以忍人之所不能忍,別人再怎麼挑釁,他可以按兵不動,等時機成熟了,才一舉出擊,馬到成功。
他從小看到兵器銳利固然重要,但是使用兵器的人更重要,他懂得收買人心,讓別人為他效命。1582年武田勝賴戰敗切腹自殺,他的首級輾轉送到了德川家康的陣營,他聽到箱內裝的是武田勝賴的首級,便立刻站起來行禮,然後召集部將很正式地祭拜武田勝賴,說「這麼年輕就壯志未酬,真令人惋惜。」他尊敬的態度和惋惜的話語立即傳到武田的故國。在德川之前,武田的首級也傳到了織田信長的陣營中,織田破口大罵,說他咎由自取。
對照德川的厚道和織田的刻薄,武田的遺臣很快的就做出了抉擇,全部投入了德川的麾下,使他能快速壯大自己的聲勢,最後統一日本,結束戰國時代。
忠厚是做人的根本,我們一定要教孩子不可刻薄,而且要能忍耐。德川家康平時看起來很傻,但是在緊要關頭,他傻得很聰明。豐臣秀吉就說過「家康很會裝傻,他裝傻的本事,你們沒有一個人比得上。」德川曾經讓人看不起,但是最後那些嘲笑他的人——被他攻破,他被稱為戰國第一忍者。很可惜現在年輕人不肯讀史,所以無法從歷史的英雄人物中學習外表糊塗內心明白的鄭板橋之道。
韓信曾經受漂母一飯之恩,秦瓊也曾窮到賣馬,但是他們都是漢、唐的開國英雄。石崇富可敵國,出門時錦屏五十里,最後還是棄世東市。人生榮辱不可料,凡事心存厚道便好。或許,我們在開書單給學生讀時,應該多放一些歷史書,讓年輕人以古鑑今,從古人的成敗學習自己做人的道理。
(作者為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本專欄由洪蘭、黃達夫共同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