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月20日,中國大陸憑藉本土的碩博士生研發出DeepSeek,震驚全球;3月4日凌晨,台積電宣布加碼1000億美元(約新台幣3.3兆元)投資美國,隨即又出現「合資救英特爾」等傳聞。產學界大聲疾呼,盼政府檢討「108課綱與考招」「高教經費」等制度,否則優秀人才將無以為繼,尤其在地緣政治衝擊下,台灣的半導體、高科技業,恐快速失去優勢。
為深入了解這個影響國家競爭力的教育制度,《遠見》前進大學、高中現場,系列報導第一手觀察。
每次的教改都會帶來衝擊,因應12年國教的「108課綱及大學考招」更是如此,首屆適用的孩子現已是大三學生。遺憾的是,當年產學界的預警竟一語成讖,尤以「基礎學科能力弱化」最為嚴峻。
各界的呼籲言猶在耳。2021年7月23日,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投書指出,政府從高中教育到大學考試制度,應重視奠定數理基礎,制度若無法鑑別適性學子,以銜接高等科技教育,將導致人才錯置,無法符合產業需求而損及國際競爭力,恐動搖國本。
遠見會員 限定文章
時刻掌握趨勢 時刻都有遠見
- ✓ 免費瀏覽 每天 1 篇限定文章
- ✓ 文章收藏 喜愛好文隨時回看
- ✓ 會員專屬 主題型知識轉譯包
- ✓ 會員獨享 生日禮百元購物金
成為訂戶,
即可瀏覽全部「限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