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數一週!美國大都會博物館首度來台辦展,「從印象派到現代主義—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名作展」即將開幕。今天首度開箱三件珍藏畫作,包含皮耶-奧古斯特・雷諾瓦「彈鋼琴的兩位少女」、保羅・塞尚「布豐莊園附近的樹木與房舍」,以及保羅・高更「大溪地的出浴女子」。《遠見》一文開箱三件重量級原作。
這次開箱的三幅畫作勾勒出「從印象派到現代主義」的藝術發展主軸。雷諾瓦「彈鋼琴的兩位少女」以溫柔細膩的筆觸描繪少女彈奏鋼琴的生活片段,展現印象派對日常美感與光影氛圍的捕捉,是感性與和諧的典型象徵。
塞尚的「布豐莊園附近的樹木與房舍」則透過幾何構圖重組自然景物,彰顯其從印象派走向形式建構的現代主義風格,成為後世藝術發展的重要轉捩點。
而高更的「大溪地的出浴女子」更是運用大膽色彩與異地主題,詮釋對文明社會的反思與想像,同時為象徵主義與野獸派奠定了重要基礎,在現代藝術史中具關鍵地位。
亮點一》雷曼收藏為主軸,超過80件展品
這次展覽《從印象派到現代主義—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名作展》由大都會博物館策展規劃,焦點集中於大都會博物館的「雷曼收藏」(Lehman Collection),其中許多作品是首次離開美國,就來到台灣展出。
雷曼廳收藏了雷曼基金會捐贈給大都會博物館的近2700件作品,這次精選了最具代表性的81件繪畫和素描,包含許多台灣觀眾耳熟能詳的印象派畫家雷諾瓦、後印象派畫家梵谷等藝術大師的作品。本次展覽作品範圍從印象派、後印象派到早期現代主義,跨越19世紀中葉至20世紀中葉,讓觀眾近距離感受大師筆下的非凡魅力。
展覽主辦單位、時藝多媒體展演活動部總監王華瑋提到,「國際展出」是近年大都會博物館的發展主軸之一,希望讓世界更多觀眾有機會欣賞大都會展品,因此有機會促成這檔國際特展。
亮點二》五大主題單元,能比較不同畫家如何呈現
不同於傳統以年代或畫派分類的策展方式,這次展覽特別依照「繪畫主題」劃分,總共五大單元,包括「身體姿態」「肖像與人物」「徜徉自然」「從城市到鄉村」及「水岸風光」。王華瑋表示,這樣的策展方式,讓觀眾能比較不同藝術家如何詮釋相同主題,感受藝術風格的多元變化。
而每一個主題單元中,作品依年代順序排列,呈現那一個世紀以來,藝術家對這些主題的多元詮釋與演變,引領觀眾跨越不同風格與媒材,展開對話。
另外,作品展覽同時包含多位知名女性藝術家的畫作,例如:瑪麗.卡薩特、貝絲.莫莉索及蘇珊.瓦拉東等,展現西方現代藝術發展過程中,女性藝術家逐漸嶄露頭角,以獨特視角與風格開拓藝術表現的新面向。
亮點三》必看印象派雷諾瓦、畢沙羅名作,以及點描派畫作
本次展覽集結多件珍貴名作,其中包含印象派大師雷諾瓦的《彈鋼琴的少女》,這幅畫是雷諾瓦的代表作之一,藝術家曾創作過六個版本。王華瑋提到,2017年故宮曾舉辦《奧塞美術館30週年大展─印象.左岸》,也曾展出這幅畫作的一種版本。而這次展出的版本與之略有不同,台灣觀眾可比較雷諾瓦筆觸與細節上的變化。
另一件值得關注的印象派作品,是畢沙羅的《蒙馬特大道》,這幅畫描繪冬日清晨的巴黎街景,以溫暖柔和的色調,營造出獨特的都市氛圍。透過這些名作,觀眾能深入了解19至20世紀初,歐洲藝術的發展脈絡。
此外,點描派(Pointillism)作品亦是展覽的一大亮點。點描派創始人秀拉的早期實驗作品,以及沙羅、西涅克等藝術家的畫作,將在展覽中亮相,展現這個畫派如何透過精細的點狀筆觸,呈現光影變化。
亮點四》故宮百週年院慶,展廳整修後首展
除了重量級展品和策展特色,這次的展覽地點也別具意義。首先,本次展覽選在國立故宮博物院,這座台灣最高規格的國家級博物館,今年適逢100週年院慶;同時,整修完畢的第二展演廳,也可望迎來整修後的首檔展覽。
其實,故宮和大都會博物館的交流可追溯至1961年,當時院藏精品遠赴大都會博物館展出,1996年更舉辦「中華瑰寶展」巡迴全美四大城市,吸引近百萬觀眾。
這次,故宮攜手時藝多媒體引進大都會博物館珍藏,共同呈獻《從印象派到現代主義──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名作展》,邀請民眾飽覽從印象派到早期現代主義的藝術精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