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兼資料科學家和財富管理專家的尼克.馬朱利分析了近百年股市數據後,得出的終極答案:最安全可靠的賺錢方式是「持續買進」。不需要分析公司價值,也不需要判斷是牛市還是熊市。就像原子習慣一樣,最重要的是「持續做」,也就是「成本平均法 」(DCA),即使是上帝也無法擊敗成本平均法的報酬率。(本文節錄自《持續買進》一書,作者:尼克.馬朱利,商業周刊出版,以下為摘文。)
我祖父55歲時退休,一開始,每個月領1,000美元退休金,七年後開始領社會安全福利金,每個月增加了1,200美元的收入。
儘管每個月有2,200美元的收入,且幾乎沒生活成本,但2019年5月過世時,他名下沒有任何資產。二十六年的退休生活,他全都在賭博中揮霍掉了。
若我祖父把一半的退休金(他在賭博中揮霍掉的錢)投資於美國股市呢?他過世時,將是百萬富翁。就算把半數的退休金揮霍在賭桌上,但另外半數的錢投資於股市,這投資成長仍然可以為他創造財富。
儘管,他的投資有相當大的部分將是在美國股市史中最糟糕的時期之一(2000年至2009年期間)做出的,這並不會對他的投資財富累積造成多少影響,不會改變他創造可觀財富的事實。
我祖父可以藉著持續每月投資來抵銷賭債,創造財富。你或許沒有嚴重的賭博癮,但遵循這個理念,你也可以創造財富。
祖父去世的幾年前,我偶然間發現這概念,這概念只有3個字,卻能使你致富:Just Keep Buying(持續買進就對了)。這是改變我的人生的座右銘。
(延伸閱讀│他0050獲利了結買瑪莎拉蒂?財金教授:這不是一夜致富的故事)
3個字的頓悟
從小到大,我對金錢或如何賺錢沒有概念。我不知道「summer」這個字也可以當動詞(度夏,避暑),我不知道「股利、股息、紅利」是什麼,哎呀,此生至今的泰半時間,我一直以為時時樂(Sizzler)和紅龍蝦(Red Lobster)是高檔餐廳呢!
我的父母是辛勤的勞工,但他們都是大學中輟生,從未學過投資,所以,我也沒學過。事實上,上大學後,我才真正了解到股票是啥。
不過,學習投資並不足以解決我的財務問題,因為我雖接受良好的教育,大學畢業後,我的理財生活仍然充滿不確定性及壓力,我質疑近乎我所作的每一個財務決策。
我該投資於什麼?我的儲蓄率夠嗎?我應該現在買進,還是繼續觀望、等候?
到了20多歲,我仍然對財務緊張兮兮,此時的我已經是完全的成年人了,展開了職涯,掌控自己的生活,但我仍然無法讓腦海中的聲音安靜下來,我對於錢的不確定感依舊困擾著我。
於是,我開始閱讀我能找到的所有關於錢和投資的東西。我流連於線上論壇,閱讀波克夏公司(Berkshire Hathaway)的每一封致股東信,鑽研晦澀難懂的財金史書的註解。這些很有幫助,但我仍然不確定接下來該做什麼。
2017年初,我決定開始撰寫有關於個人理財與投資的文章,想藉此強迫自己去搞懂這些東西。
過沒多久,我看到凱西.內斯泰(Casey Neistat)的一支YouTube影片,這改變了一切。
這支影片標題為「幫我贏得300萬個訂閱戶的3個字」,講述內斯泰如何使用YouTube頻道經營者羅曼.艾伍德(Roman Atwood)給他的3字建議,使他的頻道成長至擁有300萬個訂閱戶。
這3個字是:Just Keep Uploading(繼續上傳影片就對了)。雖然,內斯泰談的是如何壯大YouTube頻道粉絲群,但我立刻看出這道理可應用於投資與創造財富。
看到這支影片的幾週前,我對美國股市做了一些研究與分析,發現一個真理:想創造財富,不必在意該在何時購買美國股票,只要買,並且持續買,就行了。市場估值高或低,處於牛市或熊市,這些都不打緊,持續買進就對了。
把這個洞察和內斯泰的YouTube影片建議結合起來,便誕生了「持續買進就對了」這句箴言。奉行這個理念將能使你的財務大大好轉。
(延伸閱讀│從金融股每年領300萬元股利!理財專家:辛苦一次,它會養你一輩子)
積極的平均成本法
我說的是持續買進多種多樣的生財資產(income-producing assets)。我所謂的生財資產,指的是那些你期望在長遠的未來能為你產生收入的資產,那些收入可能直接支付給你,還能傳承給後輩。這類資產包括股票、債券、不動產等等,但策略細節並不是非常重要。
何時買,買多少,或買什麼,這些其實不是很重要,重點在於持續買進。這概念似乎很簡單,的確,因為它就是很簡單,把投資的錢變成一種像是支付你的租金或房貸的習慣。把購買投資資產變成如同買食物,且經常這麼買。
這種方法的正式名稱是「平均成本法」(dollar-cost averaging,簡稱DCA),亦即長期、定期購買資產。平均成本法和持續買進的唯一差別是,後者有內建的心理動機。
持續買進是一種積極的投資法,讓你輕鬆容易地創造財富。你可以把它想成在山丘上向下滾雪球,持續買,看著雪球愈滾愈大。
事實上,現在開始持續買進,比以往史上的任何時候都更為容易。為什麼?因為若你在20年前實行這建議,這一路下來,累積的費用和交易成本將相當可觀。1990年代,每筆交易得花8美元的費用,持續買的話,很快就累積了昂貴費用。
但情況已經改變了。現在有許多免費交易的大型投資平台,可以投資零股,很便宜地多樣化分散風險,這使得「持續買進」這種方法享有空前的優勢。
現在,你可以購買一股的S&P 500指數型基金,讓每一家美國的大型上市公司的所有員工為你賺錢,使你變得更富有。若你購買的是國際指數型基金,那就是世界其他地方的所有或大多數上市公司也在為你賺錢。
只需少少的錢,你就能擁有人類文明的未來經濟成長大餅的一小塊,經濟成長將讓你世世代代創造財富。這並非純粹是我個人的見解,有超過一世紀、來自各地區、各種資產類別的歷史資料可資佐證。
(延伸閱讀│從年薪不滿200萬,到500萬股利自由:存股高手如何翻轉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