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武重鎮打造全美最大光電站,川普會同意嗎?
▋環境部擬推出碳封存選址規範!哪些環評可化解民眾疑慮?
▋COP30年底登場,美企、白宮態度兩樣情
核武重鎮打造全美最大光電站,川普會同意嗎?
自從川普就任美國總統以來,就持續推動石油、天然氣生產,並簽署行政命令,阻止美國繼續發展再生能源。然而,在華盛頓州,一項由政府主導的計畫才剛啟動,目標是打造全美最大的太陽能發電站。
這裡過去是受到嚴重核能汙染的場址,幾乎是紐約中央公園的十倍大,名為漢福核子保留地(Hanford Nuclear Reservation),1943年時曾是美國武器庫的重要部份,也肩負核能研究、武器製造、廢料儲存功能,一直到1989年才關閉。去年,開發商Hecate受聘把該場址的大部份區域改造成太陽能發電站。
此計畫預計將在2030年完工,預計可產生2000兆瓦電力,足以供應西雅圖、舊金山、丹佛所有家庭使用,並透過大型電池儲存額外的2000兆瓦電力,總投資達40億美元。然而,目前最大的不確定因素是,川普政府是否會阻撓這個從拜登政府就推動的清潔能源發電計畫。
《紐約時報》分析,即便此計畫和川普施政方向相左,但仍有理由相信政府可能會允許計畫繼續進行,因為這會為政府帶來土地租賃收入,而且此計畫也成為當地政府招商引資的最大利器。
然而,這片土地不是沒有風險,離全世界首座全規模核反應堆B反應爐只有20英里,該反應爐曾經為二戰中投至日本長崎的原子彈提供鈽燃料。而且這裡曾經是美國核武計畫的核心,生產全國2/3的鈽,當場址在1989年關閉時,留下5400加侖的高放射性核廢料,儲存在地下的滾燙液體儲存槽中,清理工作要到本世紀末才會結束。
環境部擬推出碳封存選址規範!哪些環評可化解民眾疑慮?
為達到國發會於2022年公布12項關鍵戰略,其中CCUS目標訂於2030年達176萬至460萬噸。為達到目標,環境部正加速推動碳捕捉與封存(CCUS)政策,提出完整規範。根據環境部規劃,上位政策環評及針對達一定規模封存之個案環評,皆期望於年底前完備。
氣候變遷署日前公開招標碳封存場址政策環境影響評估,重點評估環境涵容能力、自然生態、健康安全與社會經濟影響,藉此化解民眾疑慮,避免隨意「打洞」封存。除上位環評外,環境部也將協助修訂「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對達規模封存之個案進行專案環評。
此外,因封存作業涉及地下地質等複雜技術,環境部擬訂「二氧化碳封存管理辦法(暫名)」草案,同樣預定年底前提出,以強化監測與緊急應變機制。
針對中油在苗栗通霄及台電在台中火力電廠的示範場域,氣候變遷署署長蔡玲儀說明,這兩案規模較小,屬已開發基地變更項目,與現行環評修訂無直接關連。
COP30年底登場,美企、白宮態度兩樣情
第30屆聯合國氣候峰會(COP30)即將在今年11月於巴西亞馬遜雨林內城市貝倫(Belém)登場,但美國總統川普對此並不熱衷。COP30主席、巴西氣候特使德拉戈(André Corrêa do Lago)表示,即便白宮缺席,美國企業和非政府組織依然可以發揮建設性作用。
《衛報》(The Guardian)指出,COP30將舉行「道德盤點」,審視和氣候正義相關議題,關注貧困與弱勢團體,並賦予原住民族群更重要角色。
COP30執行長東妮(Ana Toni)指出,即便當前情勢艱難,但近期重新召開的《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會議仍成功達成資助自然保護計畫,顯示國際合作的可能性。
她進一步表示,很多投資者、企業對COP30表現濃厚興趣。「我們必須確保各國減碳計畫具有投資價值且可執行。到目前為止,我們和投資者的互動非常正面。他們意識到低碳轉型是必行之路,正在尋找適合投資的機會。」
環團350.org拉丁美洲與加勒比海主任祖格曼(Ilan Zugman)對COP30團隊表示讚賞,認為和亞塞拜然COP29的被動應對形成鮮明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