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倒數 最後倒數 訂遠見最佳時機,「兩年送一年」優惠只到9/30

十五五規劃:原來你是這樣的中國!華爾街也羨慕的國家發展藍圖

中南海為何每5年做一次規劃?

邱莉燕
user

邱莉燕

2025-09-24

瀏覽數 750+

中國即將有一份文件,影響到14億多人的生活。蘇義傑攝
中國即將有一份文件,影響到14億多人的生活。蘇義傑攝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中國即將有一份文件,影響到14億多人的生活,以及全球數以兆元計的投資。看懂它,就看得懂中國在未來的五年打算如何「進化」。中國的「十五五規劃」,遠非枯燥的政策文本,而是洞察這個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的重要窗口。

不熟悉中國大陸政策體系的人,初次聽到「十五五規劃」一詞,可能會覺得陌生且充滿官僚氣息。

然而,這份文件恰恰是理解中國大陸未來五年發展走向的關鍵密碼,它影響著全球供應鏈、市場機會,乃至國際格局的演變。

眾所周知,中國大陸是社會主義國家,施行計劃經濟,亦即所謂的「五年規劃」。

很難想像,全世界有哪個國家比中國大陸更擅長做「五年規劃」了。從1953年起,中國大陸以五年為週期,連續70多年堅持不懈地規劃自己的未來,從人均GDP50美元、物資匱乏的窮國,成長為如今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美國《紐約時報》專欄作家佛里曼(Thomas Friedman)曾公開表示,美國最應該學習的,就是中國大陸的五年規劃。哈佛大學教授薩克斯(Jeffrey Sachs)也反覆強調,美國缺的正是像中國大陸這樣十餘個「五年規劃」的長期戰略。

不少華爾街分析師與金融機構,如高盛(Goldman Sachs)、摩根大通(JP Morgan)、黑石(BlackRock)等,也密切關注「五年規劃」,並欣賞大陸通過長期戰略來發展經濟,政策有了連貫性,降低了「髮夾彎」的波動風險,進一步為投資者提供寶貴的判斷訊息。

這些讚譽可能不是客套話或單純的恭維,而是在深入觀察頗析後,由衷認可這套長期性、連貫性,於是深具穩定性的經濟模式。

大陸通過長期戰略來發展經濟,政策有了連貫性,降低了「髮夾彎」的波動風險。蘇義傑攝

大陸通過長期戰略來發展經濟,政策有了連貫性,降低了「髮夾彎」的波動風險。蘇義傑攝

中國製造2025,十三五大政方針

大陸知名經濟學家、北京清華大學經管學院金融系主任李稻葵,在個人YouTube頻道指出,「五年規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53年:「『一五』期間,一口氣建設了數百個大型的工業項目。」中國大陸第一輛汽車、第一架噴氣式飛機、武漢長江大橋等從無到有,帶來了里程碑式的突破。

這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模式,深刻影響了中國大陸。

無論是「三五」期間成功完成原子彈和氫彈的爆炸試驗,還是「六五」期間開啟「改革開放」,推動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抑或「十一五」中首次明確納入了支持台商西進投資的內容,「十三五」推行《中國製造2025》,宛如一級級的台階,帶領大陸逐步解決了溫飽問題,在落後的條件下加速追趕,乃至經濟騰飛「大國崛起」。

翻開大陸的「五年規劃」故事,「十五五規劃」正是這部連續劇的最新篇章,將繪製出從2026~2030年國民經濟發展的藍圖和行動指南。「十五五」的重要性,還在於它是大陸想在2035年「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關鍵過渡期。

十五五規劃三大戰略重點

根據大陸官媒《人民日報》消息,在2025年7月底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確定了同年10月召開的二十屆四中全會上,研究如何制定「十五五規劃」綱要草案,之後便會緊鑼密鼓展開編制。

倒數5天!!全年最優惠組合,訂《遠見》兩年送一年;一年送半年(只到9/30)

特別的是,編制期間還會廣泛徵求全體人民對這份規劃的建議,這不僅體現了「Top Down」的頂層設計,更融入了「Bottom up」的集思廣益。

到了2026年3月,全國兩會召開,再經全國政協會議討論、全國人大會議審議並批准,接著便動員各級政府和全社會,共同朝著「十五五」確定的目標努力。整個過程顯得有章法,也有行動力。

李稻葵判斷,「十五五規劃」將重點關注以下三大戰略方向:

█ 方向1:擴大內需:

李稻葵認為,未來大國間的博弈競爭一定是會更加的激烈,中國大陸「發力」的關鍵一定是在內部,必須提升內需「來穩住經濟」,「來減少對外部市場的依賴」。因此他預計,包括「以舊換新」等刺激消費的政策將會繼續加碼。

█ 方向2:發展新質生產力:

創新,決定了中國大陸在國際競爭中能不能夠勝出?能不能走到世界的前列?李稻葵認為,未來的五年,在擴大內需的同時,可以觀察到大陸比以往更積極進行產業轉移。

「創新」決定了中國大陸在國際競爭中能不能夠勝出。蘇義傑攝

「創新」決定了中國大陸在國際競爭中能不能夠勝出。蘇義傑攝

中國新局,大西部機遇

最好例證是2025年啟動的數個超級基建工程,如川藏鐵路、雅江水電站工程、新藏鐵路等,均集中在大西部地區,目的便是要將此處從「發展窪地」轉變為「經濟腹地」,打造新的成長引擎。

█ 方向3:完善和提升社會福利體系:

隨著溫飽問題的基本解決,未來五年公共政策和公共支出的重點,將側重於提升社會福利。這意味著在教育、醫療、養老等領域,中央政府將會投入更多資源,從根本上解決民眾的後顧之憂。

「老百姓不管做什麼,就算創業失敗了,也應該有一個基本的生活保障,」李稻葵說。

綜合看來,「十五五規劃」不僅是國事,也是家事,也可以觀察到大陸當局並不迴避當下面臨的挑戰,無論是來自歐美的遏制打壓,還是內部產業轉型的陣痛,皆視為必須面對並且化解的課題。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