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些網友突然關心起部落格時代最紅的「台大五姬」們,現在如何了?其實,台大五姬也是我青少年時代憧憬的女性典範,那時自認只要像她們才貌兼具,人生路就順了。不過十多年過去,如今這些名字再被提起,網友對於「她們後來怎麼了?」似乎有許多分歧的關注點。關注的背後,不僅是討論八卦,更折射出一個X、Y、Z世代普遍關心的議題:30歲前後,究竟該如何做出人生抉擇?我們如何從「台大五姬」的經歷,看到年輕人在職場、愛情、家庭與自我追求上的掙扎?已邁入三十大關的我,就來分享自己體認的真實心得。
最近,有些網友突然開始關注部落格時代最紅的「台大五姬」們現在過得怎麼樣。其實,她們也是我青少年時期非常憧憬的對象,那時候總覺得,只要像她們一樣才貌雙全,人生自然就會順風順水。
不過,十多年過去了,這些名字再度被提起,網路上也出現許多截然不同的討論焦點。關注背後,其實不只是對八卦的好奇,更投射出一個普遍的社會焦慮:邁入30歲,我們該如何做出人生選擇?又能不能從「台大五姬」的經歷,看到年輕人在職涯、感情、家庭與自我追求上的掙扎?
網路社群快速發展,使許多校園人物因媒體渲染與大眾討論而一夕成名,「台大五姬」就是最知名的例子之一。她們當年以亮眼外貌與台大光環,被稱為「校花聯盟」,一時之間成了「才貌兼具」的代名詞。
其中,對我印象最深的是翁滋蔓。她從《我愛黑澀會》出道,又在偶像劇《我的自由年代》中飾演校花,真實生活中會讀書也會跳舞,是「高學歷+高顏值」的完美投射。但這樣的標籤,也意味著她們得面對群眾對其人生選擇的高標準檢視,稍有不同就可能被質疑「辜負了光環」。
30歲,才是抉擇開始的時刻?
回過頭看,她們雖然頂著名校學歷、外型亮眼,卻跟我們一樣,在30歲左右面對人生的重要分岔點。有人選擇結婚成家、有人創業、有人走學術路,也有人繼續在演藝圈努力。同樣一群人,到了人生下半場卻走出完全不同的軌跡,這過程比起「誰活得比較好」,更讓我看見選擇背後的價值觀。
20多歲還在摸索人生,但30歲開始,社會就會用「你該有點成就了吧」的眼光來看待你。即使是台大畢業,也不代表就有長久的職場優勢,有人選擇繼續進修、有人投身職場,也有人把心力放在家庭,但無論怎麼選,都難逃比較與評論。
職場之外,30歲也是愛情與婚姻壓力最大的一個階段。社會裡仍存在「30歲前應該要安定下來」的潛規則,特別是對女性。媒體報導總是放大她們誰結婚了、誰離婚了、誰嫁得好不好,這些話題,背後其實是一種將女性價值與婚姻狀態綁在一起的老舊思維。
但其實,婚姻從來不是人生的唯一目標。有人選擇追求家庭幸福,有人專注工作發展,也有人更在意自我實現與生活品質。30歲真正的課題,也許不是「有沒有結婚」,而是「你是否對自己的選擇負責,並從中感到滿足」。
我自己30歲那年的大崩壞
說起來,我自己30歲那年過得也蠻戲劇性的。不但沒達成世俗眼中的五子登科,還經歷了喪母之痛。好在媽媽很開明,她的遺言就是:「遇到對的人就結婚,沒結婚也沒關係。」我很慶幸她用這樣的心態離開,否則我可能會責怪自己太自私,年輕時把工作擺第一,忽略了她的感受。
回頭看,那時我能給她的,其實只有些許孝親費與不多的陪伴。這段經歷讓我深深體會,30歲的關鍵不在於外界怎麼看,而是你能不能誠實面對自己、為選擇負責。
給Z世代建議:別被社會的眼光綁架
如果要我給正在面對抉擇的你一些建議,我會說:人生最難的課題,是誠實地面對自己想要什麼。有沒有勇氣不理會外界評論,走一條真正適合自己的路?當人生陷入低潮或平凡的時候,你是否還能找到生活的意義?
我相信「台大五姬」不少人也是這樣思考才走出各自不同的人生。所以不需要比較誰選擇得比較好,創業也好、回歸家庭也好,最重要的是能不能對選擇感到心安,並且每天都積極地過好生活。
對現在31歲的我來說,「成熟」的其中一個定義,可能就是能接受自己不再被眾人關注,卻依然過得自在與踏實。不再焦慮於「是不是成功」,而是踏實寫下屬於自己的人生劇本,選擇真正想要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