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會員專屬 會員專屬 《造山者》導演分享護國神山背後「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信念

等候中的孤城:小黃司機的宿命?

侯勝宗
user

侯勝宗

2025-03-13

瀏覽數 15,000+

許多人或許並不在意計程車司機的存在,但正是這些平凡卻不可或缺的勞動者,支撐著整個城市的運轉與節奏。Unsplash by Ken Huang
許多人或許並不在意計程車司機的存在,但正是這些平凡卻不可或缺的勞動者,支撐著整個城市的運轉與節奏。Unsplash by Ken Huang
00:00
00:00

對於計程車司機而言,車輛不僅是工具,更是生活的全部。他們在這個不到一坪的封閉空間裡,每天接送不同的乘客,每位乘客上車都像是拋擲骰子,期待一場好運。然而,當乘客將車門關上的瞬間,他們的角色從車子主人轉變為客人的工具,提供安全且舒適的運輸服務。對乘客而言,前座的司機只是萍水相逢的陌生人,但運將的存在,真的僅取決於乘客需求被滿足而已嗎?

近來,計程車又沸沸揚揚上了新聞,原因是知名影星王大陸與運將爆發衝突,影星教唆他人毆打該司機,鬧成了媒體新聞。事實上,過去已有兩名藝人因類似攻擊運將事件,致形象一落千丈。2016年10月,藝人李妍憬於酒後與友人從夜店搭計程車離開,不滿司機故意急踩煞車,讓她不舒服想吐,雙方爆發口角與互歐。更早之前的2012年,也曾有過轟動一時的「Makiyo」案。藝人Makiyo與友人酒醉搭計程車回酒店,因後座繫安全帶問題與司機起口角,行駛間,Makiyo再要求開快車,運將以安全為由拒絕,Makiyo心生不滿,一群人痛打運將導致當場昏迷不醒,併發腦震盪,上了當時的社會版頭條。

事實上,計程車只要上新聞,其實都不會是什麼正向訊息,一直以來,都是社會負面輿論關注的焦點。從上述三位藝人與計程車司機間的衝突,背後隱喻的,不僅是個人情緒的爆發,更是現代都市矛盾的縮影。影星的高調與司機的平凡,在那瞬間碰撞出強烈的火花,揭示了當代社會中權力與無力、光環與邊緣之間的巨大落差。這樣的對立與落差,對身為一位長期致力提升計程車運將工作價值與職業意義的我而言,有著無限的唏噓。 

運將:一坪空間的老大,都市中的孤城

在熙熙攘攘的都市節奏中,計程車司機是一群隱沒在光影交錯間的靜默行者。他們的生活,彷彿一座座微型孤城,被迫困守在那不到一坪的移動空間內,任由城市的洪流帶走他們微不足道的自主。做為一位長期研究計程車司機歷程的我,在無數個黎明與黃昏中,見證了這群社會隱形人的等待人生——那是一種對命運的無奈與忍耐。

等候:時間的無聲懲罰

對於外界而言,等待可能只是一段短暫的停留,一個生活中的小插曲;然而,對於計程車司機而言,每一分鐘都彷彿被拉長、被無限放大。當他們靜坐於那狹小的駕駛室內,等待著下一位乘客的召喚,時間卻成了一種無聲的懲罰。等待,不僅僅是對客人叫車的回應,更是一種存在的詮釋:在無數個日夜中,他們被迫接受生活的隨機與不可控,像是被命運的擲骰子決定前途(例如:被惡人歐打與言語霸凌)。

這無盡的等待,是對自主性的無情嘲弄。司機們手握方向盤,卻失去了對人生路徑的掌控;他們始終處於被動的狀態,所有的決定權早就交給後座的陌生客人。每位客人上車,每趟穿梭於街頭巷尾,都是一次未知的出發——而終點,永遠不在他們的預料之中。 

車內小宇宙:囚禁與逃離的矛盾

計程車內,是一個既封閉又充滿流動氣息的小宇宙。車內的空間有限,卻承載著司機們全部的夢想、煩惱與掙扎。這個狹小的空間,成了他們逃避現實的堡壘,也同時是困住他們的牢籠。司機們在這裡聽見城市的喧囂、乘客的抱怨,卻難以在這嘈雜中找到屬於自己的聲音。

許多司機曾懷著改變命運的夢想,卻在現實的撞擊中,逐漸磨滅對未來的期待。他們在有限的空間裡,演繹無限的孤獨與失落——每一次車門的打開,都像是一次短暫的逃離;每一次車門的關閉,又將他們推回那狹小的、無法展翅的世界。這種矛盾的狀態,既令人心疼,又充滿對社會制度的無聲抗議。

無形的枷鎖:社會邊緣的運將人生

計程車司機的等待,不僅僅是時間的沉積,更是一種社會隱形人的無奈。他們的職業身分,往往被貼上「低技術」「失業者」的標籤,彷彿他們本身就注定要被社會邊緣化。許多人或許並不在意他們的存在,但正是這些平凡卻不可或缺的勞動者,支撐著整個城市的運轉與節奏。

這種身分上的標籤,讓司機們的內心充滿無奈與矛盾:他們每天承擔著重重的經濟壓力和生活的不確定性,而社會卻很少給予他們應有的尊重與保障。他們的等待,不僅僅是等待乘客,更是在等待一個能夠改變現狀、賦予他們人生主權的契機。可是,這個契機似乎總是遙不可及,像是被城市裡的無數霓虹燈隱藏得無影無蹤。 

遠見 39 週年,感謝你的陪伴>>訂兩年雜誌再送一年

等候的人生:尋找生命的出口

或許,我們可以從「等待」這個動作中,窺見更深層的人生寓意。在現代社會中,每個人都有過等待的經驗:等待機會、等待改變、等待救贖。然而,當等待成為一種常態,成為了生活的主旋律,那麼人生的色彩是否也就此褪去?計程車司機的生活正是一個縮影:他們的存在,被困在無盡的等待中,無法真正擁有改寫命運的力量。

這樣的等待,也許正是現代社會的某種隱形病症。當人們習慣於將命運寄託在外界的變數上時,自我的主權便漸漸消逝。司機們用每日的奔波告訴我們,即便身處於最微不足道的位置,依然有人在默默承受著命運的不公。這種等待,其實是一種無聲的呼喊——呼喊著對自主權、對尊嚴、對未來的渴求。 

重獲主權:可能性與希望的探求

面對這樣的現狀,我們不禁要問:這個社會中,是否存在一條出路,能讓這些隱形人在等待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主權?答案或許並不簡單,但至少我們可以從制度、社會與個體層面尋找改變的契機。首先,社會大眾可以重新審視對於勞動者身分的認知,給予計程車運將更多的尊重和認同。其次,政府應該在政策上設計更多能夠保障這群勞動者權益的措施,讓他們不再僅僅成為等待命運擲骰子的棋子。

此外,從個人長達20年的計程車產業研究角度來看,我願意說:「當每個人都能意識到,等待並非命運的唯一選項,那麼改變也許就不再遙不可及。」運將們或許無法立刻擺脫生活的困境或現狀,但只要社會能給予他們一個聲音、一個被聽見的機會,這群天天忙碌於城市的隱行人,就有可能從那無盡的等待中走出來,重新掌握屬於自己的生命方向。 

每個基層勞動者,都值得被關注

在這個充滿機遇與挑戰的時代,等待或許仍是許多人不可避免的經歷;但當等待成為生活的全部,那麼它便不再只是時間的流逝,而是一種令人窒息的枷鎖。王大陸與Uber司機衝突的事件,正是這個時代最真實、最沉重的一面鏡子。這一群運將朋友們或許沒沒無聞,他們的存在卻提醒著我們,每一個社會基層的勞動者,都值得被關注與改變。

當我們在追逐快速、效率、競爭的同時,也請記得那些在狹小車廂裡,為自己努力著的運將們,他們長期的無奈與偶有的抗爭,都是我們這個社會不可割裂的一部分。只有當這個社會願意給每一位個體自主決定的主權,等待才不再是宿命,而是走向未來的起點。

本文章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遠見》立場 

(作者為逢甲大學社會創新暨永續碩士在職學位學程特聘教授)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