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的世界更加仰賴跨界整合能力應對挑戰、驅動創新!發揮資源優勢,拆除院系藩籬,長庚大學讓跨領域學習更有彈性。除了大幅鬆綁轉系、雙主修門檻,還參與教育部「跨域彈性修業試辦計畫」,鼓勵學生培養跨域專長。引導學生依據興趣與職涯規劃學習,成為多元跨域的創新人才。
「每年總會有些大一新生發現就讀科系志趣不合,要一個18歲的學生就此決定一生的專業選擇,是非常殘酷且沉重的」長庚大學校長湯明哲表示。本著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初心,幫助學生找到志向、循著興趣多元學習,長庚大學台灣實踐「美式私大」跨界彈性,祭出配套措施。112學年度即鬆綁轉系門檻、大幅提高轉系名額,將轉系申請提早於大一的第一學期末,並設置學習規劃辦公室,輔導學生瞭解想轉入的系所課程、安排旁聽、試讀或預修等,透過校內轉系,無須重考或降轉。
祭出彈性配套 鼓勵跨界學習
「校學士」與「院學士」制度是教育部正在推行的「跨域彈性修業試辦計畫」,長庚大學是受邀參與的八所大學之中,唯二的私立大學。自113學年度第二學期起受理校內學生申請,依興趣選擇四大專業領域。透過「系進校出、系進院出」的制度特色,學生取得「校/院學士學位」時,畢業證書將註明修習專長,為職涯第一步大大加分!
此外,長庚大學也增加大學部雙主修的彈性。學生若已符合加修的第二個學系畢業資格,也能提出放棄原學系,以加修的學系學位畢業,讓學生無後顧之憂探索自己培養其他專業的可能性。
在碩士班方面,長庚大學首創MS/MBA雙碩士,培養醫學院、工學院、工設系碩士班學生,在專業上加乘企管能力。畢業時可取得理學及企管雙碩士學位,未來不論是創業、晉升主管或是成為高薪搶手的產業分析師等都有助益。這群學生在學期間已展現跨界優勢,在「庚新盃」校園創新創業競賽,前十名中就有三位是MS/MBA雙碩士的學生。
加值AI能力 養成優勢未來人才
跨界學習已經成為長庚大學的日常!以112學年度來看,有高達2166位、超過四成的大學部學生選修跨系課程。加上長庚大學與中央大學簽定國內交換生協議,學生可以跨界到文學、理學、地球科學、客家、永續與綠能科技等更為廣博的領域學習。
為何長庚大學可以做得到「美式私大」的跨界彈性?湯明哲揭露,學校師資充裕,師生比只有1:12,讓小班制成為可能,有能力降低本系必修學分、擴大更多選修學分。「未來還將進一步推動『CS+X』與『AI+X』,幫助學生除了醫、工、管理專業外,更具備資訊與AI能力,成為跨界整合、駕馭AI的優勢未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