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忠謀自傳》2024年底重磅推出,隨即刷新台灣書市暢銷記錄,也引發一股「傳外傳」風潮,各界人士紛紛發表閱讀心得,包括前總統蔡英文。
去年底的《張忠謀自傳》發表會上,蔡英文應邀出席,現場致詞時巧妙穿插閱讀心得,還打趣說張忠謀退過她的稿子,不時逗得全場哄堂大笑。她讚譽張忠謀帶動台灣護國神山的造山運動,認為讀這套自傳有助於回顧這位「站在護國神山山頂上的人」如何思考台灣與世界,如何養成全球化的視野。
確實,即便張忠謀聲明「這是我的自傳,不是台積電的歷史」,但從張忠謀的第一視角,讀者等於回到台灣半導體造山運動的起點,可從各個歷史場景中看到張忠謀做為一個國際級領導人,如何思考全局並做出關鍵決策。
「領導者不只要凝聚團隊,還要帶領他們贏!」
也因此,《遠見》特別出版此本《向張忠謀學領導》的特刊,彙整去年底他接受《遠見》的獨家專訪,還有台積電戰將級元老、台積電文教基金會董事陳健邦,以及曾為台積人的宏碁董事長暨執行長陳俊聖的採訪。
同時,請來台大管理學院教授、健行科技大學校長郭瑞祥,從個人親身互動與企管理論逐一解析張忠謀的獨特領導學。
究竟張忠謀這位半導體巨人,領導風格為何?很多人的印象就是他對團隊非常嚴格,甚至有部屬被他教訓到當場掉眼淚。
「我是強勢領導,但不是權威領導!」張忠謀如此形容自己,認為領導者不可能討好所有人,而且他在自傳中也透露,「一個領導者不只要凝聚他的團隊,還要能帶領團隊『贏』!」因此,有時候強勢就成為執行力的必要手段。
不過,強勢背後的堅定,卻來自於領導人深信不疑的一套價值信念。之於張忠謀就是一個字:integrity,他親自翻譯為誠信正直,並且專指職業上的道德。
「台積電的超能力來自integrity ,這是一種融入張忠謀品格的企業文化,能夠令人產生信任。」張忠謀相差32歲的忘年之交、輝達創辦人暨CEO黃仁勳曾下此註解。
integrity的價值,體現在張忠謀自傳與訪談中的各場景,逐一化為贏的策略。例如可看到他為了董事會的良好運作而費心設計機制,他也會因為一個經理人未恪守治理原則而拔除其職位,不論他是否身處大位。
張忠謀出身浙江,避難於香港,18歲負笈美國、投身半導體龍頭,54歲來到台灣並創立台積電,因緣際會之下,縱橫全球半導體界超過半世紀。他的成功經驗不可複製,但他的領導智慧與企管哲學,值得所有正在職場中修練的工作人參考。
2025小龍年開春之際,就藉著這本特刊回到護國神山的起點,重新琢磨領導之道,打造團隊「贏」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