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日前發布最新模型Gemini 2.0,強調「AI代理」(AI Agent)將是2025年的AI發展趨勢。同時推出的新功能Deep Research,便是AI代理的具體應用,可以讓AI自動查找與整理資訊,省去人們一一研究的時間。究竟這項功能有多厲害?網友實測的結果如何?又可能有哪些潛在危害?
- 無論是準備課堂的專案發表、工作的案例分析,或只是研究要買哪支手機,大量查找資料並整理是必做的功課。但這個流程相當耗時費力,經常需要同時開啟多個視窗,並逐一記下重點與網址,最終再整合成一份文件。Google 11日推出Gemini新功能Deep Research,便是希望將這項任務交由AI代勞。
Deep Research是什麼?
Google表示,Deep Research是首個實現「AI代理」願景的功能。AI代理指的是AI能發揮感測、思考、行動的能力,自行完成指定任務,不需要每個步驟都依賴人類的指令。
Deep Research結合了Gemini 1.5 Pro模型的高級推理功能,與多達百萬代幣(Tokens)的長上下文視窗,能夠逐步整理資料,並提供完整的研究報告。目前Deep Research僅開放給訂閱Gemini Advanced的會員使用,支援超過45種語言和150個國家/地區。此外,Google表示,預計於2025年初將此功能新增至Gemini應用程式。
Deep Research功能如何運作?
科技媒體《TechCrunch》整理了使用Deep Research的四個步驟:
1. 使用者輸入任何想研究的問題。
2. Deep Research會建立一個「多步驟研究計劃」供使用者確認或修改。具體而言,計劃內容可能包括:尋找該問題不同面向的相關資訊,接著分析結果,最後建立報告等步驟。
3. 當使用者確認此研究計劃後,Deep Research會在幾分鐘內搜尋資訊、保存可用的內容,再根據其獲得的資訊進行新的搜尋,這個過程會重複多次。
4. 最後,Deep Research會建立一份完整的研究報告,並且附上所有參考資料。
實測Deep Research:未來寫論文靠它了?
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Wharton School of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教授莫里克(Ethan Mollick)在X上分享Deep Research的實測結果,他讚許這是Google目前為止最符合「Google風格」的AI應用之一,並表示幾乎在所有主題上,Deep Research都能提供很好的初步研究報告,讓人印象深刻。
AI顧問安納切(Alex Enache)也在X上分享了他的實測心得。Deep Research在3分鐘內就查詢了79個網頁的資料,並整理出研究報告,完成了人類可能需要2至3小時才能做到的事。他還表示,有了Deep Research幫忙,或許連碩士論文都能在一天內完成。
Deep Research潛在危害:降低思考能力、讓媒體損失廣告收入
Deep Research的功能讓人驚艷,但《TechCrunch》仍提出一些其可能帶來的危害。例如,對使用者而言,過度仰賴AI可能讓人們失去批判思考能力,或是愈來愈難以克服複雜任務帶來的挫折感等。
另一方面,對於提供內容的網站而言,若人們改用Deep Research或其他能摘要內容的AI工具查找資訊,而不再實際點閱網站,可能導致這些內容網站損失廣告收入。根據《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報導,Google推出的搜尋引擎功能「AI概覽」(AI Overviews),可能讓媒體或出版商每年損失超過20億美元。
對此,Google表示,Deep Research會提供使用者許多相關網站來源,這些可能是使用者自行搜尋時難以找到的,反而讓使用者有機會點進更多網站,以獲得完整資訊。不過,究竟Deep Research是否真的能帶來這個成效,可能仍需觀察未來人們實際使用情形才能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