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見編按】鳳凰颱風來勢洶洶,中央氣象署今(8)日表示鳳凰已升級為中颱,預估明天升級為強颱,會先後侵襲菲律賓與台灣。氣象署氣象預報中心預報員張竣堯今天表示,鳳凰颱風可能增強為強颱,若路徑沒有太大改變,或許在12日(週三)晚上至13日(週四)清晨於台灣中部地區登陸。氣象署預計將在10日(週一)上半天發布海上颱風警報,11日(週二)發布陸上颱風警報。
氣象專家吳德榮今天說,颱風鳳凰預估10日(週一)起逐漸接近台灣,雖然在接近台灣過程中強度有減弱趨勢,但在其與共伴效應威脅台灣期間、發生暴風及大量降雨的機率仍很高,路徑還要再觀察。
根據中央氣象署觀測,颱風鳳凰今(8)日清晨2時的中心位置在北緯12.2度,東經134.0度,以每小時31公里速度,向西進行。
10日(週一)鳳凰颱風逐步逼近
中央大學大氣科學系兼任副教授吳德榮在氣象應用推廣基金會「洩天機教室」專欄指出,10日鳳凰外圍環流逐漸接近,北部及東半部的降雨逐漸增大,高屏及各地山區亦轉有降雨機率。
吳德榮指出,11、12日慎防鳳凰挾暴風及大量降雨的威脅,各地風雨的分布、模式仍在調整,需持續觀察,13日白天起鳳凰減弱遠離,天氣由南而北、先後好轉,14日西半部多雲時晴,東半部偶局部短暫雨。
吳德榮說,歐洲(ECMWF)系集模式模擬與顯示,鳳凰的系集平均路徑經呂宋島,在台灣西南方海面北轉,進入台灣海峽,侵襲台灣;各別模擬路徑則顯示,鳳凰北轉過程,因陸續受到呂宋島破壞、台灣地形阻斷部分水氣及部分中緯度穩定空氣的逸入而逐漸減弱,但也因為各別模擬強度減弱的幅度有差異,模擬路徑也更加分散。
吳德榮表示,美國(GEFS)系集模式模擬更顯示,其各別模擬強度減弱的幅度比歐洲模式還大,模擬路徑也更加混亂,使得系集平均路徑甚至轉往西南遠離。
鳳凰挾共伴效應,台灣恐有「暴風及大量降雨」
吳德榮表示,最新氣象署路徑潛勢預測圖顯示,鳳凰在受到呂宋島破壞之前已增強至強烈颱風,登陸呂宋島後、進入台灣西南方海面,逐漸北轉,其強度有逐漸減弱的趨勢,但在其與共伴效應威脅台灣期間、發生「暴風及大量降雨」的機率仍很高;尤其路徑、強度還有很大變數,需持續觀察。
至於今天的天氣,吳德榮表示,今、明兩天秋老虎再現,各地天氣晴朗,為白天熱,早晚涼的天氣,北海岸及東半部偶有局部零星飄雨的機率。
(本文轉載自2025.11.08「中央社」,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