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報名 免費報名 感受新東方花藝大師 - 凌宗湧的生活美學

政府打炒房奏效,房價終將下跌?

張金鶚
user

張金鶚

2024-12-23

瀏覽數 8,400+

即將進入2025年,台灣是否會擺脫持續上漲的高房價,仍待時間觀察。pexels@sue-hsu
即將進入2025年,台灣是否會擺脫持續上漲的高房價,仍待時間觀察。pexels@sue-hsu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編按:2024年12月,央行打炒房的「金龍海嘯」過後,可能考量到房市明顯降溫,並未祭出第八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其實,房價並未受到太大影響。進入2025年,台灣偏離合理負擔、持續上漲的高房價,會步入正軌嗎?

歲末年終,大家關心未來房市發展。近期因受央行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房市推案量與成交量明顯萎縮,但開價與成交價沒有受到太大影響,未來房價是否會終將下滑,逐漸回歸合理負擔能力的正軌?又或者只是短暫下滑,但終將持續上漲,讓房價愈來愈難負擔?全民關切。

雖然未來房價內外在影響因素眾多,不易預測。但持續上漲偏離合理負擔的高房價,不但一般人民無法接受,政府感受到一般民眾壓力,除央行外,其他相關部會也還有因應政策,房價上漲力道應會受到抑制。然而,民眾過往對政府抑制房價的缺乏信心,以及對房價只漲不跌的預期心理,能否受到政策影響而改變,應是另一觀察重點。

民眾克服預期心理、扭轉信心,仍待時間發酵

現階段,一般民眾對房市「量縮價平」的不景氣現象已有認知,但要改變其對政府信心和預期心理,仍需一段較長時間發酵。當房市成交量持續萎縮,資金周轉成本將不斷增加,不論開發建商或房產投資者,考量繼續持有等待後勢,或是降價出售減少獲利損失,形成兩難決策。

隨著資金持續緊縮,平均地權條例逐步落實,炒房賺錢氣氛不再,不景氣時間拉長,在「沒有賣不掉的房子,只有賣不出的價格」認知下,房價下滑的骨牌效應將可能發生。然而,投資者在過去房市長期景氣下,口袋累積資產夠深,預期未來房市仍會看漲,房市投資炒作仍有可圖。而自住者面對首購與換屋需求,不相信政府抑制高房價的決心,只好含淚購屋,房價些微下滑後,又可能持續上漲。

面對如此多空拉距交戰,如何掌握當下轉折契機,避免重蹈房價惡性循環夢靨,引導房市步入合理房價正軌,應是政府當前重要課題。

首先,政府應確保市場資訊公正公開揭露,不容許網路假訊息哄抬炒作,如有不當投資炒作行為,應立即查辦並公告周知。同時,政府也應積極調查分析以掌握房市現況,定期公布房市訊息,避免眾說紛紜,混淆視聽。

其次,要讓人民相信政府打炒房的決心,政府中央與地方各部會局處應積極展現行動力。當前除總統已明確宣示打炒房決心外,全力支持央行的選擇性信用管制政策,絕不宜受到外在壓力而放寛鬆綁,政策若反覆將失去民心,打炒房力道前功盡棄。另外,內政部與地方政府應持續查核預售及成屋銷售個案,公布查核結果及違規業者,確保購屋者權益。財政部與地方政府應稽查囤房地與租屋現況,檢討房地稅基和稅率與解決租屋黑市問題,杜絕房地投資炒作。只要總統和各部會都說到做到,一段時間,人民將會逐漸相信政府是玩真的。

遠見39週年|訂兩年送一年、訂一年送半年 再送超級好書《黃仁勳傳》、《為什麼要睡覺》、《看得見的高效思考》

盼及早落實「住者適其屋」與「居住正義」

最後,要消弭社會大眾對房價只漲不跌預期心理,政府住宅整體政策應明確保障自住,抑制投資的住房居住使用本質;另一方面,若房價一旦脫離一般家庭合理負擔能力範圍,確保市場機制與政府政策也會發揮力量,如此預期房價上漲心理將受到抑制。因此,政府提出長期穩定的整體住宅政策與執行方案,包括健全房市措施,將是未來房市發展方向關鍵。

整體住宅政策從2005年起公布施行,每隔10年因應房市環境變遷進行檢討精進,目前正委託中華民國住宅學會進行第三次的10年檢討工作。期待透過本次整體住宅政策的修訂,全面檢討當前住宅問題及過去政策執行缺失,進而透過住宅市場、補貼、品質與制度等四個面向,提出完整的住宅策略方案,施行落實「住者適其屋」與「居住正義」的政策目標。期待未來房市有完整明確藍圖,逐步朝向房價合理負擔,居住品質提升的正軌目標邁進。

本文章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遠見》立場

(作者為政大地政系退休教授;原文刊載於聯合新聞網,經作者授權轉載)

你可能也喜歡

走鋼索的中產階級
數位專題

走鋼索的中產階級

體感頻撐不起的夢想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