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藉赴瑞士開會之便,有幸造訪華德福之父,魯道夫史坦納博士(Rudolf Steiner)在多爾納赫(Dornach)建造的人智學中心歌德樓。
我在紐約就曾聽一位朋友提到她在70年代曾經到瑞士學習史坦納的教學理念,當時就很訝異我經常在瑞士,竟然不知道有這個神奇的地方?一直對這座中心(Goetheanum)心生嚮往。
到瑞士的第一站是盧加諾,在一家有機餐廳,赫然發現牆上貼著史坦納學校的海報,感覺這是冥冥中的指引,就決定第五天到歌德樓。
史坦納博士生於1861年,是來自奧地利的哲學家、建築家、教育家和生物動力農法(biodynamic farming)創始人。雖然非主流,但在瑞士就有上百間學校以他的名字命名;台灣和美國也都有華德福學校。史博士信奉全面教育的理念,涉及學生的思想、身體和靈魂,在西方世界依然有著巨大的影響力。
天資聰穎加上可能通靈的史坦納,九歲的時候突然「看見」了住在很遠的阿姨靈魂,但是當時因為交通距離,他們全家根本不知道阿姨剛去世!從此,他致力於奧祕的科學和哲學,在非物質和物質宇宙中探索肉眼之外的世界。
從他流傳下來的著作、雕塑、家具、建築模型、水彩畫、舞台布景、服裝設計和地圖等,都展現史坦納的全才思想。
史博士在世時也受到許多當地藝術家推崇:例如作家卡夫卡曾去信要求史博士對他的新手稿給予指正;俄國畫家康丁斯基的日記寫著研讀史博士的筆記;表現主義建築師諾伊特拉特別邀請他到德國參觀新的愛因斯坦塔等,各領域的文化名流都信奉其理念。
冥想構思靈感,探索身心靈智慧之美
位在瑞士的人智學中心是一座神殿般的清水模建築,由史博士親自設計,裡面有如天堂般的音樂廳、展覽室、教室、書店。色彩非常多元,線條柔和,建築設計多是有機形狀和多邊形,蘊含歌德的色彩生理學以及自然變形理論。
史坦納發展的多邊形,因為電腦模擬再次引起人類興趣,而他嘗試將物品和家具視為近似於有生命的事物,讓我們體悟到自然界中的一切都是相互聯繫的。
我一走進人智學中心,坐下來,就不想離開了,原來身處一座有機的建築,讓人身心如此療癒舒暢!坐在他設計的椅子,可以這麼舒服,每個角落一抬頭都能發現美。每個多面體房間都以單一色調裝飾,在充滿舒緩的光線下,無論是單獨放鬆,冥想或構思尋找靈感,都沐浴於史坦納博士的身心靈智慧。
(作者為國際演奏家,茱莉亞音樂學院大提琴演奏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