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遠見》這次的調查中,嘉義縣拿到「行政院支持度」第一名,還勝過民進黨政府縮短南北平衡的指標城市──高雄市,縣長陳明文的施政滿意度也有四顆星的佳績。
嘉義縣民的感受不一樣了,陳明文說,縣府團隊就像企業團隊,要重企劃、積極爭取資源,就能化劣勢為優勢。
「在台灣人的地理觀念中,中部只到雲林縣為止,南部則是從台南縣開始,嘉義縣『不中不南』,長期被中央忽視,建設落後,」陳明文說,在他的想法裡,無法歸類的地理位置、落後的基礎建設反而是向中央爭取資源的最好利基。
他舉例,爭取故宮南院的縣市很多,但嘉義縣就是因為『不中不南』,成為最好的地理位置,脫穎而出。不只故宮南院,去年的國慶煙火和今年的元宵燈會都在嘉義縣舉辦,這些全國性的活動接連落在嘉義縣,讓嘉義人不再覺得自己是「娘不疼爹不愛」,嘉義縣得以拾回自尊心和自信心。
手腳快爭資源,拚觀光包山海
「嘉義縣財政困難,大型建設一定得中央補助才行,陳水扁總統和歷屆閣揆皆認為嘉義人很挺民進黨,自然在建設上會加碼,」陳明文說,但是好事不會平白掉下來,中央統籌分配款是固定的,縣府團隊就加強企劃能力,爭取企劃型特別預算。
他說,如民雄聯外道路、高鐵太保站聯外道路、東石漁人碼頭等,都是嘉義縣企劃,再爭取中央資源配合。
甚至連元宵燈會、國慶煙火,連總統故鄉台南縣都沒主辦過,嘉義縣也「快手快腳」,在陳明文一當選連任的隔天就開始運作。定案後,縣府也有較充裕的時間做活動規劃。
「我去向中央爭取時,可能蘇煥智都還不知道,」陳明文說,憑著這股拚勁,他在第一任任內將觀光做為施政主軸,以阿里山等優勢景點帶動瑞里、太和、奮起湖等景點,更將山區觀光優勢延伸到海岸,在東石、布袋設置漁人碼頭,讓觀光客可以搭乘觀光漁筏,遊覽外傘頂洲,體驗漁家生活。第二任內,他則計畫放在科技園區的招商。
「不只建設硬體,還要傳播進步觀念,」陳明文說,他在與村里長會議上就一再強調「改變觀念」的重要,因為在21世紀沒有落後的機會,而要不落後,就得在觀念上跟上時代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