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下廚跟開店,學廚藝的人還能做什麼?身兼「中華民國國際調酒協會」理事長的五洲調酒餐飲教育中心班主任謝美美,給了大家另一個答案——當教練培育英才。
進入這一行20年,謝美美不但曾入選第一屆「十大傑出調酒師」,2005年還獲頒「技職教育名人獎」,出版過四本調酒證照參考書,堪稱是台灣調酒界的「教母」。更重要的是,她還是台灣調酒人才的伯樂,過去四屆世界盃調酒比賽中的亞洲第一選手,都是她的門徒。去年底在希臘拿下世界調酒冠軍頭銜的嘉南藥理科技大學二年生龔惠君,就是她最新的育才傑作。
飲料賺錢不滿足,轉任教職當伯樂
高職畢業後,因為想和姊姊合作開紅茶店,因此謝美美先到西餐廳工作,學習做飲料的技術。想不到洗了三個月的杯子,老闆還是只教他做蛋蜜汁。
幸好,有位客人看中她的勤奮態度,請她幫忙開新的咖啡店,才讓她對餐飲工作慢慢瞭解。
23歲那年,泡沫紅茶開始風行全台,謝美美跟姊姊湊了2萬元,在家門口開茶坊。五年後,靠這個賺進千萬,「那時一天的營業額就有8000元,而且利潤高達七成。」
雖然年紀輕輕就賺到人生第一桶金,但謝美美並未因此自滿。當時她受聘到學校社團教授飲料調配方法,教著教著讓她對培育人才也有了興趣,更讓她發覺繼續充實的重要性。對此,她特地遠赴澳洲進修,學習國際最新的調酒技術與理論,晚上還到吧檯打工,揣摩每家店的技術優劣。
謝美美分析,以前在業界學的技術,多是師傅傳下來的標準操作法則,大家只知道know-how;卻不知道know-why。她舉例,「為什麼蛋蜜汁的蛋要最後加?因為如果先加,就會凝結。那為什麼蜂蜜不能遇熱?因為會中毒。」但這些原理,就連許多老手也不清楚。
2000年起,謝美美全心轉任教職,在五洲培訓年輕人才,帶領台灣調酒師在國際舞台上嶄露頭角。
她苦笑,「以前人家聽我們來自Taiwan(台灣),都以為是Thailand(泰國)。」而經過這些年的國際賽事優異表現,今年終於讓台灣爭取到第七屆「世界調酒大賽」主辦權,現在各國都知道,不能小看台灣調酒師的實力。
調酒魅力,幫助古惑仔改變氣質
除了帶領選手為國爭光,用調酒技術引導青少年走回正途,也是謝美美另一項自豪的成就感。
最新的案例,是目前就讀樹德家商三年級的謝東潤。看到謝東潤現在溫文有禮的談吐,很難想像他國中時曾是一名古惑仔,打架、抽菸、喝酒、嚼檳榔等惡習樣樣來,轉到第三間學校才勉強畢業,已經是快被大家放棄的不良少年。
轉折出現在國三時,他看到某位學長的調酒表演,燃起學習調酒的動機,才慢慢將他拉回正途。
入門這三年,謝東潤幾乎每天都花五、六個小時練習,雖然曾在丟瓶子時發生失誤,把牙齒打掉幾顆,但仍然澆不熄他的熱忱。
而拿下多項比賽獎盃後,也讓周遭的人對他改觀。今年底,謝東潤還將代表台灣出賽世界盃。「當你站在台上,看到台下的人都在為你鼓掌、瘋狂的時候,那種感覺真的很棒,」他滿足地說。
謝美美笑說,花式調酒的練習很耗體力,「所以來練這個,那些孩子就沒有體力去飇車、搖頭、或成群結黨了。」
耳濡目染,女兒也成調酒小神童
雖然在業界桃李滿天下,但如果要比知名度,有「調酒神童」之稱的女兒郭植伶,搞不好比謝美美自己還紅。由於不放心請人照顧,郭植伶從小就在調酒補習班跟著媽媽,每天耳濡目染。有一天,才四歲的郭植伶突然拉著謝美美,說要表演調酒,才讓人發覺到她潛藏的天分。
六歲時,郭植伶就拿到生平第一座調酒冠軍,最近還開始當起兒童組的調酒比賽評審,成為著名的調酒神童。今年11歲的她說,「以後,我也要成為世界第一!」最近,她還把偶像團體「黑澀會美眉」的舞蹈編入表演動作,把年輕人的創意帶入比賽。
雖然一般人認為,學調酒頂多只能去酒吧工作,也常有年輕調酒師,迷失了自己、逐漸沉淪。但謝美美強調,「吧檯絕對不是一輩子的事業,只是個過程。」這門技術可以創造許多附加價值,如開店、教學、當顧問,甚至獲得廠商贊助,變成酒商的品牌大使等,月入百萬都有可能。
像她出過的參考書,每年都有35萬的版稅,甚至還有公司請她擔任高薪顧問,收入不比以前開店來得差。
「真正讓調酒師走得遠的,不是丟瓶子,而是知識跟創意!」走這條路就必須不斷充實,做到調酒、咖啡、茶、果汁樣樣精通,未來的路才會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