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睡對台灣人來說是每天都發生的事情,打從幼稚園開始,老師便會教小朋友們在午餐後趴在桌上小睡半小時或1小時,所以大家從小就養成了午睡的習慣。學校畢業進入職場後,午餐後仍然是習慣性地趴在辦公桌上午睡片刻。
在台灣愈來愈工業化以後,此種習慣漸漸消失,各企業與政府機關把午休時間從兩小時改為一小時,他們認為如此可以提升員工的工作效率。
午睡不是台灣所獨有的現象,根據美國最近一個專門研究睡眠的五年研究報告指出,全球最愛睡午覺的是德國人,他們平均每週有三天要睡午覺,而不可思議的是有4%的德國人每天要有兩次小睡,英國人是全球第二愛睡午覺的民族。相反地,西班牙人本來最愛睡午覺,現在卻愈來愈不愛睡了。根據該調查,只有7%的西班牙人有午睡的習慣,美國人是全球最沒有午睡習慣的民族。
知識工作壓力大 午睡有必要
大家都認為美國人最沒有午睡習慣時,2004年在美國紐約帝國大廈的第24樓出現了全球第一家商業的午睡館。什麼是午睡館?為什麼要在全球房租最貴的紐約市中心,且房租極貴的帝國大廈24樓開午睡館?
所謂午睡館是在一家裝潢美輪美奐的樓層,擺設一排一排的午睡椅,客人到館裡支付13.5美元(約新台幣445元),便可以在特別設計的椅子上午睡20分鐘。近日午睡館除了提供午睡椅以外,又加賣三明治,客人在睡前可點一客三明治,午睡醒後花20分鐘吃三明治當午餐,然後去上班。
午睡館選在帝國大廈的24樓是因為大廈與附近有很多律師,會計師,金融業及其他行業的專業人士工作,他們上半天賣命工作已精疲力竭,非常想在辦公室附近找個地方小憩一下,恢復他們的體力與腦力,清醒一下他們的頭腦,以便下午再接再厲,否則到下午像漿糊般的腦袋絕對無法與對手競爭。
這些知識工作者的時間非常寶貴,絕對不可能到離辦公室很遠的地方去找休息場所,而寸土尺金的紐約市中心,企業亦不可能為員工設立員工午睡休息室,因此員工多半在很累的時候到廁所,坐在馬桶蓋上小憩一會,或在大樓內找個很隱密的地方偷睡一下,如此不但不太雅觀,也很不舒服。
關鍵的15分鐘午睡
2004年,哥倫比亞大學MBA剛畢業的喬達赫利與藍德豪斯到紐約工作,看到此情景後,靈機一動,便在紐約市最熱鬧的市中心──帝國大廈的中間租了一間辦公室,改裝成午睡館,如此大廈裡要午睡的高級職員,可以很方便地在10分鐘內步行到要小憩的地方,以13.5美元的代價,買一個20分鐘舒適的小憩。
午睡館的午睡椅並不是平常的椅子,而是經喬與藍兩人所特別設計的。它們的形狀像豆莢,因此又稱大都會睡莢(Metronap Sleep Pod)。
此睡椅的前端裝有玻璃罩,客人睡眠時把玻璃罩拉下,半檔住他們的頭,以便維持頭部通風,但又擋住外面的光線。
玻璃罩內播放柔和的背景音樂,既可睡眠又可隔音,椅子的腳部是略略向上,如此可以使血液流暢,睡客也可以在軟墊與舒適的姿勢下5分鐘快速進入熟睡。15分鐘以後,椅墊會緩緩震動,音樂聲漸漸加強,叫醒沉睡中的睡客。
為什麼是15分鐘?因為現有的研究指出15分鐘的熟睡最有效,它可以抵普通兩小時的睡眠,而超過半小時的午睡會使睡者醒來時頭腦昏沉,要等很久才能清醒,反而無效。如此的安排,可以使客人用不到10分鐘的時間步行到附近午睡館,用20分鐘的時間午睡,醒後用20分鐘午餐,剩下10分鐘再步行回辦公室,剛好是午休的一小時。
午睡館在帝國大廈開創以後,不但生意興隆,沒有預訂的客人很難找到空位,紐約其他地方也開始開設午睡館,其他大都市如倫敦等的辦公大樓也有人開始設午睡館,有些國際機場也動起此腦筋,因為如此不必提供占地很多、價錢昂貴的客房,簡單又便宜的午睡館更能符合過境旅客的需求。
最近也有員工要求公司在健身設備外加設午睡房。英國有教堂購買十數張此種午睡椅,免費讓大都市的流浪漢來此一睡,以彌補他們在路邊流浪而無法睡眠的疲累。
其實台灣高速公路的休息站也可以開設一些午睡館,讓疲勞的司機小睡15分鐘,減少公路上司機疲勞所引起的車禍。
創意就從觀察生活點滴開始
由午睡館的發展故事我們可以得知,商機處處皆是,點子更是在你左右,只要小心觀察他人的需要,稍微動一動腦筋,立即可以取得百萬商機,請看多變的南僑,他們是如何從兩塊不醒眼的黑色水晶肥皂變出女士最愛的歐斯麥餅乾,如何從數千年以來不變的米飯變成90秒可以吃的恆溫米。台中雷虎科技的賴春霖是如何從玩模型飛機發展到全球前五大的搖控飛機製造商。
又如每個女生都會有的月事,最近在經濟部的協助下,有人發展出每月數十萬元收入的MC管理師,百年沒有變的咖啡被星巴克一夕變成全球連鎖店的上億生意,而最近只有國中程度的吳政學,靈機一動創立了85度C,平價咖啡與五星級蛋糕的組合直接威脅星巴克的龍頭地位。台灣的小市民想發財,請向左右看看,再動動你的腦筋,百萬商機在你身旁,何必花錢買中獎機會只有百萬分之一的彩券呢?(作者為中央大學管理學院溫世仁講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