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台中打造人本宜居城市,讓你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user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2024-11-18

瀏覽數 8,700+

當城市建設出於人本需求,城市就會走出獨一無二的步調與氛圍。
當城市建設出於人本需求,城市就會走出獨一無二的步調與氛圍。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台中市建設局落實人本建設、多元共融、城市永續概念,讓不同年齡、性別、身心條件的民眾,都能在各項公共建設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

台中五權西路人行道上,一位媽媽推著上面坐著兩歲女嬰的手推車,一邊還有剛上小學的兒子,三人一同步行回家,一路走來十分平順,沒有遇到任何接合不順的路段,推車上的女嬰更因此睡得格外香甜。

正如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Aristotle)所言,「人們為了生活來到城市,為了生活得更好而留在城市。」

台中市所有建設都以市民的需求出發,必須落實人本建設、多元共融,才能落實城市永續,使市民得以更舒適地住在台中,在台中留下生命中值得回憶的時時刻刻。

人本建設》路面變平整,國際頂尖賽車手也按讚

不只是五權西路人行道,甚至是9月底剛落幕,亞洲唯一、台灣首度的Redbull Showrun Taichung國際賽車展演活動,都彰顯台中市在「道路燙平專案」的努力。

2024年「亞洲唯一、台灣首次」的Red Bull Showrun 在台中辦理,吸引12萬人在市政路觀賞國際級的賽車表演,而賽車場地第一要件就是「道路」。

2024年「亞洲唯一、台灣首次」的Red Bull Showrun 在台中辦理,吸引12萬人在市政路觀賞國際級的賽車表演,而賽車場地第一要件就是「道路」。

台中市從2019年起,就積極推動「道路燙平專案」,把各區主要、次要道路燙平,也同時改善6公尺寬度以下的鄰里巷道,並依照環境條件,納入人本通行環境改善。像是Redbull Showrun Taichung國際賽車展演活動場地市政路,不只有道路燙平帶來的平整、寬闊路面,道路兩旁也種植大面積行道樹,使賽車手馳騁在市政路時,在怡人景致下更能大展身手。

從2019年到2024年10月,台中市已經完成超過2700條主要、次要道路和鄰里巷道燙平,合計長度超過840公里,長度遠超從基隆到屏東來回一趟的距離,也是從台北到上海的直線距離,縫合台中山、海、屯、城四大區塊的重要道路,2023年獲得內政部國土管理署「市區道路養護暨人行環境無障礙考評計畫」直轄市組道路養護第一名肯定,今年更得到交通部「金路獎」公路路況維護、行人空間維護直轄市組2項「績優」,而且是連續兩年列為績優單位,顯示台中市對道路品質、行人安全的高度重視。

多元共融》美樂地計畫持續進化,實現共融平等

場景轉到東區十全公園,以白色鋼構搭配墨綠色遮蔭網,中心採透光圓設計的遮陽棚,金黃色的陽光自然灑落,不少人在下方享受光影位移之樂。一旁還有全台中首座雙軌滑索、組合式鞦韆、彈跳床等多元遊戲設施,孩子們玩得不亦樂乎。眼前一切,儼然是無障礙、全齡、共融的一幅台中美麗日常風景,可溯源至台中市自2019年推動的「台中美樂地」(Taichung Melody)計畫。

為了讓公園擁抱更多人,建設局近年來積極推動共融公園,讓許多身障朋友也能享受無障礙遊具的樂趣(圖為黃子祐小朋友生前非常喜歡黎新公園的盪鞦韆)。

為了讓公園擁抱更多人,建設局近年來積極推動共融公園,讓許多身障朋友也能享受無障礙遊具的樂趣(圖為黃子祐小朋友生前非常喜歡黎新公園的盪鞦韆)。

這個計畫,是台中市從2019年起就大力推行的市政建設,一樣秉持人本精神,以打造陽光公廁、建構共融公園、改善兒童遊戲場安全設施三大層面出發,並加進美學、便利、無障礙、自然共生等概念,期盼藉由完善城市內的綠色空間,讓台中成為更宜居的花園城市。

其中,陽光公廁除了確保通風明亮、乾濕分離,男女廁比例自去年起再提高至1:5,比現行法規的1:3更體貼女性朋友,同時考慮長輩、女性、孩童需求,規劃馬桶坐式、蹲式比例3:2,並增設置物平台、廁間整潔偵測設備,還有QR code供民眾即時反應問題,更有符合各年齡層高度的洗手台、衛生紙、洗手液、求救鈴、扶手等便利措施。

而在共融層面,則有統一步道鋪面材質和寬度,友善行動不便者、輪椅、嬰兒車,也把公園邊界鄰接道路的高低差變得平順,更推動高齡體健設施,鼓勵長者走出戶外,促進人際交流,還打造不同年齡兒童都能樂在其中的遊戲設施,並營造符合生態、永續原則的綠地,強化公園整體機能。

為了防止戶外熱傷害,台中美樂地逐步導入遮陽設施,將美樂地進階至3.0,讓大小朋友更放心的在公園遊憩(圖為北區豬事圓滿公園)。

為了防止戶外熱傷害,台中美樂地逐步導入遮陽設施,將美樂地進階至3.0,讓大小朋友更放心的在公園遊憩(圖為北區豬事圓滿公園)。

「台中美樂地」計畫依然與時俱進,每年均會舉辦「美樂地公園論壇」,並邀請國內外專家經驗分享,如今美樂地計畫也進化到3.0,因應全球暖化,防止戶外熱傷害,並導入遮陽設施,在落實一區一特色遊戲場外,持續精進美化公廁和無障礙環境,也推動「同理心建設」,讓公園變得更包容,以往被屏除在外的族群,如今也能在充滿友善、全齡、共融、無障礙理念的公園內共享幸福。

此份具有平等精神的幸福,自然也能跨越性別藩籬。台中市除編印性別平等手冊,甚至還推動全國首創的「性別友善環境評核機制」,把性別平等觀念、法規化為明確指標,落實在公共廁所、哺(集)乳室、交通動線、停車空間、教育訓練和活動策劃等多種面向。

城市永續》市府攜手民間,建設反映民意與創意

如此打造人本宜居城市,不只能造福目前居住在台中的市民,更有益世世代代的台中囡仔。為了擴大這份城市永續能量,台中市政府也積極和民間合作,除了公私協力種樹綠化,採用有助水土保持、增加碳匯的樹種,每年也會舉辦「美樂地競圖」,從民間創意挖寶,有些得獎競圖也會納入實際公園建設參考。例如台中市東區的十全公園,便融入全國大專院校特色公園競圖比賽優勝作品部分設計構想,透過「花」千變萬化風貌,展現植物四季生命力,打造而成的地標花卉公園。

台中美樂地不斷優化,每年透過國內外專家,共同交流如何連接空間與人,讓城市堆疊出宜居的養分。

台中美樂地不斷優化,每年透過國內外專家,共同交流如何連接空間與人,讓城市堆疊出宜居的養分。

未來還有像是東勢區的獨角仙公園,除了結合美樂地計畫3.0,導入遮陽設施,也結合在地客家元素,一方面串連浪漫台三線、東豐自行車道,打造山城休憩綠地,另方面以客家圍龍屋為空間元素,結合獨角仙主題,種植光臘樹營造獨角仙棲地復育區,以獨角仙的生命週期為設計構想,打造仿獨角仙的生活空間遊戲場域。

從區域民眾需求出發,以人為本,小至人行道的平整,大到公園與城市的永續規劃,每一項建設都是台中市建設局體貼民眾需求的用心和貼心。《遠見》2024縣市長施政滿意度調查,「生活品質與現代化」項目,還有全台改變最大的前段班都市,台中均勇奪第一,顯示這份心意深獲市民認同,也受到其他縣市民眾欣羨。

而台中市建設局也會持續推動各項指標建設,以生活為軸線,構築人本宜居城市,更為市民帶來永續幸福。

(台中市政府建設局 廣告)

你可能也喜歡

臺南製造
數位專題

臺南製造

富饒繁榮 永續幸福 走過400 臺灣第一座城市的共融與共創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