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企業負責人都是在公司遇到問題時,才第一次關注公司財務。或許是付不出薪水、供應商的帳務延遲、占了公司營收超過20%的大客戶離開,又或是其他同等嚴重的災難發生。無論你的公司屬於哪一種類型,就算只是小小的生活方式型企業也沒關係。你不需要追求高度成長──但得跟上通貨膨脹的速度,底線在於讓獲利保持穩定。(本文節錄自《公司沒錢的101種財務錯誤》一書,作者:露絲.金恩,任性出版,以下為摘文。)
老闆的賓士症候群
我的同事正在幫一位企業負責人尋找資金。他在某個午餐場合,將對方介紹給潛在投資者。隔天,投資人致電給我同事,他表示儘管這位老闆人很好,但他絕對不會投資對方的企業。我同事接著詢問原因,投資人說是因為他有「賓士症候群」(Mercedes-Benz syndrome)。
我的同事很好奇:「那是什麼?」投資人解釋,在午餐的談話中,他發現這位老闆利用自己的企業,支付了2,200美元的保時捷(Porsche)跑車租金。他似乎想用企業來支持自己理想的生活方式。
投資人又說,他不希望自己的錢被用來付租車費。他的投資,理應是幫助企業成長,而不是讓老闆的私生活更優渥奢侈。他把這稱為「賓士症候群」,指的是企業支付非必要的個人資產,例如賓士。應該用來達成企業需求的投資,到頭來卻只滿足了老闆的個人需求。
而我驚訝的發現,許多公司老闆都會這麼做。他們並不理解,現金不代表利潤,公司有現金也不代表一定要花掉。
這些老闆會用公司的錢買遊艇、昂貴的卡車或轎車,或用來支付自己的度假行程和豪宅,並在公司內部僱用尸位素餐的親人等。他們不把錢投資在事業上,而是花在自己身上。
當然,享受自身的勞動成果並沒有錯。然而,我們不該犧牲自己的公司。我們得為了不景氣的時候存些錢,因為天總有不測風雲。
該如何避免賓士症候群?你得確保自己的產品能帶來足夠的錢,並產生合理的獲利。此外,你還得存下一些透過銷售賺來的錢。
幸運的話,你不會染上賓士症候群。好的獲利和儲蓄,能幫助你在未來的日子裡避免財務危機。
(延伸閱讀│創業3到「錢到、人到、技術到」:預備周轉金至少要夠撐「這麼久」)
公司明明有獲利,為何沒現金?
「明明有獲利,但現金在哪裡?」當你看著損益表的結果,看到公司獲利,卻遇上現金危機:沒有足夠的錢支付薪水或繳稅,或是有其他大筆花費。而你無法理解,為何公司獲利,卻沒有現金。
答案是:利潤就只是利潤,只意味著你的營收超過支出;當支出超過營收時,則會出現虧損。上述兩者都不代表你手上有現金。利潤是損益表上的項目,現金則屬於資產負債表,兩者有很大的不同。
那麼,我們該如何取得現金?以下是詳細的說明:當你寄出案子的單據時,營收(損益表)會變成應收帳款(資產負債表)。如果你選擇貨到付款,在收款(資產負債表)的當下,你的應收帳款才會變成現金(資產負債表)。
當你收到廠商的單據時,就會登記為支出(損益表)和應付帳款(資產負債表)。接著,你必須在雙方約定期間內支付應付帳款(資產負債表),然後才會知道自己是否還留有現金(資產負債表)。
有些公司會歷經幾個月的虧損,但銀行裡還有現金;反之亦然,有些時候公司明明獲利,卻很難湊到足夠的現金來付薪水。
在此警告:即便你的損益表顯示公司每個月都獲利,你還是可能讓公司倒閉。這是因為你把現金用罄,而且沒有足夠的信用額度或經常性收入存款,來應付短期的現金短缺。
5種可能會導致破產的具體例子
利潤沒辦法幫你付帳單。然而,從能獲利的工作中收取帳款,是支付帳單所必須的。請儘早收取帳款,支付和該工作相關的帳單,才得以維持公司的償付能力。
(延伸閱讀│不懂咖啡能不能開咖啡店?想開咖啡店至少需要具備「這些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