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六人行》主角們收入根本住不起那房子?當心陷入「謬誤的財務比較」

信貸易得、虛構的財務生活、社群媒體:3種作用力,使我們做出「謬誤的財務比較」。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24-10-24

瀏覽數 13,000+

《心富》/僅為情境圖,Photo Credit:imdb.com
《心富》/僅為情境圖,Photo Credit:imdb.com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謬誤的財務比較」是我們相信,既然我們視為「跟我們一樣」的人能夠支應他們的生活方式,我們應該也可以。也許他們有比較好的車子,更大的液晶電視、更美觀的廚具。如果跟他們比較讓我們對自己感覺不好,我們就有被「謬誤的財務比較」捕食的危險。(本文節錄自《心富》一書,作者:朴正浩,商周出版,以下為摘文。)

那是因為我們不知道他們是刷爆信用卡、二順位抵押貸款來支付那些費用,或是一點一滴勤勉儲蓄才有辦法購買那些東西。我們只看到他們消費的結果,若嘗試模仿他們的行為,我們便可能走上毀滅性的財務和情緒之路。

這30年來,我在幫助人們作出更好理財決策的同時,已見過「謬誤的財務比較」可能如何促使各種所得水準的任何人(從低薪勞工到百萬企業家),花費遠遠超過合理或他們負擔得起的地步,盼能「追上」社交圈裡的其他人,花錢買到一種歸屬感。這種計畫從來沒有奏效過。

在我看來,現代社會有3種盛行的作用力,使我們動輒做出「謬誤的財務比較」。

(一)信貸易得

(二)虛構的財務生活

(三)社群媒體

關於虛構的財務生活

「謬誤的財務比較」不限於我們在現實生活認識的人。過去1、20年,那甚至滲入許多我們最喜歡的娛樂形式,我說的正是電視節目和電影中呈現的生活形態。我稱這種現象為「虛構的財務生活」,讓我們看看我們在電影和電視上看到些什麼吧。

如果你看過電視法律影集《無照律師》(Suits),劇中有個爭強好勝的角色名叫唐娜(Donna),我相當欣賞她積極任事的活力。在這系列剛開始,唐娜是律師秘書─我見過最時髦的那種:頭髮、指甲、服裝(精緻地量身訂做)無一不完美。

我左思右想,想不出她哪有錢支應這些,所以我隨便抓了張紙算了算唐娜一身行頭,加上三天兩頭的重大聚會、週週美甲和一名個人購物顧問,要花多少錢。

咦,我有提到唐娜住在紐約市,還有根據求職網玻璃門(Glassdoor)的資料,她的職務的年薪中位數是六萬五千美元嗎?

讓我們大方點,假設唐娜是高於平均的法律秘書,實際年薪七萬五好了。下面是她住在曼哈頓且維持如此出色的外表,每年必須花的錢:

每週美甲:$50 x 52=$2,600

每週健身課:$25/堂x 3次/每星期 x 52=$3,900

每週兩次的重大聚會:$50 x 2 x 52=$5,200

每月美容:$125 x 12=$1,500

每季剪染髮:$250 x 4=$1,000

每年服裝及配片:$500 x 每年10件新衣=$5,000

適逢故宮百年,快帶小朋友來基隆塔參加《穿越故宮大冒險 大小書粉高空派對》吧!

到這裡為止,光是唐娜的衣著打扮每年就要一萬九千美元─而我們還沒計入租金、地鐵和計程車費用、伙食、水電瓦斯、保險、朋友聚餐、禮物、慈善捐助等等,或許還有學貸還款。

讓我們瘋狂保守估計,這林林總總加起來每個月只要五千美元(一年六萬美元)。於是我們得到唐娜每年的總支出是七萬九千美元。

還記得唐娜的年薪是七萬五千美元吧?二○二一年,在紐約市賺七萬五千萬的人得繳超過一萬九千美元的聯邦稅、州稅及地方稅,所以實質年所得只剩大約五萬六千美元。

照我保守估計,要像這位虛構的唐娜過這般光鮮亮麗的紐約生活,你每年稅前起碼要賺十萬美元。換句話說,唐娜需要比目前再多賺30%,才能支應她絢爛的生活。

雖然我為這個角色和她的個人風格神魂顛倒,但我知道唐娜是財務的幻想。

從她可以走伸展台的髮型、完美搭配的服飾,到下班後和同事享用的高價雞尾酒─種種一切都像一面財務的哈哈鏡,並未反映真正的現實。(延伸閱讀│想克制「買最新款iPhone」的慾望,巴菲特這麼建議)

電視節目和電影中呈現「虛構的財務生活」,容易使人們陷入「謬誤的財務比較」。(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電視節目和電影中呈現「虛構的財務生活」,容易使人們陷入「謬誤的財務比較」。(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電視和電影裡的虛構財務生活是如此普遍,甚至有個網站tvtropes.com專門為我們破解一些最明目張膽的金融詐欺。以下是你可能認得的例子:

●《六人行》的租金管制以電視影集(Friends)為名,劇中這一群饒富魅力的年輕人物,若依各自工作(服務生、廚師、按摩師、演員、IT經理和教授)的平均薪資,理應住不起他們令人羨慕的房屋和公寓。該網站將這種薪資和住家大小之間的明顯落差形容為「租金管制」。

●無限的衣櫥指《慾望城市》(Sex and the City)的劇中人總是穿著華麗的設計師服飾、鞋子和套裝,特別是那位以時髦著稱,但薪水並不高的專欄作家凱莉.布蘭蕭(Carrie Bradshaw),同一套衣服,我們從沒見她穿過兩次。

這些角色很少討論工作、財務和金錢的重要細節,就算有,也很少洩漏他們的薪水有多少。當「虛構的財務生活」在螢幕上演,我們好像就是該放下懷疑,不幸的是,這樣的描繪會對我們造成非常真確的衝擊。

2018年倫敦政經學院一項研究發現,穩定從電視節目攝取追名逐利的「唯物媒體訊息」(materialistic media messages)的觀眾,多半較為拜金,且較不支持窮人。

就算研究參與者僅接觸短到60秒的實境節目片段,例如《與卡戴珊一家同行》(Keeping Up with the Kardashians)或《誰是接班人》(The Apprentice),他們也比其他受試者更容易出現「明顯偏向拜金和反福利」的心態。

當然,想像劇中人物,例如《無照律師》裡唐娜的生活,可能是莫大的樂趣。畢竟電視和電影就是給人逃避現實的。

但要是我們發自內心相信,如果我們拿法律秘書的薪水,也可以看起來跟唐娜一樣;拿專欄作家的薪水,可以打扮得跟凱莉.布蘭蕭一樣美若天仙;或是拿服務生的實得工資,可以像《六人行》的瑞秋(Rachel)一樣住進紐約市中心的寬敞公寓──相信如果跟他們一樣,我們就會成為更有趣、更討喜、更有價值的人,那我們就危險了。我們會更辛苦工作、背更多債務,並對幻想深信不疑。

(延伸閱讀│你今天FOMO了嗎?看別人生活比我精彩,為什麼會很焦慮?)

《心富:哈佛商學院金融專家,打破「成就至上」的致富心法》,作者:瑪妮莎.塔克爾,平安文化出版

《心富:哈佛商學院金融專家,打破「成就至上」的致富心法》,作者:瑪妮莎.塔克爾,平安文化出版

你可能也喜歡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數位專題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科技股投資日益成為趨勢,投資人瞭解市場動態成關鍵。近日《黃仁勳傳》作者史帝芬・維特訪台,在與張善政的對談中揭示輝達在桃園建立新總部如何彰顯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的地位,與旺宏電子吳敏求一同解析台灣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