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領管理新思維.塑造未來新領袖」,2024「富邦人壽管理博碩士論文獎」頒獎典禮於9月14日盛大舉行,自2022年特別增設「永續發展論文獎」項目以來,今年展現豐收成果,參賽的各組論文共多達1,040篇且其中與永續主題有關者占302篇之高,融合學術理論研究與務實解決問題,落實淨零碳排的綠色永續理念。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管理科學學會自1991年6月舉辦管理碩士論文獎,促進各校之間觀摩學習,精益求精,2015年起更獲得富邦人壽獨家冠名贊助而提升規格、正式定名為「富邦人壽管理博碩士論文獎」,迄今三十三屆,將研究成果與企業分享,回饋社會與管理學界,蔚為臺灣學術界最大規模且具影響力的指標性競賽,促進校園菁英與企業界交流傳播知識,且帶動管理研究領域改革創新。
而贊助單位富邦人壽長期支持『富邦人壽管理博碩士論文獎』,希望藉此提升相關產業與管理學研究水平,激勵更多優秀的年輕學子在管理領域中發揮所長,進而推動臺灣社會與經濟的永續發展。
引領管理新思維,塑造未來新領袖
管理科學學會理事長陳振遠致詞表示,管科會邁過50週年歷史里程碑,感謝投入精力於永續金融等範疇的富邦人壽長期以來贊助支持,除依博士組、EMBA組及碩士組7大領域分組,還持續設置「永續發展論文獎」,擴大產學鏈結,推進企業關注ESG企業營運顯學並以執行實務為主,面對問題提出解方。
陳振遠指出,今年「富邦人壽管理博碩士論文獎」以「引領管理新思維.塑造未來新領袖」為主題精神,締造前所未有的盛況,計有79所學校管理領域1,040篇論文競逐,其中包含13個外國的68名境外生打擂台,歷經資格審、初審、複審,最後獲獎之101篇論文僅占總數比例9.7%,足見競爭激烈程度,期許優秀人才莫忘初衷,肩負使命,傳承管理理論,接軌管理實務,為明日領航。
N世代找對職涯方向、世代共融必勝
人際溝通的成功關鍵,不在於深奧的理論,重點是好學、好用。104人力銀行副總經理暨職涯教育長王榮春,應邀進行專題知識分享N世代職場必勝心法,針對1995年以後出生「數位原住民」Net世代年輕人給出必勝心法:站在有光的地方、找對職涯方向、做好世代共融。同時,要找到自己才能技術優勢、有熱情、有使命感的工作,才會來勁,並從職場勝出,建議可向熟齡世代學習,化ME(以自己為中心思考)為WE(以我們為中心思考)的著重人脈經營理念,新熟世代共融,活出自己,活出價值。
選定有興趣的論文題目,事半功倍
眾所矚目的頒獎時刻到來,大會頒發各組特優獎、優等獎、佳作獎,類別涵蓋9組,再從中遴選出最佳實務應用獎9名、永續發展論文獎2名。
榮獲永續發展論文獎的是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博士生徐肇聰《低碳排綠色產品之有害物質報告製作之工程師配對問題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學生黃博亨《企業環境績效與分析師多年期盈餘預測特性之關聯》,而徐肇聰同時還贏得最佳實務應用獎,雙桂冠加身。徐肇聰表示,「永續發展的議題,其實只是一個觀念的轉變。無論學術業、企業界,目前都在如火如荼地展開。」而「論文研究的主題並不需要特別著重瞭解相關法規或要求,而是在研究過程中,將永續的觀念帶給業界並提供一個方向,如此這樣的研究與相關發展都將具有未來性。」
獲頒特優、永續發展論文獎的論文作者皆獲邀上台發表得獎感言,感謝主辦、贊助單位與審查老師的肯定,這當中,榮獲「企業經營與策略管理類」特優獎的政大企研所陳品瑄感性地表達,非常感謝管科會及富邦人壽提供此平台,讓大家可以重新審視自己的論文,而後去發揮更大的價值。而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教授紀乃文是焦點人物,他指導的學生陳薇竹、林瑀甄、劉怡婷分別在不同組斬獲特優。紀乃文分享選定論文題目合乎學生的興趣,例如《享受我的通勤時光》藉由通勤經驗探討績效、《不招人妒是庸才》探討妒羨對績效和人際偏差行為的關係,學生切身感受而熱衷地深入去做研究,事半功倍,他也要謝謝學生的努力,自己在指導過程中體會到做中學的樂趣,能和學生一起得獎也是又驚又喜。
各校均踴躍參加典禮,士氣高昂,管科會名譽理事長劉維琪、富邦人壽執行副總經理周資為以及眾多大學貴賓也都出席了這場頒獎典禮。會後,所有得獎人高舉著象徵最高榮譽的獎座、獎狀,上台合影留念,共創學術結合實務的新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