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她47歲辭去主管職位!中年轉職換工作如何找到更適合自己的?

岳士瑋
user

岳士瑋

2024-09-28

瀏覽數 35,650+

職涯瓶頸或中年危機,最終都成了中年轉職的驅動力。僅為情境示意,Unsplash by Todd Jiang
職涯瓶頸或中年危機,最終都成了中年轉職的驅動力。僅為情境示意,Unsplash by Todd Jiang
00:00
00:00

根據「幸福曲線」理論,人類的幸福感在成年後呈U型變化。在20多歲和30多歲達成社會期待的成就後,幸福感反而開始下降,並在40多歲達到谷底。許多中壯年工作者因此感到職涯停滯,他們開始質疑自己的價值,並尋求新的工作機會,以獲得更高的薪資、更適合的職位,或是更好的工作與生活平衡。這些化名為職涯瓶頸或中年危機的關鍵因素,最終都成了中年轉職的驅動力。

隨著人均壽命的延長,學者們開始探討中高齡的人生規劃與心理變化。「中年危機」已成為現代社會積極討論的議題,許多邁入4、5字頭的中年人士已在職場上經營將近2、30年,比起外界所預期的成就感,更多是在危機與無力感中掙扎。

全球眾多先進國家年年將退休年齡提高,台灣甚至在7月調整65歲強制退休的做法,明定可由勞雇雙方合意延後退休年齡。然而,對於還在職場的中年工作者而言,距離退休似乎還有很長一段時間,因此,更多傾向思考如何經營職涯下半場。「中年轉職」便成為其中的選項。

中年危機有哪些原因?對生活和工作的感受與價值觀變了

事實上,許多科學研究都指出「中年危機」是很正常的。其中,《大人的幸福學》作者強納森.勞赫(Jonathan Rauch)所提出的「幸福曲線」理論就指出:人類成年後的幸福感呈U型。

出社會前,我們被教導追尋成功,這包含一份光鮮亮麗的工作、美滿的家庭等目標。當某程度上達成目標後,生活滿意度卻在20多歲和30多歲開始下降。最終在40多歲達到谷底,並在70至80歲才有機會回到峰值。

勞赫在與英國《衛報》的一則訪談中表示,人們的生活滿意度之所以會在中年落到低點,並不一定是生活發生了負面的變化,更多是因為人們「感受」生活和工作的觀點不同了。

根據英國知名人力顧問公司Robert Walters的一項調查顯示,50歲以上的專業人士中有75%感覺遭遇職業瓶頸。而這些專業人士中,有72%表示在目前的公司裡沒有晉升機會,41%感到缺乏發展性。

LinkedIn的業務總監羅薩里奧.西耶拉(Rosario Sierra)也指出,中高齡員工想換工作的原因包括:追求更高的薪水(33%)、認為能找到更符合自身技能且條件更好的工作(28%),以及渴望在個人生活和工作間取得更好的平衡(26%)。

渴望在個人生活和工作間取得更好的平衡,是中高齡員工想換工作的原因之一。僅為情境示意,photoAC by akizou

渴望在個人生活和工作間取得更好的平衡,是中高齡員工想換工作的原因之一。僅為情境示意,photoAC by akizou

想換工作但不知道要做什麼?

那麼,究竟「中年轉職」是否可行呢?對於中高齡就業者來說,是否是成就人生另一高峰的轉捩點呢?以下將透過兩則生命故事探討「中年轉職」的原因、優劣勢及其影響。

西班牙已被歐洲列為高齡化社會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根據官方資料顯示,到2030年西班牙勞動力中將有60%年齡超過45歲。事實上,「中年轉職」在疫情衝擊與當今景氣低迷的情況下,已加速成為西班牙就業市場上,必須正視的議題。

疫情期間許多公司面臨倒閉、重組、裁員,即使在公司已耕耘多年的中高齡員工也難逃一劫。西班牙《先鋒報》針對「中年轉職」主題採訪的一位廣告公司職員埃琳娜.岡薩雷斯(Elena González)就面臨了這樣的情況。

她在不同的廣告業有35年的資歷,在最後一家廣告公司共待了25年。她表示自己很幸運,從事喜歡的工作,薪水待遇也不錯,甚至在職期間的項目也曾得過獎。她曾受到公司重視,直到疫情來襲後,埃琳娜在56歲時被宣布裁員。

疫情期間許多公司面臨倒閉、重組、裁員,即使在公司已耕耘多年的中高齡員工也難逃一劫。僅為情境示意,取自pexels

疫情期間許多公司面臨倒閉、重組、裁員,即使在公司已耕耘多年的中高齡員工也難逃一劫。僅為情境示意,取自pexels

8/17賴佩霞新書分享會 | 在基隆塔來一場心靈對話,立即報名!

中年失業可以做什麼工作?

「一覺醒來,過去所有人對我的讚揚,以及那些備受認可的成就似乎都隱形了。」埃琳娜說道。再度回到求職市場上,埃琳娜保持樂觀的態度,希望其他公司注意到她的才能,而非年齡。然而,她也承認不得不縮短履歷內容,以免「嚇跑」招聘人員。

面對解僱,無論年齡為何,都不輕鬆,然而對中高齡的求職者來說,更擔憂是否能快速找到新工作。然而,這種恐懼是非常合理的,因為不幸的是,許多公司更傾向聘用年輕人。針對求職市場的年齡歧視問題,根據《先鋒報》的報導指出,中高齡求職者往往需要比年輕求職者更賣力展現價值,以獲得錄用的機會。

「中年轉職」的原因也不僅限於失業,也與對人生價值觀與追求的轉變有關。曾是英國奢侈品電商平台Net-A-Porter公關總監的珍.溫耶德(Jane Wynyard)在47歲時,辭去總監職位,轉而追尋對野生動物攝影的熱情。

有些中高齡的求職者,會適度縮短履歷內容,以免「嚇跑」招聘人員。僅為情境示意,Unsplash by Resume Genius

有些中高齡的求職者,會適度縮短履歷內容,以免「嚇跑」招聘人員。僅為情境示意,Unsplash by Resume Genius

中年轉職的驅動力「人生太短暫啦」

「我清楚記得辭職那天的情景,我手心出汗,全身顫抖,而老闆驚訝的表情如今仍歷歷在目。」珍說道。在成為野生動物攝影師前,珍的職涯十分光鮮亮麗,她參加各種高端的時尚活動,甚至環遊世界。然而親人一系列的悲劇,讓她重新反思人生的價值與選擇,甚至因此跳脫舒適圈。

2013年,她的繼兄馬克在52歲時被診斷出癌症,並在短短八周後去世,讓她意識到生命的脆弱與短暫。隨後,她情同親姊妹的表妹莉茲也因感染敗血症,經歷了多次重大手術。在病房陪伴的時光中,更是讓她深刻感受到生命的殘酷。

兩位她的至親都曾生活順遂,擁有美滿家庭與一份令人敬重的工作,但在病魔的打擊下,無法繼續享受原本美好的人生。因此珍的鬥志被徹底擊垮了,她漸漸無法再對時尚界的消費主義感到興奮,甚至在這些磨難之後,腦海中那個不斷催促她改變的聲音變得越來越清晰。

最終,在經過長達七個月的自我反思與掙扎後,她決定辭職,追隨自己的熱情。而在辭職的半小時後,她得知自己在《每日電訊報》的旅行攝影比賽上被提名,並在兩週後收到肯亞「拯救大象」組織的攝影實習機會。

珍在47歲辭去總監職位,轉而追尋對野生動物攝影的熱情。

如今,珍致力於「拯救大象」、「大象與蜜蜂」、「大鱷龜計畫」等相關動物保育項目的推廣與計畫,並透過她在贊比亞和馬拉威拍攝大象及反盜獵的行動,改變世界,並迎來全新的職涯篇章。

上述兩則故事中,提及之「中年轉職」原因雖不相同,但可以了解到經歷疫情、經濟低迷,甚至是親人變故等,世界瞬息萬變下工作的意義不再單純。尤其對於在職場上已打拼20、30年的中高齡人士,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工作是否足以展現自我價值也變得更加重要。

「中年轉職」固然會有其挑戰,例如求職者年齡歧視問題,然而中高齡求職者在工作所能夠帶來的豐富經驗卻是許多企業所忽略的。抑或是企業未能提供讓技能與經驗充足的中高齡求職者滿意的職缺。在高齡化社會愈趨普及之下,在中高齡求職者反思如何活出更精彩的職涯下半場時,企業也應思索多代團隊的價值。

你可能也喜歡

走鋼索的中產階級
數位專題

走鋼索的中產階級

體感頻撐不起的夢想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