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活動報名 免費活動報名 |讀本郝書| 從突圍思考到專準人生 郝旭烈郝哥@基隆塔

榮獲陽明交大藝術名譽博士!建築師姚仁喜的魔幻神秘之旅

遠見編輯部
user

遠見編輯部

2024-09-12

瀏覽數 12,550+

姚仁喜成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藝術學名譽博士」。取自陽明交通大學
姚仁喜成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藝術學名譽博士」。取自陽明交通大學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在建築界享有崇高地位的姚仁喜,日前又為自己的人生贏得一項殊榮,成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首位「藝術學名譽博士」,這項榮譽不僅是對姚仁喜個人成就的肯定,更象徵著學術界對建築藝術的重視。值得一提的是,曾獲頒交大名譽博士的廣達董事長林百里也親臨典禮現場祝賀並致詞,足見兩人深厚的交情。(本文以閱讀形式還原典禮演說現場)

各位嘉賓、各位好朋友:大家好!

首先,我要感謝陽明交大林奇宏校長以及各位學術委員,授予我「藝術學名譽博士」這一殊榮,對我來說,這是極大的榮譽。謝謝你們!我也要特別感謝林百里董事長在百忙中抽空蒞臨,您的溢美之詞,讓我深感惶恐。我也非常感謝在座的好友和嘉賓們,遠道而來,與我一同分享這個珍貴的時刻。感謝大家!

回顧一生,我深知自己非常幸運。自從進入大學建築系至今,我始終熱愛建築,常常為了設計而廢寢忘食。許多人問,你這麼繁忙,除了工作還有什麼娛樂?事實上,我的工作本身就是娛樂。我很幸運能對建築一直維持著熱情及好奇心,得以「遊於設計」,樂在其中。

建築之所以這麼吸引我,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它讓我得以悠遊於「科技與藝術」、「理性與感性」這兩個似乎對立的世界中,這種張力以及它所產生的“paradox”,豐富了我的生命。(在這裡附註一下:我有個副業是翻譯。字典上Paradox常翻成悖論、矛盾、對立等。在這裡,我暫且用「矛盾並存」比較口語化)。在此,容我跟大家分享,我如何時時刻刻處在三個主要對立的矛盾之中,去工作及生活。

姚仁喜終身修練的三個paradox

第一、是「有用」與「無用」的paradox。建築本身具有實用的功能,然而建築又不能只為滿足功能而存在。中國古文以「堂、奧」這兩個字來描述建築「可見」以及「不可見」的兩個面向,其實也是在說明「有用」與「無用」的矛盾並存。好的建築不只要完美地滿足功能的需求,也要觸動人們的審美、情感、記憶、甚至心靈。在現在實用主義掛帥的世界中,建築師探索「無用」的面向面臨了極大的挑戰,因為「有用」(或「堂」)是明確可說的,而「無用」(或「奧」)卻難以言說。

舉個例子,設計法鼓山的水月道場是我極為榮幸的一項工作。聖嚴法師生前給我的建築計畫書:「水中月、空中花」六個字,是一段為了傳達不可說的意境而說的。我以有限的能力,利用光、風、水、映、影等元素,試圖參透聖嚴法師所見的意境,勉強完成了這項作品。完工後,有些人認為水月道場觸動了人們的心靈,令人感到寧靜祥和,給了我正面的回饋;對於我千里迢迢從花蓮搬運過來,散置在院落裡的七塊巨石,美國建築評論家Michael Speaks說,這些巨石巧妙的擺置,讓水月道場喚起人們一種亙古永恆的情懷。但也有人批評我,認為那些石頭是莫名其妙的累贅:「好好的一個廣場,為什麼放了大石頭來阻礙活動空間?!」

對著同樣的景象,前者以詩意的觀點來理解,後者以實用的心態來檢視。實用主義以理性作為篩子,過濾所有不合邏輯的事物,但是,所篩除去掉的,卻常常是無法言說、而且非常珍貴的東西。這是建築藝術特有的處境。「有用」與「無用」的paradox,堂與奧的矛盾並存,是建築師在創意設計上無止境的挑戰。

這項榮譽不僅是對姚仁喜個人成就的肯定,更象徵著學術界對建築藝術的重視。取自陽明交通大學

這項榮譽不僅是對姚仁喜個人成就的肯定,更象徵著學術界對建築藝術的重視。取自陽明交通大學

第二,是「有目標」與「無目標」的paradox。建築師所接受到的委託,都是有目標的任務,不會漫無目標、天馬行空。但是,建築所涉及的面向極為廣泛,因此我常常以旅行、閱讀、觀賞電影和戲劇等方式,來增長見聞,並且在過程中,非常樂於接受意外的岔路,讓自己進入非舒適圈去探險。建築師是人生戲劇的舞台設計師,他的任務是創造出適切的場景,讓人們的悲、歡、離、合得以如實地呈現。因此建築師需要以既冷靜又悲憫的態度,來了解人們所上演的戲劇,才能做出最好的設計。為此,勇於冒險、探索、培養好奇心及同理心非常必要。

Beatles 樂隊的Paul McCartney 在一次訪談中,提到他”Magical Mystery Tour”這首歌的創作靈感來源。他兒時在利物浦的貧困家庭中長大,週末無事時,他會隨便買一張巴士票上車,完全不知道目的地是何處。由於心中沒有目的地的期待,每一次旅途都會令他感到新奇而充滿驚喜,他說,這就是他的「魔幻神秘之旅」,Magical Mystery Tour。

這個故事給我很大的啟發。在設計創作上,甚至,在人生的旅途中,如果能像Paul McCartney 那樣,偶爾放逐自己,沒有預設目標,就能突破同溫層,去真實地接觸到這神奇的世界,而有所收穫。經常讓自己處於「有目標」與「無目標」的矛盾並存中,會看見平時見不到的事物,也會將平凡化為非凡。

第三,是「有為」與「無為」的paradox。由於創作是一種無中生有的過程,成功時令人極為喜悅,但也充滿危險。從內在的角度來看,創作是一種孤獨的自我對話,很容易被內心的欲望、期待、恐懼或禁忌等情緒的糾纏而綁架。因此,許多人常將創作比喻成心靈的修持。

以老子之道做為座右銘

蘇菲詩人Rumi有一首詩歌,精確地詮釋了「藝術」與「心靈修持」這兩者之間的關係。他在詩中敘述兩隊人馬辯論誰的藝術比較優秀,爭論不下,就去找國王裁決(還好不是國會,否則就以打架告終)。國王給了他們一座屋子,將其隔成兩半,讓他們各自去創作。開始之後,其中一隊每天努力地以色彩繽紛的顏料,在牆上繪製精彩的壁畫。另一隊則每天只以清水努力擦拭牆面,直到其光潔無瑕,完全不用任何顏料。

【免費報名】新東方花藝美學大師— 凌宗湧的花草哲學@基隆塔與你相見>>

交卷的那天到來,國王進入前者的那一半,為其金碧輝煌的創作所震撼,隨後,中央的布簾拉開,另一半由於牆面光潔如鏡,反射了前者所有的色彩,加上陽光的推移,形成了千變萬化的景象,更加華美。Rumi在此說:「有一種道,將所有的色澤引導到無色。」他說:「須知,雲彩班斕壯闊的變化,來自於日月的單純與無華。」在創作的過程中,修煉自心,讓心回歸到純粹,結果可能既不費力,反而更加精彩。

也因此,雖然我知道自己做不到,但我一直以老子的這句話:「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作為我仰之彌高的座右銘。我每天繁忙的俗事,是絕對避免不了的「有為」的工作,然而,以這些「有為」來練習「無為」,以這種Paradox來修煉自心,是邁向自由的途徑。

矛盾是唯一趨近真理的方式

也許有人會問:經常身處於這三種並存的矛盾狀態之中,會不會精神分裂?著名的量子物理學家Neils Borh 玻爾曾說:「多美妙啊!我們終於得以面對paradox了!我們終於有機會進步了!」愛因斯坦說的更有意思,他說:「矛盾並存並不是真實世界本身的衝突。它只是真實世界和你所認為的真實世界應該如何之間的衝突而已。」黑格爾也說:「paradox是唯一趨近真理的方式」。是的,這些矛盾並存不只不是困境或分裂,反而是我生命的動力。它們讓我可以深入看見真相,也是讓我領悟生命,並據以成長的絕佳機會。

我能夠幾乎無拘無束地做我熱愛的事,感到無比的幸運。建築是一個集合眾人之力才能完成的工作,絕非一人之力所能企及。在此,我要由衷地感謝許多貴人的幫助。感謝我的師長們,教導我做人做事的正確方向;感謝我的業主、主管單位、顧問、營造機構、以及工作夥伴們,讓我有機會與大家共同完成一座又一座的建築物,特別感謝歷年來所有大元事務所的同事,這個榮耀應該與你們共享!感謝我的三個孩子,他們是我永遠的靈感泉源;還要感謝我摯愛的太太任祥,她是我最嚴格的批評者,也是我最無條件的支柱,我有這樣一位各自獨立、又可以共同支持、相互成長的伴侶,是我的三生之幸。

姚仁喜摯愛的太太任祥。張智傑攝影

姚仁喜摯愛的太太任祥。張智傑攝影

回憶童年點滴,感念父母養育之恩

特別要感謝我的父母的養育之恩,尤其是我的母親。我依稀記得童年時,住在台北市圓環邊一座街屋的二樓。那時我病得很重,幾乎無法上小學,我經常躺在床上用氧氣筒呼吸,或者坐在角落裡讀書、看漫畫、或坐在窗台上看著樓下熙熙攘攘的人群、或者翻閱媽媽定期租來的日文「婦人畫報」,看著圖片,揣摩如何摺紙。

我深信我的母親是天使下凡來照顧我的,她經常徹夜不眠照料我,白天還要負責家事和我的homeschooling。除了對我無微不至的看護之外,一直到我逐漸長大,她從來不曾阻止過我做任何事情。

從我幼時堅持買一件有胸線的女生T恤(只因為設計很「現代」)、到大學聯考堅持只填建築系、以及上大學後畫草圖請她幫我做垂肩及地的嬉皮袋來配合我的長頭髮及喇叭褲,她都完全支持,並且幫我完成。當我自己有了孩子之後,才知道這種全然的信任,是為人父母肩負了多少無條件的承諾與無盡心力付出的結果。

隨著年歲增長,我也逐漸體會到,童年時所經歷的病痛,其實是老天爺賜給我的恩典。雖然我因此沒有多少buddy buddy 的同學,但我得以避開了當年嚴苛的填鴨及體罰教育,讓我能自在地自我學習、能花時間看著樓下走過的形形色色人群,養成安靜觀察的習慣,也能在看完童話故事之後自己編造後續情節,以至於後來,在孩子們小的時候,我可以即興地把媽媽要他們在睡前閱讀的傳統忠孝節義典故,隨機改編成充滿笑料的題材,直到今天,他們都還記得許多這些獨特幽默的床邊故事。

今天在這裡,回想起童年的事,清晰地一如昨日之事,可是也同時渺然而不可捉摸。人生很奇妙,我不知道自己從何而來,也不知道要去向何處,我甚至都不記得我買了這趟巴士的車票。但我由衷地享受這整趟旅程上的風光,今天,在這裡接受貴校的名譽藝術學博士,更是一處美好的驛站。這一切如夢似幻,充滿奇妙。

感謝大家在我這趟Magical Mystery Tour中,陪伴著我,與我同行!

謝謝大家!

建築師姚仁喜。取自陽明交通大學

建築師姚仁喜。取自陽明交通大學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