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戰徵候有的嚴重,有的輕緩,不管同時出現多少,都不能代表武統的必然。6條紅線,後3條掌握在華盛頓手中,前3條若無華盛頓的支持,臺北不敢冒然推動。反過來看,如果華盛頓堅持推動其中某一項,臺北有能力拒絕嗎?這顯示臺灣的國防與命運,很大程度掌握在美國的手中。(本文節錄自《阿共打來這麼辦》一書,作者:黃征輝,時報出版,以下為摘文。)
《反分裂國家法》第8條明確規定了中共可能採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的3種情況:
《反分裂國家法》明訂的三條紅線
這3個條文看似簡單,但解釋空間很大。不幸的是,解讀與認證的權力在北京。(延伸閱讀│如果台海開戰,第一波主要轟炸目標在哪?你會有危險嗎?)
什麼是臺北不可跨越的紅線?參考兩岸專家與學者的分析,概要歸納如下:
臺北不可跨越的6條紅線:
除此之外,學者專家還提出其他紅線,例如臺灣加入聯合國、重啟核武研發、使用軍事手段攻擊大陸等。由於這些紅線的可能性甚低,因而未將其列入考慮。
需要注意的是,前述6條紅線,後3條掌握在華盛頓手中,前3條若無華盛頓的支持,臺北不敢冒然推動。反過來看,如果華盛頓堅持推動其中某一項,臺北有能力拒絕嗎?這顯示臺灣的國防與命運,很大程度掌握在美國的手中。
以目前臺灣政府親美抗中的政策來看,臺灣的國防幾乎完全依賴美國,命運也因而受制於美國的戰略設計。
美國在國際上「煽陰風,點鬼火」的角色,使得臺灣人在面對臺海局勢時,不能不感到心驚膽戰。
因此,臺灣必須保持高度警覺,密切關注各種徵候,及早做出相應準備,以避免陷入不可挽回的境地。(延伸閱讀│如何判斷兩岸將開打:「5大信號」台海戰爭可能一觸即發)
臺海戰爭的啟戰徵候
啟戰徵候包羅萬象,為提綱挈領做個歸納,本章將各種徵候表格化,並同樣區分成「紅、橘、黃」三區,分別代表啟戰機率的「高、中、低」。
上表對「紅、橘、黃」的區分有相當大的討論空間。無論如何區分,總有專家可能持不同的意見。
假如你的主觀意識十分強烈,可以拿此表做參考,然後製作一張自己心目中的表格。有了參考表格,比瞎子摸象或隨著媒體起舞要來得可靠。
透過這樣的方式,不僅能夠在面對複雜局勢時更有依據,也能幫助你在分析和決策的過程中更加理性和科學。(延伸閱讀│如果中共打過來,台幣會變廢紙嗎?戰爭時如何處理手中資產?)
記住,表格只是工具,最重要的是透過分析數據和訊息,做出符合實際情況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