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位於地緣政治嚴重的戰爭風險,更身處地震、颱風等種種天災威脅,除了保障人身安全,還需要保全自己的資產財富。如何辨識哪些危機會危及荷包,哪些危機不只不該坐以待斃,更該主動出擊,依據20道行動步驟,在安然無於之餘賺取更多財富。(本文節錄自《財富投資防火牆》一書,作者:克里斯多夫.曼斯克,樂金文化出版,以下為摘文。)
「我的錢愈變愈少,眼看著自己的投資組合報酬在縮水;必須先止住以免大失血。要是它一直跌怎麼辦?萬一我血本無歸該如何是好?這是全新的局面!大家都很害怕。或許我應該全數出清,好停止繼續虧錢。」──2001 年 911 恐怖攻擊
「這是前所未見的,我們不曾遇過這樣的情況。沒有人知道接下來會如何,因為它這麼新而且嚇人。沒有人知道該怎麼做。我們要如何度過這個難關?」──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
「以拖待變」,華爾街傳統思維
遇到上述這幾場危機,或者是其他任何危機,華爾街都有一個典型的回應方式:守住你的投資組合,總有一天( 也許是幾年之後)市場會重新站回原點。
通常華爾街的投資顧問會提醒我們,糟糕的情況過去也曾發生過。他們會說:「我們暫時會受到影響,但大家要撐住。總有一天市場會收復失地,屆時我們已將不幸拋到腦後。」
他們還會加上一句:「你的投資組合並不會消失不見,當然啦,多少會受到影響,但每個人都會受影響。你可能手頭會變得比較緊,但這不是世界末日。把眼光放遠,一切都會好轉的。我們會一起度過難關。」
這種苦撐待變的觀念,意味著我們無法預做準備,暗示著在危機出現時,你我根本無計可施,沒有可行對策來推動財務的進展。
然而,為什麼長期以來,投資大眾多半接受這樣的觀念呢?有三個原因,讓「耐心等待」成了華爾街應對危機的主要投資建議:
這個強調耐心和等待的傳統作法,並不完全是個糟糕的辦法,畢竟只要時間夠長,市場終究會回頭。不過,代價是什麼?
當其他人都賠錢時,你有辦法獲利嗎?如果你的現金流必須仰賴現今的投資組合,你有那麼多年可以等待嗎?假如什麼事都不做,你能接受自己要多工作幾年才能退休?你每個月能有更多的錢供往後的生活花費嗎?
在未來,歲數增加後的你回顧現在所做的決定時,會不會忍不住問:「為什麼我在可預做準備的時刻,浪費那麼多時間按兵不動?如果我能從危機中看出保護和增長投資組合報酬的機會,為什麼我當初什麼都不做?」
沒有人一覺醒來就神奇的為災難做好準備。準備是個有意為之的行動,需經過教育、具備決心,還要懂得模式辨別。
當你做了準備,心中的恐懼會降低,更能做出有理有據的決策,度過危機的方式會遠勝什麼事都不做的人。
就程序上而言,為下一場重大金融危機做準備,跟防範冬天水管爆裂或是避免在無人的路上爆胎沒太大差別。(延伸閱讀│如果你缺乏「這3個」正確理財觀念,就算賺了錢也留不住)
妥適準備,方能伺機出手
想像一下,如果人們車上都沒有備胎,因為他們只打算站在路邊,等待著某件事或某個人出現,協助他們再度上路。這樣的想法太瘋狂了,對吧?但這卻是大多數人在危機時刻,處理自身投資組合的方式。面對金融危機,最普遍的作法就是靜觀其變。
也許在幾年之後,在某個時間點,投資組合的報酬又會回升到曾有的位置。但是這種等待,並不是做好準備的回應,它並不同於在路邊保持冷靜、更換輪胎,然後準時赴約的作法。
在危機發生時,一味等待的被動作法,會讓你的財務未來受到不理性的疑懼、恐慌,以及適得其反的作為所影響—這與有備而來恰恰相反。
設想一個情境,假設許多人同一時間在同一地點車子剛好都爆胎。當大部分人在路邊等待時,預先為這種突發狀況做準備的人已經重新上路。不只如此,這時路上空空蕩蕩,因為大多數人都站在路肩上等待救援。這代表著有備而來的駕駛可以更快到達目的地。
多年來,華爾街在投資大眾也逐漸明瞭的情況下,接受了一些基本信條。舉例來說,投資人知道多元投資可以減少風險和提高報酬,因為它的模式已經被發現並公布;投資人知道藍籌股的風險通常會比小型股低,因為它的模式已經被證明並分享給大眾知道;股票風險通常比債券高。
現在,該讓我們再增加一個實用的定律:在具威脅性的危機開始之後,可以預測股市將下跌,之後又快速反彈,這個現象就稱為「危機下的市場模式」。
做為總結,我們來回顧一下從金融角度來為下一個危機做準備的20個基本步驟:
此外還有一個漏掉的步驟,而這或許是最重要的行動步驟,特別是對擔心戰爭、恐怖主義和網路攻擊的人來說,那就是「鼓起勇氣保持樂觀」!
只因為某個不好的事或某個可怕的危機正在逼近,並不表示我們就必須生活在恐懼之中。我們可以看到當前的事件逐步升高的情勢將進入某種不可避免的衝突,但我們仍必須記住:這些憂心雖然理所當然,但它很快會伴隨著曾經幫助我們度過危機的想法而消散。
我們經歷過重大的災難,所以我們也能再次辦到。這是容易的事嗎?能避免不幸悲劇嗎?當然不行,但是這並不代表徹底的損失和完全的毀滅。
我們知道自己必須採取的步驟,以及我們必須練習的東西。我們無須採取荒謬、又不合理的行動,我們只需要拿出勇氣,做好準備!(延伸閱讀│想投資也要有底氣!沒準備好這兩筆錢,當心「投資」變成「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