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AI時代,更需要支持多元價值的成功模式

陳亮恭
user

陳亮恭

2024-08-06

瀏覽數 1,450+

在人工智慧衝擊社會的時代,更需要支持多元價值的成功模式,開創更多領域的發展。Unsplash by Baim Hanif
在人工智慧衝擊社會的時代,更需要支持多元價值的成功模式,開創更多領域的發展。Unsplash by Baim Hanif
00:00
00:00

在高度競爭的世界中,要創造更加包容、更具活力的社會,讓每個人的潛力都能充分發揮,進而在人工智慧衝擊社會的時代,開創更多領域的發展,創造成功機會。

在劍橋大學莫德韋爾天文台,年輕的研究生喬瑟琳.貝爾專注地分析著一連串規律出現的無線電波數據。她的眼中閃耀著探索未知的興奮。在這些看似平常的數字中,她捕捉到一個奇特的無線電信號,一個來自宇宙深處的神祕脈動。這個發現在日後引發了巨大的迴響,當時的她可能未能覺察到這一點。

幾年後,1974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公布,馬丁.賴爾與安東尼.休希許因無線電天體物理學的開創性研究而獲獎。這項研究的核心,正是喬瑟琳首先發現的那個信號,後來被證實為脈衝星。休伊許一開始將此訊號視為外星文明,但喬瑟琳正確判斷為脈衝星所釋放的訊號。然而,做為一名研究生,她的貢獻並未得到諾貝爾獎委員會的認可。面對如此的爭議,喬瑟琳本人說道:「如果他們將諾貝爾獎頒給研究生,將會貶低諾貝爾獎的價值,除非面對一個非常特殊的例子,但是我並不認為這件事符合這種情況。」

馬太效應展現在各領域

這一幕,彷彿是美國社會學家羅伯特.墨頓於1968年提出「馬太效應」時的預言。羅伯特指出:「相對於那些不知名的研究者,聲名顯赫的科學家通常得到更多的聲望,即使他們的成就是類似的。例如,一個獎項幾乎總是授予最資深的研究者,即使所有工作都是研究生完成的。」

「馬太效應」源自於古老的《聖經》寓言故事,一位富人出國前依照能力分別給三個僕人5000、2000、1000金幣。回國後,前兩位僕人因為經商與貿易而使財富倍增,而第三位僕人只是將錢埋在地下避免損失。富人大力讚賞前兩位僕人,並給予更多權力,卻斥責第三位,並奪走他的1000金幣,交給能力最好的僕人。「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這是《馬太福音》的記載。

「馬太效應」在經濟領域充分體現,產業發展總是強者愈強,即便在相同的投資報酬率下,資本雄厚的富人,與一般人累積的財富差距會更形擴大。「馬太效應」在教育現場也很明顯,學童若能愈早獲得閱讀與表達能力,通常也會提升成人後的成功機會;反之,若沒能及早掌握相關能力,可能造成長期知識和技能的逐步落後,因此,教師必須重視閱讀與表達能力以外的表現,避免以單一價值觀界定學生的表現。

重視多元與公平

雖然「馬太效應」深植於社會結構中,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只能接受。反之,社會應該積極尋求破解之道。從「馬太效應」的觀察得知,人們每獲得一點的成功,就會產生累積優勢,增加其達成下一個成功的機會,而這也是破解「馬太效應」的策略。首先,社會需要更重視多元價值,認可並鼓勵多樣化的才能和成就,為不同類型的知識和技能提供發展空間。其次,為政者應致力創造更公平的機會,為每個人提供成功的基本條件,縮小貧富差距。個人層面上,則需培養韌性,學習在逆境中保持信心,避免固守既有的成功模式。

在高度競爭的世界中,我們既要理解「馬太效應」的機制,更要有勇氣挑戰之。創造更加包容、更具活力的社會,讓每個人的潛力都能充分發揮與成功,在人工智慧衝擊社會的時代,更需要支持多元價值的成功模式,開創更多領域的發展,創造成功的機會,將能有效減少「馬太效應」的負面影響。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本文章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遠見》立場
(作者為台北市關渡醫院院長;原文刊載於聯合報,經作者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

AI教父黃仁勳的創業領導成功之道
數位專題

AI教父黃仁勳的創業領導成功之道

AI晶片巨頭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勢不可擋!1993年創立輝達以來,公司市值近來創下歷史新高,黃仁勳身價更是破千億美元榮登全球前15大富豪。隨著Computex 2024登場,他帶來的A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