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美股科技股慘遭屠殺,尤其是輝達(NVDA)與台積電ADR(TSM)等近期因AI話題夯爆的企業股票,台股相關概念股也逃不了修正。然而,7月30日超微(AMD)舉辦新一季財報會後,超微股價暴漲8%外,曾拉抬輝達一度回穩。雖最終超微股價下跌,幅度相對小。究竟執行長蘇姿丰在財報會前後揭露哪些關於AI整體產業,在近期股市回檔後的長線布局線索?為何有分析師看好英特爾表現糟,是超微的機會?對台股AI股影響?3點解析。
美國就業數據不亮麗,以及FED降息機率提高,讓上週美股慘遭大屠殺,尤其是近期因AI話題超夯的輝達(NVDA)、台積電ADR(TSM)與美超微(SMCI)一度暴跌。唯獨超微半導體(AMD)不但在財報公布後當日暴漲8%,還一度拉抬AI領域晶片霸主輝達股價由大跌回穩。至上週五的5天內,超微股價最終雖下跌6%,相對於台積電ADR的7%、艾司摩爾(ASML)的一成與英特爾(INTC)的25%幅度小,因此近期成為外界看好AI概念股,長線仍看好的新希望。
主要原因有3點,其中兩點超微執行長蘇姿丰也曾在近期公開提及。
1. AI晶片供不應求,說超微與輝達成長趨緩太早?
首先,超微(AMD)上週新一季財報會上,執行長蘇姿丰在與分析師的電話會議中表示,該公司的AI晶片銷售「超出了預期」。例如,超微的旗艦產品MI300,是與輝達H100競爭的產品,其單季銷售額就超過了10億美元,遠超市場預期。
她也透露,超微計畫在今年第四季推出MI325X,在2025年推出MI350,在2026年推出MI400,以保持在市場上的競爭優勢。她表示,MI350比起輝達的Blackwell也不會遜色。
另外,蘇姿丰坦承目前旗艦產品MI300,仍面臨供應鏈瓶頸,因此預期到2025年前這款產品供應仍將吃緊。
綜合分析師與科技媒體《Verge》報導,超微這一季表現強勁,主要是策略上跟隨一哥輝達(NVIDIA)腳步成功,「更像一間AI晶片公司」。
無論未來超微的MI350是否更勝輝達的Blackwell,如專業投資媒體《MarketWatch》指出,超微在最新財報上的優異表現,說明了整體AI 產業目前發展趨勢仍算正面 。
另外,蘇姿丰在回答分析師提問時,除表示本季業績亮麗,也指出明年前產能由於供應鏈瓶頸,仍供不應求,更積極規劃未來兩年的AI產品。似乎點出不論是供應晶圓的半導體業者,或者是AI晶片設計業者,要說發展趨緩還太早。
2. 超微與輝達搶投資AI新創,有玄機
超微在7月10日宣布以6.65億美元併購芬蘭AI新創Silo AI。蘇姿丰並在上週受訪《彭博》時指出,「現在正是人才戰的關鍵時刻!」
她表示併購Silo AI,確實讓超微在取得優秀人才上有明顯進展。蘇姿丰透露公司內部現在不只有硬體,也有軟體人才。再加上新創,可看出超微也正砸錢跟進輝達的生態圈經營策略。
Silo AI是誰?這個新創團隊來自於芬蘭赫爾辛基,成立於 2017 年,是歐洲最大的私人AI實驗室,專攻企業用AI解決方案。客戶群頗為強大,包括飛利浦(Philips)、聯合利華(Unilever )與安聯集團(Allianz)等。
至於輝達更早就布局,例如去年就投資由一群前Google員工在加拿大創立的AI新創Cohere,該公司優勢是專注於開發給企業用的生成式AI。
在今年7月底,Cohere團隊公開宣布剛完成新一輪5億美元募資,超微也是注資的企業之一。
到底背後有何玄機?首先,光看輝達與超微搶人與收購大戰未停歇,可感受到AI業者仍對未來有信心,積極投資。
此外,這兩間由他們重金投資的新創更有一個共通點:都積極切入企業用AI,並有初步成果 ,這與OpenAI開發的ChatGPT,當初橫空出世瞄準的是一般消費者,大為不同。
對照起黃仁勳近期宣布輝達和Meta Llama 3.1 模型合作時,提及當下是「全球企業採用生成式AI的關鍵時刻」,似乎也可嗅出輝達與超微,下一波布局重點將在企業用生成AI。
3. 對手表現太糟,超微可能受惠
不過,一些華爾街分析師認為,超微近期備受看好,答案可能更簡單粗暴:對手老大哥英特爾(Intel)近期表現太糟,超微有機會受惠。
例如,Morgan Stanley分析師摩爾(Joseph Moore) 上週在兩家企業財報會後,決定調高超微的目標價,卻調低英特爾的目標價。他指出:「超微在下一季的數據中心營收很可能會超過英特爾。」
J.P. Morgan分析師蘇爾(Harlan Sur)也指出類似看法。據他上週出具的最新報告內容,認為超微正繼續「在伺服器與PC CPU部分掠奪英特爾市場地盤」。
另外,Melius Research 分析師 Ben Reitzes則分析,超微的AI PC與X86產品系列表現優異,目前英特爾的合作伙伴,例如戴爾科技(DELL)和惠普(HPQ),可能都對改跟超微合作感興趣。這些原因讓他在超微股價前景的評估中,帶來不少加分作用。
據《Verge》指出,超微在AI PC方面,目前已公布的合作品牌台廠包括了宏碁,華碩;陸廠則有聯想。
不過,超微本季雖表現傑出,大多分析師仍認為要與輝達在AI市場競爭,仍有一段距離。 同時最近AI股確實過熱,股價修正難免。至於AI一哥輝達,8月底將公布的新一季財報,是否仍維持驚艷演出,也更需要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