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與領袖面對面 與領袖面對面 最後席次!與台積電等高階代表聊企業決策

OpenAI實驗每月讓人無條件領3萬!後來如何?沒改變這件事

遠見編輯部
user

遠見編輯部

2024-07-31

瀏覽數 6,450+

無條件基本收入(Universal Basic Income, UBI)一直是歐美國家這些年討論與實驗的關鍵議題。(情境圖)Photo by Alexander Mils on Unsplash
無條件基本收入(Universal Basic Income, UBI)一直是歐美國家這些年討論與實驗的關鍵議題。(情境圖)Photo by Alexander Mils on Unsplash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ChatGPT之父,OpenAI執行長奧特曼,在數年前啟動贊助無條件基本收入(UBI)的計畫,邀請研究團隊在美國隨機挑選一群人啟動社會實驗,看看無條件給低收入人士每月3萬多台幣,是否能改變底層人生?又是否能為AI取代人類工作的未來,帶來新解方?如今已實驗3年,今年7月甫出爐兩份最新報告。結果令團隊驚奇!雖然這群低收入美國民眾,確實善用了這額外的收入,還是有一件相當重要的事,不是靠現金解決得了。是什麼?對台灣人來說,可能會格外有感。

無條件基本收入(Universal Basic Income,UBI)一直是歐美國家這些年討論與實驗的關鍵議題簡單來說,無條件基本收入就是不論你有沒有工作,政府都會義務提供給你每月固定收入。 

ChatGPT來臨後,人類要仰賴UBI?

有一派專家擔心,這樣的做法會讓國民變得更加好吃懶做;但許多矽谷大咖,如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與臉書創辦人祖克柏卻都曾表明贊成。他們的理由是,科技持續進步,終究有一天會取代不少人類的實際工作。 

另外,美國曾有新興政黨,台裔美國人楊安澤啟動的前進黨(Forward Party),將無條件基本收入列為希望實踐的政策目標。 只是在目前尚未成為主流民意。 

但是,當ChatGPT這類生成式AI2022年開始,引發全球數億人使用風潮後,人工智慧即將淘汰人類的擔憂湧現,讓UBI這個議題又躍上輿論舞台。這回,引發生成AI風潮的關鍵機構OpenAI怎麼看 

其實,ChatGPT開發團隊OpenAI,執行長奧特曼(Sam Altman)一直長期關注UBI,還大方贊助研究在2016年,當時身兼新創加速器Y Combinator總裁的他,曾於YC官網部落格指出希望資助一項關於基本收入的研究,即無條件在美國給一群人5年的生活費用來做社會實驗。因為他個人好奇已久,雖然討論很多,在美國實施基本收入的可能性到底有多高? 

奧特曼一直長期關注UBI,還大方贊助研究。達志影像

奧特曼一直長期關注UBI,還大方贊助研究。達志影像

此外他也想知道,當有了無條件提供的月薪,人們最後只會坐下來玩遊戲,還是創造新事物?是否感到快樂和滿足? 

據《VOX報導,奧特曼本人與Y Combinator後來贊助2400萬美元,成立了Open Research非營利研究機構,確實與一群非營利研究伙伴合作提供UBI的社會研究,截自2024年已達3年。研究團隊在德州以及伊利諾州選擇了3000位實驗對象,這些人的年紀介於21歲至40歲,年收平均約29990美元。 

研究團隊將這群人分為兩組,一組實驗組,每個月無條件提供1000美元,約等於新台幣3萬2780元。另一組則是對照組,每個月則僅提供50美元。藉此觀察兩組族群在生活與花費上的改變,來推斷UBI政策是否有用。 

UBI沒讓人放棄工作,年輕人還投資新技能

其實,根據去年人口普查局公布的,2022年美國家庭稅後年收中位數為64240元,可以看出研究團隊選擇的族群確實是低收入戶,年收相比一半都不到。一年下來多了12000美元,確實蠻有機會帶來明顯改變。實驗至今到底結果如何? 

在7月,Open Research先後公布了兩份美國經濟研究局(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製作的研究報告。從官網彙整的初步資訊來看,結果似乎頗為正面。 

首先,根據OpenAI Research官網資訊顯示,有每月領1000美元的實驗組在疫情間的就業率為58%,可能是遭受疫情衝擊,但在疫情結束後就業率提高為72%。相比控制組在疫情間就業率為59%,疫情後為74%差異不大,或可駁斥無條件提供現金,會讓民眾不願工作的觀點。 

而根據第一份由美國經濟普查局製作的報告,關注於無條件收入與就業的深度關連,則更仔細地盤點出,無條件基本收入導致勞動參與率下降2.0個百分點,相較於對照組,是可能因此減少工作或者不工作。

無條件基本收入導致勞動參與率下降2.0個百分點,相較於對照組,是可能因此減少工作或者不工作。(情境圖)Photo by Zac Ong on Unsplash

無條件基本收入導致勞動參與率下降2.0個百分點,相較於對照組,是可能因此減少工作或者不工作。(情境圖)Photo by Zac Ong on Unsplash

但是不工作以後,真的只是在玩遊戲或者休閒嗎?

實驗結果也顯示,比較年輕的實驗對象,在教育方面有較多的投資,說明了這些人因為有無條件收入以後決定減少工作,可能是為了多學習新技能。

多了現金,窮人更樂意分享

至於在花費增加的部分,實驗組以實際金額看,增加最多前3項如下表,分別是食物、交通與租金。但若從增加最高百分比來看,則是贊助周遭親友。這些資訊都顯示,當人們拿到無條件收入後,仍然會投資在最務實的地方不亂花,也樂於幫助他人。 

免費報名|8/17(日)賴佩霞@基隆塔《靜心的力量》新書分享會

UBI實驗組,多花錢在這些地方

支出類別實驗組平均每月增加金額
食物$67
交通$50
租金$52
贊助他人$22
資料來源:OpenResearch、資料整理:遠見編輯部(單位:美元USD)

例如,接受實驗的美國女士Zelda向研究團隊透露,原來她因財務困窘被斷電,還好跟大嫂借錢應急恢復用電。當她開始無條件領錢後,變成大嫂和婆婆反過來跟她借錢。但她樂於付出,「沒關係的,我都懂。因為我不久前也才度過類似難關。」 

不過另一份報告專注於無條件收入對於健康的影響,就出現了不完全正面的結論。似乎說明,多一些錢不會讓你變得更健康?到底為何出現這樣的看法? 

首先,第一份報告中分析了醫療支出,由於美國不像台灣有健保,醫療費用對於窮人來說是昂貴負擔。提供無條件收入3年後,果然如一些研究專家預測,這些實驗組比起對照組每月多花了20美元在醫療支出上。似乎有這筆額外資金,確實讓他們更願意投資在自己健康上。另外, 這些人也減少了過度飲酒與藥物濫用。 

UBI對健康改善不明顯?

但是,在由美國經濟研究局(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擔綱的第二份報告中,研究團隊不只追蹤花費,更仔細追蹤了實驗組的身心健康指標與健康行為,得到如下兩點結論,似乎說明了多拿無條件收入,對於健康幫助不明顯: 

1. 在心理健康方面: 

在實驗的第一年,基本收入對受試者的心理健康有顯著改善,包括減輕壓力和心理困擾。然而,在第二年和第三年,這種影響不再顯著。

2. 在生理健康方面: 

研究發現,基本收入對於多個生理健康指標(如血壓、膽固醇、肥胖或其他心血管健康指標)沒有顯著影響。臨床測量數據顯示,對於血糖、血壓、膽固醇等生理健康指標的改善效果,均未達到統計學上的顯著性。

研究團隊還發現,儘管實驗組花了更多錢在食物支出上,有機會經由買更好的食材做飲食調控來改善健康,實際上3年後效果不顯著。也挑戰許多社會學者常指出的說法:窮人健康狀況比富人差,是因為買不起夠好的食物。

另外,研究團隊驚訝地發現,雖然這群人花了更多錢在醫療上,卻沒有更積極施打疫苗或者做癌症篩檢;也沒有因為常跟醫師諮詢,多做健康的行為,比如增加運動量與睡眠時間。

研究團隊發現,雖然這群人花了更多錢在醫療上,卻沒有更積極施打疫苗或者做癌症篩檢。(情境圖)Photo by Alexander Grey on Unsplash

研究團隊發現,雖然這群人花了更多錢在醫療上,卻沒有更積極施打疫苗或者做癌症篩檢。(情境圖)Photo by Alexander Grey on Unsplash

不用UBI,健保是否更好?

最終,研究團隊,提出了許多設計社會福利政策官員常有的疑惑,給窮人更多幫助當然好,是否能對症下藥?比如擴大健保,降低處方藥成本與提供民眾更方便的醫療預約制度,才能有效改善國民健康? 

他們也提出美國其他團隊曾有的研究指出,光給現金幫不了忙。例如,美國曾有3項研究,分別調查了在疫情期間隨機分配一次性現金(一次性支付500美元、1000美元或2000美元)給民眾應急的結果。最後觀察結論:現金對民眾健康沒有明顯改善。  

AI貢獻GDP,10年內1%

不過,現在還有其他疑慮。AI尚未證實已大量取代人類生產力,向矽谷業者要求課稅以便支付UBI,是否找錯人?根據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家Daron Acemoglu在今年4月刊出的研究指出,人工智慧在10年內,最多只會使GDP成長0.93%至1.16%。 

無論如何,OpenAI贊助的社會實驗,看在已有健保的台灣人眼中, 或許挺有感。政府直接給現金或提供健康保險,哪一個對自己的健康更有幫助?UBI該給嗎?如何給窮人資源,才能最有效改善他們的整體生活?似乎正確答案還未出現。 

你可能也喜歡

AI教父黃仁勳的創業領導成功之道
數位專題

AI教父黃仁勳的創業領導成功之道

AI晶片巨頭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勢不可擋!1993年創立輝達以來,公司市值近來創下歷史新高,黃仁勳身價更是破千億美元榮登全球前15大富豪。隨著Computex 2024登場,他帶來的A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