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免費報名 免費報名 8/17(日)賴佩霞@基隆塔新書分享會

奧運霹靂舞項目孫振8/10出賽!霹靂舞是什麼?比賽規則?

實習記者莊子欣
user

實習記者莊子欣

2024-08-09

瀏覽數 48,250+

孫振是目前台灣最有知名度的霹靂舞國手。取自臉書@孫振 B-boy Quake
孫振是目前台灣最有知名度的霹靂舞國手。取自臉書@孫振 B-boy Quake
00:00
00:00

巴黎奧運本屆新增霹靂舞項目,台灣第一人孫振,本週末10日即將出賽,在奧運舞台上曝光爭取好成績。但霹靂舞的英文與定義為何?當初由哪位知名藝人提倡?經典舞步為何?又怎麼比賽評分?把霹靂舞當志願,可當飯吃?《遠見》一文整理。

霹靂舞的起源與英文定義

根據維基百科資訊,作為嘻哈四大文化(饒舌、DJ、塗鴉藝術、霹靂舞)之一的霹靂舞(Breaking),英文名稱來自於音樂裡的「break」,指的是歌曲裡沒有歌聲、只留下打擊樂的區間,舞者會表演出自己特有的動作或是技巧,久而久之發展成霹靂舞。

霹靂舞發跡在1970年代的美國街頭,在紐約布朗克斯區(Bronx)、布魯克林(Brooklyn)都是盛行的地方,也因此B-Boy名稱的由來也是來自於地區的字首,指的是跳街舞的人,而不是專指跳Breaking的人。霹靂舞的出現最初是為了調解幫派之間衝突導致的傷亡,改用霹靂舞的對決一較高下,用比舞代替比武。

至於霹靂舞的音樂風格,起源於嘻哈之父DJ 庫爾赫克(Kool Herc)(原名:克萊夫・坎貝爾)在一場派對中將嘻哈四元素融合,尤其是他所播放的歌曲間奏成為以後的Break Beat,B-boy與B-girl會在此間奏跳舞,才逐漸演變成霹靂舞文化。

後來在1980年代隨著霹靂舞出現在電影、電視節目、音樂錄影帶中,霹靂舞逐漸流行、踏上國際舞台,到了2000年代霹靂舞開始有象徵性的世界比賽。

霹靂舞(Breaking)作為四大嘻哈文化之一,發跡在1970年代的美國街頭。僅為情境示意,Unsplash by Tucker Good

霹靂舞(Breaking)作為四大嘻哈文化之一,發跡在1970年代的美國街頭。僅為情境示意,Unsplash by Tucker Good

霹靂舞之父是誰?曾有知名藝人以跳霹靂舞聞名?

根據百科全書網站「Britannica」資訊,起源於街頭的霹靂舞,沒有特定的發明人,而是從80年代美國一群黑人與拉丁族裔青少年共同發展出來。

不過,美國已逝傳奇藝人麥可.傑克森(Michael Jackson)雖非發明霹靂舞,則是協助霹靂舞發揚光大的重要人物。他的經典舞步「Moon Walk」便是從霹靂舞發想出來。另外,MJ的許多經典音樂錄影帶如「Beat it」或「Thrillers」也能看到他與專屬舞團將霹靂舞帶入表演中。

霹靂舞如何被列入正式奧運賽事項目?

2018年布宜諾斯艾利斯夏季青年奧運,霹靂舞首次被納入做為賽事;2024年成為夏季奧運正式的比賽項目,與其共同增設的項目還有滑板、衝浪與運動攀岩。這些運動也代表了過去的次文化如今逐漸走入主流,被奧委會認可,成為當今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目前國際上世界性霹靂舞的比賽有:Battle of the Year、Freestyle Session、The Notorious IBE、Red Bull BC One、The UK B-Boy Championships、The Legits Blast Series以及BBIC。

霹靂舞在2024年成為夏季奧運正式的比賽項目。取自Olympics

霹靂舞在2024年成為夏季奧運正式的比賽項目。取自Olympics

霹靂舞的經典舞步介紹

作為嘻哈舞蹈中最原始的舞風之一,霹靂舞的特色在於強烈的個人風格、富有創意的絢爛技巧,以及重要的「對決(Battle)」文化,讓霹靂舞多了一層競技的元素。

而霹靂舞的舞蹈動作大致可劃分為4個類別,分別為搖滾步(Top rock)、排腿(Foot work)、大地板(Power moves)、定格(Freezes)。

1. 搖滾步(Top rock):指的是任何以站立姿勢做出的舞步,通常富有身體的律動,也因為有高度自由性,多數時候為舞者一開始的起手式。如「大老鷹」(Indian step)就是搖滾步的一種。

2. 排腿(Foot work):作為霹靂舞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排腿是將身體以雙臂支撐,以雙腳踩出步伐的舞步。

3. 大地板(Power moves):為旋轉的動作,通常以上半身作為支撐,雙腳沿著圓形的軌跡轉動。倒立、背轉、頭轉等都是大地板的範疇。

4. 定格(Freezes):以上半身支撐身體並保持不動的姿勢稱為定格。舞者會在音樂的重拍或是結束時定格以對上拍子,或是將定格與定格之間依照節奏做銜接。

綜合以上會發現,其實霹靂舞有許多動作需要貼近地面進行,或是以頭、肩、背、膝等部位作為重心旋轉或翻滾。這也相對地要求舞者的身體素質,也是為何女性舞者「B-girls」比較少的原因。

霹靂舞的經典動作之一大老鷹(Indian step)。取自臉書@Kings United

霹靂舞的經典動作之一大老鷹(Indian step)。取自臉書@Kings United

8/17賴佩霞新書分享會 | 在基隆塔來一場心靈對話,立即報名!

霹靂舞賽制、與比賽評分規則

以奧運而言,將分成男子組與女子組,一共有男女各16名選手,採單人淘汰的賽制。比賽將由兩位選手一對一對戰,由DJ隨機播放音樂開始舞動,而奇數位評審將在每回合結束時提交選票,三戰兩後得出該輪獲勝的選手,晉級下一輪比賽。

另外,目前對於霹靂舞還沒有一套很明確的判斷流程,不過依照WDSF(世界運動舞蹈總會)霹靂舞規則中的評分系統,評審應依3個範疇:身(Body)、心(Mind)、靈(Soul);6項標準:技術性、多樣性、創造力、風格、表演性與音樂性,進行評分。其中創造力與表演性占比60%,其餘項目則占比40%。

不過WDSF奧運霹靂舞項目全球負責人陳柏均,則認為比起華麗的炫技,舞者動作是否到位更重要,難度提升上去也需要兼顧穩定性。

另外,霹靂舞也是一種高度自由的運動,選手除了展現自己華麗、絢爛的技巧之外,與音樂融合、在其中展現出自己的創意更是會被看見的重點。

台灣霹靂舞國手與優秀選手介紹

孫振

這次取得奧運參賽門票的台灣人孫振,便是目前最有知名度的霹靂舞國手。他曾受訪指出,霹靂舞是從小自學,並獲得家人支持。至今他截自2024年3月霹靂舞世界排名為第16名。

孫振在7月下旬出發參加巴黎奧運前,於自己IG帳號上發言指出,「一直以來心中都有一個目標跟期望,就是尬到最高層級。無論是奧運還是BCONE,對我來說能代表自己跟最好的人競爭,就夠熱血了。」

或許可說是他對於此次用霹靂舞登上巴黎奧運舞台的期許。

霹靂舞國手孫振(中)。取自Instagram@quake_chan

霹靂舞國手孫振(中)。取自Instagram@quake_chan

楊加力

楊加力曾於2023年杭州亞運進入女子八強。 目前世界排名第51名,是台灣女性霹靂舞選手排名最高者。

吳定杰

現年17歲的吳定杰,曾在2022年拿下The Notorious IBE青少年組的冠軍,也曾在義大利最大霹靂舞比賽「Check the Style」中奪冠。

許馥雅

17歲時就入選杭州霹靂舞亞洲錦標賽中華台北代表,目前正以2026名古屋亞運作為目標前進。也是台灣首位霹靂舞體保生。

(延伸閱讀:台灣霹靂舞體育保送第一人!這位B-girl為何不簡單?

把霹靂舞當志願,可以當飯吃?

隨著奧運的熱潮,開始有對於霹靂舞職業化可能的討論,時任中華民國霹靂舞協會理事長、山丘街舞學院創辦人凌維志表示「我自己是致力於推廣,也非常想看到這件事情發生」。

不過霹靂舞要走上職業,他認為一方面是退役選手要有教學能力、有市場可以成為師資,負責上課及培訓;另一方面就是選手是否可以像籃球、棒球一樣,可以發展成有自己的職業聯賽。

凌維志表示,在奧運公布正式項目之後,學院的報名情況其實並未與之發酵,可能是因為目前霹靂舞進奧運還沒有太多人知道;或是多數家長可能覺得有奧運光環,霹靂舞好像「門檻很高」。

不過凌維志仍樂觀看待台灣霹靂舞發展,他起初創建的山丘街舞學院的動機也是因為「希望可以讓小朋友可以用霹靂舞走完學習歷程」,走向職業化或許還需順勢而為、講求天時地利人和,但培訓下一代是現在就可以開始的事。

凌維志一路走來他看見太多因為升學壓力選擇放棄跳舞的同學,因此讓霹靂舞可以成為升學管道是他目前在做的事,而許馥雅選手的案例,或許就是一個很好的開始。

你可能也喜歡

動起來的 ESG
數位專題

動起來的 ESG

運動和ESG(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公司治理)有什麼關係?「動起來的ESG」,不僅是將運動和ESG相結合的創新思考,更是我們對未來企業永續發展的探索。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