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搜尋引擎巨頭Google的母公司Alphabet將斥資近230億美元,約新台幣近7500億元收購雲端網路安全公司Wiz,若交易成功,這將是Alphabet史上最大的併購案。Wiz是做什麼的?原來Google買它是為了削弱敵人實力?
Google砸錢買Wiz,為了削弱敵人?
Google以其搜尋引擎為聞名,近年則致力於發展雲端市場。但是在雲端市場的占比上,Google仍遠遜於亞馬遜與微軟。根據Synergy調查機構的最新統計,2024年第一季,全球雲端服務市場配比,亞馬遜AWS以31%居冠、微軟的Azure則以25%居次。Google則占比11%,與前兩大有一段距離。
另外,雲端部門業務的興起,也表示網路安全更需要被重視,
這次的併購案Wiz,主要提供公司網絡安全軟體與風險管理程序,以便維護企業使用雲端系統時Amazon Web Services(AWS)、Azure、Google Cloud Platform(GCP)的網路資訊安全。
換句話說,Wiz過往是亞馬遜AWS的資安服務合作廠商,可以說Google買下它,等於增強自己實力,也等於減少敵人優勢。
除此之外,該公司已經為BMW、 Slack與Morgan Stanley等公司提供過類似服務。
Google另一大併購案,也是網路安全公司
回溯Google近期最大的一筆併購案,同樣也是網路安全公司。《華爾街日報》指出,Google在2022年以近54億美元併購網路安全公司Mandiant,這是Google成立以來第二大起的併購案。目前Google公司的最大併購案發生於2011年,以125億美元收購 Motorola Mobility,這次Wiz的併購案金額,將達到史上最高。
Google公司與Wiz目前尚未證實此訊息,不過此消息出來,已經引起外界的注意。《華爾街日報》報導此交易應該很快就會達成,《紐約時報》則依據知情人士透漏,報導交易仍有破裂的可能。
《富比士》的報導中指出網路安全新創公司Wiz創辦人Assaf Rappaport利用「安全技術」在人工智慧與雲端世界中找到了最佳戰略位置,並且Wiz的發展速度非常快,才能夠在雲端安全技術市場中嶄露頭角。
Wiz創辦人曾任職微軟,登過富比世
Wiz是一家2020年才在以色列成立的新創公司,目前總部位於紐約,旨在提供安全的雲端環境。《華爾街日報》報導,Wiz從創立以來,市值不斷飆升,今年已達120億。該公司創立18個月後,其年度經常性收入達到1億美元,並在2023年的年度經常性收入達3.5億美元。
今年40歲的Assaf Rappaport是Wiz創辦人兼任執行長,曾在去(2023)年成為美國商業雜誌《富比世》的封面人物。成立Wiz之前,他曾任微軟公司的安全部門的高級管理階層,更早之前,Assaf Rappaport是軟體安全新創公司Adallom的共同創辦人,後這間公司以3.2 億美元的價格賣給了微軟。長期以來,Assaf Rappaport幾乎都在網路安全的領域中。
隨著雲端技術的進步,愈來愈多企業將資料、數據轉移到雲端儲存與運作,這對於許多公司來說不是一項簡單的任務。雲端的背後,表示著資訊是透過許多端點的連接與傳輸來進行。Assaf Rappaport接受《富比世》訪問時表示,任何看似無關緊要的連接,都可能為駭客提供攻擊機會。
ChatGPT興起後,雲端資安更需要保障
OpenAI與ChatGPT等人工智慧工具的興起,訓練人工智慧的大量資料也上傳到雲端記憶與運算,更是加劇了雲端的需求。當所有資料都上傳到網路上時,更需要阻止駭客的攻擊,因此「雲端安全維護」成為一項重要的工作。
《華爾街日報》指出,如果Google與Wiz的交易達成,這將成為近年最大的科技交易之一。反壟斷的訴訟使Google的投資者猶疑,網路安全是投資者的重要關注領域,Google這次與網路安全公司的合作,成為許多人關注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