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花蓮名店宣布停業!位於花蓮市區、緊鄰東大門夜市的老店黑金通,不僅受到觀光客喜愛,平日也有許多花蓮人光顧。0403震後,黑金通因險些倒塌的天王星大樓就在隔壁,受到廣大關注。7月4日晚間無預警宣布停業,許多老顧客十分不捨,老闆李冠威在宣布閉店後透露心聲,也談及花蓮餐飲業「兩極化」的真實現況。
「不會比現在更慘,現階段做出改變很合理,」黑金通老闆李冠威語氣平和地告訴《遠見》,沒有外界想像的無奈和悲情。
李冠威指的「慘」,是自0403強震後,超過1500個大大小小餘震不斷;如遇豪雨,公路、鐵路受阻的不確定性,使得花蓮觀光業仍未見曙光。
在花蓮市區獨立創業七年,以餐飲業的來說,黑金通算得上是資優生,因為過去人力銀行曾做過一份調查,餐飲業是創業紅海行業之冠,但平均存續的壽命不到4年,低於所有產業平均。
再者,以花蓮端午連假住房率不到兩成來看,黑金通五、六月雖比去年同期衰退15%,但較地震前恢復超過五成,營業恢復情況良好。
因此很多人不解,走過七年,又挺過緊鄰隔壁的天王星大樓拆除期、震後管線問題大淹水,震後三個月即將迎來暑假旺季,為什麼現在收店?
震後餐飲業兩極化現象
原來,這項決策的背後考量之一,是想對花蓮餐飲業做出改變。
「與其看到大家(餐飲業)一直陷入『到底該不該收?到底該不該離開花蓮?』 我先站出來告訴大家,改變沒有那麼難,」李冠威近期餐飲同業交流時,發現大家陷入是否止損的掙扎困境,但事實上,許多餐飲創業者,包括他選擇繼續留在花蓮,都有同樣的信念:喜歡花蓮的空氣、大山大海與生活步調。
「花蓮並沒有被丟下原子彈整個爛掉,」他意識到,雖然自然災害對餐飲業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但這只是過渡期,真正需要改變的是自身的經營模式與品牌策略,而不是被動地等待環境的改善。
另一名在地經營超過十年的餐飲業者則告訴《遠見》,部分店家試圖撐過暑假,「再賺這段時間」,預計九月將有另一波餐飲歇業潮。
不過,李冠威說,與外界想像不同,花蓮餐飲業災後呈現兩極化,過去以觀光客為主的餐廳確實受到衝擊,但在地客為主的平價小吃反而因為觀光收入不佳,產生「消費轉移」,生意變得更好,像是欣欣麵館,假日都要排隊。
黑金通七年的開業歷程,讓品牌在花蓮有了底氣,但另一方面,卻被既有模式限制,像是消費者已經習慣的販售品項和風格,李冠威計畫藉此機會轉型,不排除在原有的黑金通老宅以新品牌重新出發,也希望此舉能讓更多餐飲業者一同思考初心與調整營運體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