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遇見未來關鍵趨勢5〉高環保低勞力  企業競爭多精敏少廢棄

徐仁全
user

徐仁全

2006-11-01

瀏覽數 23,350+

遇見未來關鍵趨勢5〉高環保低勞力  企業競爭多精敏少廢棄
 

本文出自 2006 / 11月號雜誌 2015關鍵報告:你不能不知未來六大趨勢

未來十年內,企業依舊會面臨的難題包括:商業環境變動快速、同業競爭激烈、及客戶要求日益升高。而新興工業化國家投入製造市場,如中國及印度,也為全球產業帶來挑戰。

唯有具備安全、高彈性與高效率的自動化生產結構,方能使不具勞力密集優勢的台灣,在製造業競爭上占有一席之地。

未來企業不再以「大」取勝,如何提升自動化能力與彈性,成為精敏企業(Agile Enterprise),才是成功關鍵。

同時,在環保意識抬頭下,向來被環保人士視為天敵的製造業,在下一個十年會受到更嚴密的監督。節能、可再利用或回收的產品或元件,也是未來產品主要訴求。

精敏未來,訴求球員少、得分高

什麼是精敏企業呢?能因應市場快速變化,滿足客戶多樣多變需求,並且迎戰劇烈的市場競爭,才堪稱為精敏企業。

自動化技術其實正是象徵精敏時代來臨。根據經濟部統計處「2004製造業自動化及電子化調查報告」指出:國內製造業的自動化設備值比為76.29%,相較於2003年底的74.48%又增加了1.81%。

其中,資訊電子工業自動化設備值比已達86.68%,較2003年底的85.77%又提高些。

由於資訊產品壽命週期較短、生產線彈性需求較大,故在採用自動化生產設備比重會高些,且有日益依賴的趨勢。

另一指標為自動化設備密集度,也就是平均每位直接人工所使用的自動化軟硬體生產設備金額。2004統計為676萬元,較2003年的591萬元增加約85萬元,成長幅度達14.38%。

適逢故宮百年,快帶小朋友來基隆塔參加《穿越故宮大冒險 大小書粉高空派對》吧!

在諸多產業外移的因素中,業者認為生產成本無法降低,導致產業競爭力下滑為主因之一。而解決之道就是在強化研發創新能力之外,同時也以高效率自動化的生產設備,來節省勞力成本並增加產品品質。

綠色經營,進軍國際的通行證

有了精敏還不夠,再加上環保才算擁有確保致勝的「雙劍客」。

近來,歐盟開始推動的回收廢電子電機設備(WEEE)、與電子電機設備中危害物質禁用(RoHS)等法令,都代表綠色是爭取進入國際市場的一張門票。

歐盟在2005年宣布有關電子電機廢棄物報告中指出,相較於2000年時的電子電機廢棄物,如電腦、傳真機及手機等,總數增加了16%到28%,比總廢棄物量的增加速度還快了三倍。

為處理日益增多的電子廢棄物問題,歐盟決定在2006年底前,所屬國家必須達到每人每年至少回收四公斤私人家用廢電子電機產品。

目前,國內廠商如華碩、鴻海、廣達及宏碁等大廠,皆已在歐美等品牌大廠的要求下,進行相關研發配合,也淘汰舊生產線以符合新規定,

環境與人的健康狀況也將是政府與企業關注的焦點。世界衛生組織(WHO)估計每年因受到空氣污染影響而死亡的人數達到300萬人,占總死亡人數的5%。

印度為了減少空氣污染,甚至限制新德里一年只能賣出1萬8000台汽車,比過去銷售量減少1/4。多數歐洲國家也開始徵收碳稅,以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如此看來,環境政策有時會與經濟發展相衝突,甚至凌駕在經濟發展之上。(徐仁全摘錄整理)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