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運」這字眼,似乎給人一種自己怎麼樣也改變不了的意思。其實不能改變的是「宿命」,「命運」的「運」字有「搬運」、「移動」的意思,意即「命運」是可以靠自己「移動」的東西,也是一直以來靠自己「移動出來的結果」。(本文節錄自《接受不完美的勇氣》一書,作者:小倉廣,遠流出版,以下為摘文。)
其實「人生一點也不辛苦,不痛苦」,是你故意「把自己的人生搞得非常辛苦、痛苦」,阿德勒舉了這般例子。
「有兩種方法可以通過高度僅5英呎(約1.5公尺)的門,一種是挺直身子走過去,另一種是彎身走過去,若是採用第一種方法,勢必會撞到門頂。」
也就是說,覺得「人生很辛苦、很痛苦」的人,就像挺直身子穿過門,結果就是撞到頭,要是能稍微彎身走過去,就能免受皮肉之痛。但大多數人都會怪罪「門太低」,而不是反省其實是沒有彎身的自己不好。
那麼,什麼樣的生活方式迫使人生滿是辛苦與痛苦?什麼樣的生活方式能讓人生變得單純?答案實在無法用一行字來表達。恐怕要閱讀這本書,進而能慢慢了解。現階段能傳達的是,當下的人生不是取決於「命運」和「過去」的創傷,而是自己的思考方式。
正因如此,只要下定決心,人生就可以變得很單純,所以別再做挺直身子穿過門的事,也別再「把人生搞得很複雜」就行了。
(延伸閱讀│阿德勒:世界就是一個「流淚谷」!能「量化」的成功,不算真正的幸福)
「命運」這字眼,似乎給人一種自己怎麼樣也改變不了的意思。其實不能改變的是「宿命」,「命運」的「運」字有「搬運」、「移動」的意思,意即「命運」是可以靠自己「移動」的東西,也是一直以來靠自己「移動出來的結果」。
我們一路走過來的人生受到許多事物的影響,不是嗎?像是遺傳、教養環境、成長地區、職場環境等。然而,遠遠超過這些的決定性因素是我們自己做過幾百次、幾千次的決心,而且不是受到任何人的強迫,是我們依自己的意思下的決心。
(延伸閱讀│「業力」不是「惡有惡報」:做決定的心態會得到相應後果)
選擇進入現在這家公司的是自己,決定繼續待在這家公司也是自己,選擇現在的另一半是自己,決定承襲父母的價值觀也是自己。
如果不喜歡的話,我們隨時有拒絕接受的權利,也有辭職的權利,以及向父母的價值觀說不的權利,這些都是我們擁有的權利。
只有自己能打造一路走來的人生,也只有自己能創造今後的人生。這麼一想,就會覺得人生多麼美好。「沒有做不到的事,因為人無所不能」,這是阿德勒最強而有力的一句話。
「都是父母的錯。」
「都怪朋友不好。」
「只怨生不逢時。」
「反正一切都是命。」
這些都是推卸責任常用的藉口。
人一旦找到藉口,推卸責任,就覺得很輕鬆。都是父母的錯、上司不好、部屬的錯、另一半不對、生不逢時,由於不是自己的錯,因此心情豁然開朗,是吧?但這輕鬆只會是一瞬間。
把自己的不幸遭遇推給命運,再怎麼自怨自艾,事態也不會好轉。唯有起身行動、改變,才有可能扭轉情勢。
好比現世政局混亂,一味怨嘆也不可能改變世道,要想改變政局現況,就必須盡最大的努力,例如想辦法投身政界等等。就算再怎麼埋怨家世出身、父母的養育方式,也不可能改變什麼,唯有接受過去,才能繼續前進。
一味將責任推給另一半、上司,也無法解決問題。況且對方要是反駁、抗拒,只會讓你更辛苦。人無法改變過去,也無法改變別人,只有改變自己的想法和行為,才能改變未來。每個人都有改變自己的力量,也就是改變未來的力量。
因此,不要總是逃避眼前的課題,總有必須面對的時候。就像牙痛時,就算吃再多止痛藥也不可能治好蛀牙,必須正視問題,徹底治療才行。
(延伸閱讀│人的命運10年一轉:運氣心理學者揭「走大運」的10個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