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結合瑜伽,創造出新型態玩法。從2022到 2030年,瑜伽旅遊市場預計將有5.8%的複合年成長率。今年已過了一半,如果你還沒有嘗試過瑜伽之旅,不妨趁著夏暑之際,來一趟身心靈的瑜伽充電行程,讓下半年度的自己能量滿滿、精神充沛。
旅遊讓她們相識,瑜伽讓她們交心。來自北、高的十位女性成員,在台中高鐵會合後,接駁車直接開到森林裡,展開兩天一夜的自然瑜伽之旅。
這些年逾不惑的參與者,都是瑜伽初學者,單純想追求獨處時光而報名。儘管彼此都是初次見面,在雙人瑜伽的協作下,從兩天的團體活動中,漸漸開展社交行為,進而組成社群,回家後更時常相約出遊話家常。
促成這個「社群」的推手,是本質旅遊執行長Bally。他在四年前,首次結合瑜伽與旅遊,從此成了台灣旅行社推動瑜伽之旅的領頭羊。
旅遊結合瑜伽,創造出新型態玩法。從2022到 2030年,瑜伽旅遊市場預計將有5.8%的複合年成長率。
旅遊結合瑜伽,開創社交生活圈
根據 Grandview Research 最新報告,到 2030 年,全球瑜伽旅遊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 2569 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為 5.8%。
未來十年,人們經濟生活和思惟方式的變化,預計將推動健康旅遊。
擁有NGO及旅行社背景的Bally,當初只想規劃女性的旅遊,正好老婆在學瑜伽,靈機一動,瑜伽之旅應運而生。
目前瑜伽之旅占公司營收三分之一,一個月至少出團三到四次,每團都會特別標註限女性或友善性別,只能透過網路報名,回流客一直是公司瑜伽之旅的重要客層。
最常聽到的回饋是:「開始享受一個人的獨旅、找回年輕時的自己、透過瑜伽之旅讓心放飛、以後要先把自己放在第一位……。」Bally聽到最難忘的回應,是有一位癌友,在朋友鼓勵下參加,後來放開心來感受整趟行程,「這次的旅程是這麼美好,讓我回到沒有生病前的我,非常開心。」
由於國內的瑜伽旅遊已不能滿足回流客,Bally於是開始規劃國外線。例如,旅行社今年的重心就放在峇里島的瑜伽之旅;「連電影《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中,茱莉亞.羅勃茲在峇里島烏布給藥師賴爺看手相的場景,也規劃在行程中。」
Bally不諱言,跟峇里島的瑜伽硬體空間相較,台灣遠遠不及,加上氛圍營造,客人幾乎是滿懷感動及頓悟結束旅程。每一團瑜伽之旅在結束行程前,團員們也都會為行程開一個專屬的社群,留下共同記憶,同時透過這個社群,繼續延伸更多相聚時光,比方相約聚餐、互揪去旅行等。四年來,成立的社群至少400個。
在戶外做瑜伽,除了是運動,也是很好的社交活動,紅酒瑜伽就是最好的例子。
紅酒瑜伽:酒精助燃讓身體也放鬆
起源於紐約市酒吧的紅酒瑜伽,創立者為Eli Walker,為了讓人親近瑜伽,以紅酒之名,結合瑜伽運動,後來發現透過酒精催化下,有助情緒放鬆,在瑜伽體式的練習上效果加乘。
「啜飲一口紅酒,酒香味從口鼻漫延至大腦,飄然微醺下,腦部多巴胺的釋放,讓人不自覺開心愉悅,感官同時變得更敏銳。手握酒杯、高舉過頭、單腳站立的瑜伽『樹式』體式,在飲酒後,需要更多身體平衡與核心的使用,」帶領學生一起體驗紅酒瑜伽數次的瑜伽老師羅小麥發現,拿著紅酒做瑜伽,專注力會更集中,更認真聽口令。
羅小麥觀察,對長期處於緊繃狀能的人,適度放鬆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心放開了,身體也就跟著放鬆了,原本做不到的瑜伽體式,在身心靈都放鬆下,反而容易做到。」
而且還有意外效果,「不善人際的人,很適合參加紅酒瑜伽派對。」常見原本獨來獨往、不跟同學打招呼的人,主動招手,甚至打開話匣子,分享生活趣事。
戶外紅酒瑜伽讓人在寬心後,更不拘小節。他記得三年前的一場戶外紅酒瑜伽派對,當大家手持紅酒在雙人瑜伽體式下,一個同學酒杯沒拿穩,直接灑在身著白衣的女同學身上,在場所有人都驚呆了,沒想到被淋了一身濕的女同學,不但沒有生氣,反而大笑起來,化解了尷尬。
立槳瑜伽:解鎖課堂上無法做到的體式
喜歡與學生一起感受在戶外上瑜伽課美好氛圍的羅小麥認同,戶外瑜伽確實有種魔力,讓人的心胸開闊與包容,這是在教室內不能給予的體驗。比方炙熱陽光、蚊蟲叮咬、草地濕漉泥濘的難耐、音樂聲傳送不佳,這些被視為「BUG」的事,一旦開啟瑜伽體式,都不是問題,也不會有怨聲,就像被灌注正能量一般。
在體驗紅酒瑜伽、戶外野餐派對後,羅小麥與學生再次嘗試立槳瑜伽。
立槳是一種結合衝浪和帆船滑行原理的板類運動,可以坐著、躺著、站在、趴著玩,但要在板上做瑜伽體式,要有絕對的平衡感。
羅小麥認為,在立槳上做瑜伽,反而能解鎖平時做不到的瑜伽體式,因為踏在不平穩的板上,除了步步為營外,動作也會做得更確實,更能覺察到核心與平衡的拿捏。印象深刻的是,有個學生在課堂上做頭倒立,怎麼做就是做不起來,沒想到在板上腳一躍便成功。
一般來說,瑜伽課相對於其他運動項目,是靜態伸展且獨立完成,學生鮮少與人交談。透過戶外瑜伽,大家有較多時間認識彼此,師生關係變得更緊密,同學間因共同話題而變得熱絡,再回到教室上課後,氣氛會變得很不一樣。
靜旅:藉香氣、呼吸、手繪、體位與心溝通
一年多前,丘丘森旅執行長Jennifer在人生低潮低時,接觸一個遠離城市的瑜伽與心靈課程,整個活動下來,讓她宛若重生般找回自信,同時領悟現代人處於高壓時,極需短暫的心靈避風港。於是斥資兩億在花蓮鳳林鄉,打造全台第一間能讓心沉澱的靜旅空間。
來靜旅的遊客,以女性居多,多半獨自前來,九成都搭火車,在林榮新光站下車後,漫步五分鐘到飯店。
透過步行,提醒自己將展開一段與心交會的旅程,行李多的人也可預約高爾夫球車接送。
入內後,層疊山巒交織大片草坪,綠池群樹中錯落靜心亭,開闊綠意的氛圍讓心臣服,放下塵囂緊張後,可任選各式瑜伽課、頌缽聲療、身心平衡呼吸法、草原正念行走、曼陀羅彩繪等課程,藉由香氣、呼吸、手繪、體位,與心溝通、與身對話。
目前住客多來自台北及高雄,還有香港包團來參加,他們多半單純來上課,下課時間就在園區看書,晚上會泡個溫泉再就寢,兩天一夜幾乎不出園區就打道回府,這種找回排憂舒心的旅程,一年來訪三次的人不在少數。
今年已過了一半,如果你還沒有嘗試過瑜伽之旅,不妨趁著夏暑之際,來一趟身心靈的瑜伽充電行程,讓下半年度的自己能量滿滿、精神充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