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族整天坐在辦公室,缺少活動,常會有肩頸痠痛的問題出現;而像是老師等工作常常要站著的人,也容易有小腿腫脹的毛病。如果你不喜歡跑健身房健身運動,那麼在家就可以做的瑜伽,是你的另一個選擇。
「只要是動起來,都是好事。」瑜伽老師羅小麥表示,瑜伽體式不一定都是高難度,簡單的伸展並配合呼吸,就能感受到輕盈快活。他特別針對經常肩頸痠痛、需要久坐久站、想消水腫瘦腿的人,示範簡單的瑜伽體式,讓你在家就可以輕鬆做,並達到舒緩的效果。
另外,也可以利用輔具來做瑜伽。瑜伽輔具很多元,有支撐、引導身體、強化動作、放鬆的效果,像是瑜伽輪、瑜伽椅、瑜伽繩等。瑜伽老師Renee利用瑜伽椅,示範了扭轉及腿部的伸展。
若想知道更多舒緩的瑜伽體式,或是在練習中感到不舒服,建議還是去上瑜伽課,在瑜伽老師的親自教授下,安全性及效果都加乘。
讓肩頸不再痠痛
由於現代人肩關節控制力不足、活動度弱化,造成盂肱關節緊繃,透過這些瑜伽體式可強化肩關節穩定度,增加肩膀靈活度。
▌下犬式
從嬰兒式開始,雙手往前延伸,臀部推高往上,讓手、肩、臀呈一直線,此時身體會呈現三角形。留意兩手之間的距離是不是等同肩寬,雙腳與臀同寬,食指朝前,腳掌朝前。使頭、頸與脊椎呈一直線,讓雙手有推地的力量,坐骨向上延伸,找到身體往兩側拉長的感覺,盡量雙腳腳跟踩滿,並出力推向地板,膝蓋不過度向內或向外擠壓,讓視線看向兩腳中間,脖子向後側拉長。低頭後縮起下巴,讓耳朵在手臂內側,保持頸椎兩側是放鬆的。停留五到十個呼吸。
Tips:雙手在推向地板時,手臂外側往下,腋窩內側往上,才不會讓肩膀壓力過大而引發疼痛;此外,容易拱背的人,可試著先彎曲膝蓋,臀往後往上延伸;一旦出現塌腰時,核心要收得更緊。
▌牛面式
右手往前伸,讓手掌心朝上。再將右手指摸右肩,右邊手肘朝上延伸,大手臂向外旋。收緊下巴,脖子拉長。左手往後背,向後背做內旋。肩膀往後,保持鎖骨拉寬。左邊肩膀往後收,雙手手指互扣。停留五到十個呼吸。
Tips:雙手手指扣不到的人,可使用毛巾做輔助。
久坐久站沒問題
一旦坐太久或站太長,後背豎脊肌與側邊的腰方肌,容易緊繃,透過全身性的體式,達到延展效果。
▌門閂式
跪姿後右腳向旁邊踩出去,右邊腳趾朝前,右足弓與左膝蓋對齊在一直線。骨盆擺正,沒有一高一低。雙手往上延伸,右手抓左邊手腕往身體右側倒,讓下巴靠近鎖骨,延伸脖子,視線可以看向左上方或前方。身體兩側同時拉長,胸口左右側保持平行。停留五到十個呼吸。
Tips:初學者,右手扶大腿或小腿,也可以摸地即可。
▌站姿前彎
站立時雙腳打開與臀同寬,肩膀及脖子放鬆,雙腳用力推向地板,脊椎拉長向上,但膝蓋不卡死,從臗對折。上半身往前往下彎,大腿內側向上提,收進骨盆腔,低頭讓下巴靠近鎖骨。雙手各抓腳踝兩側,手肘往兩側打開,視線從兩腳中間看向後方。頭頂心朝向地板,保持頸椎放鬆,讓坐骨往上延伸。停留五到十個呼吸。
Tips:後側偏緊繃或上下背壓力太大不舒服,可膝蓋彎曲或手扶桌椅。
小腿腫脹bye bye
伴隨年紀增長,代謝受到影響,加上日常姿勢不良,很容易下肢水腫,透過瑜伽體式來增加腿部張力,讓雙腳在適當的壓力下,增加循環效能。
▌臥英雄
雙膝跪下,膝蓋併攏,小腿往兩側打開,屁股坐在兩腳中間,腳趾朝後。如果腳踝感到過度壓迫,可以在下方墊毛巾,上半身向後再慢慢躺下來。躺下後,讓骨盆後傾,減少腰背壓力,視線看向上方(閉上雙眼,更可以感受身體的張力)。停留五到十個呼吸。
Tips:對躺下來腰背不舒服或躺不下去的人,可以選擇跪姿雙手往後支撐身體,讓身體向後傾斜。
▌分腿前彎
雙腳往兩側打開,挺胸讓脊椎往上延伸,雙腳的後側往下沉,大腿不會過度內旋,膝蓋內側才不會有壓力。勾起腳板,讓腳踝有活動空間。脊椎拉長往上,雙手往前方走。低頭縮下巴不聳肩膀,視線看向地板,讓頭、脊椎到骨盆呈一直線。停留五到十個呼吸。
Tips:初學者,可以保持雙腳微彎,身體不往前,找到大腿內後側有拉長的感覺。
透過輔具效果加乘
輔具可以說是一體兩面,對初學者而言,在瑜伽輔具幫忙下,可更容易且正確地做到瑜伽體式;就資深練習者來說,想要加深或挑戰更高難度的體式,搭配輔具,效果加乘。
▌扭轉及腿部伸展
透過椅子的穩定性,除了增加安全感外,也能拉長停留的時間。此外,能增加靈活度與放鬆緊繃肌肉的瑜伽繩,可加深開肩及開臗的動作,也可以毛巾取代。
Tips:使用輔具之前,最好先上過瑜伽課,懂得怎麼操作後,再自主練習,才會更得心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