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5點,太陽從群山間冒出頭,射出金光,睡眼惺忪的一群男女,正在草地上鋪起軟墊,跟著暖暖的日出,鳥鳴蟲唧的和奏,從瑜伽的「拜日式」伸展,吸吐間五感緩緩得到放鬆;三輪拜日式做完,身體微微發熱,肌膚出現顆顆汗珠,全身力量被啟動,精神奕奕、舒活輕盈迎接新的一日。
近幾年,瑜伽運動不只局限在教室內,也由內向外,順呼大自然的脈動,開展身心靈的療癒。
開始愈來愈多人走出戶外做瑜伽,與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他曾說過,世界上有很多國家不懂他們的語言、文化跟傳統,但因為瑜伽,全世界現在開始跟印度接軌。他成功遊說聯合國將6月21日訂為「國際瑜伽日」,之後也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2017年瑜伽日當天,他更在瑜伽發源地、印度首都新德里,號召上百人在瑜伽墊上做瑜伽來歡慶。不僅如此,2023年訪美期間,他也以瑜伽做為外交,在聯合國主持瑜伽日活動,提升印度在國際間的能見度。
自此,更多愛好瑜伽的人,不再只躲在教室裡伸展,而是沉浸大自然下,感受瑜伽的美好。
戶外瑜伽與課堂內上的瑜伽有何不同?
一年會辦一至兩次戶外瑜伽的瑜伽老師羅小麥表示,在教室內上課,著重在核心平衡、動作正確性的訓練,過程是嚴謹專注。來到戶外,少了教室框架,體式是否到位已非重點,隨心恣意下,五感接引自然,在周遭溫度、聲音及氣味的左右下,身體會自在隨之擺盪,也就更能覺察自我,達到瑜伽不受約束的身心靈合一境界。
除了走出戶外,近年也衍生出各種情境與風格的花式瑜伽,可以結合野餐、紅酒、立槳,甚至是旅遊行程,內容也可以融入頌缽、精油、空中瑜伽等。瑜伽不再只是拉伸做體式、不易親近的刻苦運動,參與的人更是從8歲到88歲都有,不分男女及老少,全民都能一同感受瑜伽的美好。
不再專屬女性,男性回歸、樂齡族加入
瑜伽的改變,除了走向戶外,也有不少男性回歸、樂齡者加入。
印度台北協會表示,瑜伽起源早在4、5000年前的印度,約莫1960年間,在西方及全世界流行起來,很多人都知道,透過瑜伽可以修身養性、活絡筋骨。但練習瑜伽人數最多的國家,還是印度,人數約一億,占全球瑜伽練習總人口數的一半。
而在印度,最早練瑜伽的清一色都是男性,第一位女瑜伽老師於100年前才出現,現在則不分男女老少都會做瑜伽。
然而,在台灣,瑜伽給人的既定印象,是女性專屬。完美瑜伽會館經營者、當了20年瑜伽老師的江沛心指出,約莫十年前開始,瑜伽課漸漸有男性學員加入,特別是出現在晚上7點以後的瑜伽教室。
目前台灣的男瑜伽老師每年都在增加,以連鎖健身房來說,三到四位瑜伽老師中,會有一位是男老師。選擇男瑜伽老師的課「可以啟發激勵」,因為男性身體構造的關係,肌肉普遍比女生結實,男老師同樣能做到高柔軟度的劈腿、輪式等體式,對學員來說,就像注入一劑強心針,「即便軟柔度不夠,勤加練習,沒有解鎖不了的瑜伽體式。」
此外,樂齡者若沒有運動習慣,醫生建議的首選,就是瑜伽,像是椅子瑜伽。國民健康署統計,台灣肌少症盛行率高,65歲以上肌少症,男性為23.6%,女性為18.6%。
「會館有開瑜伽修復課,不少50到70歲的樂齡者參加,他們節奏慢,力量較不足,適合搭配瑜伽的輔具,最常用到的是瑜伽磚、壁繩、瑜伽椅,有助關節穩定、增加核心肌力、改善駝背,」江沛心表示,常看到夫妻一起來練瑜伽,運動也有助於感情加溫。
也有不少大老闆向瑜伽靠攏,像富邦集團董事長蔡明忠、眾達國際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黃日燦,都將瑜伽排入工作行程中,身體的軟柔度完全不輸年輕人。
運動員也愛瑜伽,李洋「臥英雄」驚豔全場
近年國外吹起運動員練瑜伽的風潮,像是美國NBA球員詹姆斯(Lebron James)、賽爾維亞網球球王喬柯維奇(Novak Djokovic);台灣運動員也開始將瑜伽列入訓練體能的運動之一,東京奧運羽球男子雙打金牌李洋在獲勝時,開心到躺在地上,做出瑜伽的「臥英雄」體式。
身為李洋的瑜伽老師,江沛心看到這一幕除了開心,更多的是感動,「李洋在教室練習這個體式時,需要靠瑜伽磚、瑜伽枕、瑜伽繩等輔具幫忙,一點點舒展緊繃的肌肉,才能做到,」她指出,通常球類運動員,因為單邊運動的關係,較容易出現單邊不平衡,以致單側不舒服。
當初李洋來報名私人課,江沛心評估他的大腿前側及臗部雖然發達卻緊繃,但柔軟度明顯較一般選手好,身體素質也不錯,需要調整的是讓單邊更放鬆。江沛心指出,「臥英雄」這個體式很適合李洋,因此一週一到兩次的課程,中間都會加入這個體式讓他練習,並依當天他的身體狀況,停留個三到五分鐘。有趣的是,在練習過程中,他最常說:「不是我不下去,是我下不去。」因此,金牌賽當天「臥英雄」體式的展現,是李洋平日練習的成果。
此外,瑜伽更不是大人的專屬運動,透過親子瑜伽,大人放鬆伸展,小孩放電更好眠,彼此間的肢體互動,增加親子間的信賴與親密感。
只要你想動,都能在瑜伽領域中找到適合的練習方式,相約動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