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演出《貧民百萬富翁》(Slumdog Millionaire)、《漫漫回家路》(Lion)的印度男星戴夫帕托(Dev Patel)演而優則導,在演出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作品之後,更嘗試首度當導演,而且他不只執導,還身兼主角和編劇,《怒火狂猴》(Monkey Man)就是極盡他一切心力,打造的超級復仇電影。
《怒火狂猴》充滿了驚險刺激、爽度爆表的打鬥和追逐場面,完全是印度版的《捍衛任務》(John Wick),令人大呼過癮。
身兼演員、編劇、導演、製片的戴夫帕托,最初在構思《怒火狂猴》的故事時,從沒想過這部靈感來自兒時故事的電影會成為他的導演處女作。
《怒火狂猴》故事講述,一個男人對腐敗官員展開一場驚心動魄的復仇行動,那些人不但冷血殺害他的母親,更持續不斷殘害弱勢貧民。
本片靈感源自印度神猴哈努曼(Hanuman)的傳說,哈努曼象徵了力量和勇氣。
戴夫帕托在片中飾演的男主角基德是一個默默無名的年輕人,他在一家地下格鬥場勉強維持生計;夜復一夜,他戴著猴子頭套上場與人對戰,被更受歡迎的選手打得頭破血流,換取微薄的現金。
壓抑了多年憤怒之後,基德終於找到潛入邪惡上流殿堂的方法,童年創傷也隨之沸騰起來,他用那雙佈滿神秘傷疤的雙手展開一場血脈賁張的復仇行動,找上那些奪走他一切的人討回公道。
戴夫帕托自己推敲劇本,從他最愛的電影中汲取靈感
「我花了大概8年時間反覆推敲這部劇本,其中歷經了多部電影的拍攝。」他說,「最後成果相當貼近我的心意,故事引用了印度代代相傳的古老神話,並賦與了現代風貌,希望藉此讓這個故事躍上國際舞台,打造出全新的超級英雄經典電影,從頭到尾純粹原創。」
戴夫帕托從他欣賞以久的電影類型中汲取靈感,包括韓國復仇動作片,還有像《捍衛任務》這類開創性的電影系列。
戴夫帕托說,「我們將故事融入戲劇元素,我很喜歡《大叔》和《原罪犯》,還有印尼一部片《全面突襲》(The Raid),《全面突襲》很多團隊成員也有參與這部電影,還有《捍衛任務》團隊,他們正巧是雷霆之路影業的製片人,我們把這些都放進攪拌機裡,再加入一點印度神奇香料。」
為了拍攝《捍衛任務》,製作團隊前往印尼巴淡島進行主體拍攝。「拍攝過程超狂、超野、超刺激,血汗淚噴爆,拳拳都到肉,不誇張,就是為了這部關於信念的復仇電影。」
戴夫帕托超愛動作片,《怒火狂猴》是他獻給家人的情書
戴夫帕托表示,本片故事核心,是一封寫給家人的情書,融合了爺爺和父親與他分享的神話,致敬了生命中所有了不起女性的力量,其中最重要的是他的母親,同時也展現出為了幫深愛之人伸張正義,一個人能夠付出多少代價。
戴夫帕托說,「我從小就超愛動作片,從半夜溜下樓看著李小龍在《龍爭虎鬥》裡從螢幕上一躍而起,進入想像的世界,到看著沙魯克汗為了拯救心愛之人跟一大票壞人瘋狂幹架,再到後來接觸了韓國電影,韓國電影完全將復仇電影提升到一個全新的高度。」
他說,「有一天我要把對這些文化、風格和敘事的熱愛融合在一起,為像我這樣的族群打造出專屬的作品;為弱勢打造一首頌歌,一個沒有神奇裝備、不會隨時打嘴砲的英雄,這傢伙只能不斷奮力爬起,卻又不停被迫倒下。」
於是,一個不斷遭受打壓的年輕人,帶著滿腔的痛苦和憤怒,與內心深處的心靈創傷不停搏鬥,直到遇到像他一樣的弱勢異類,幫助他成長覺醒,給他勇氣力量挺身為正義而戰。
《怒火狂猴》講述社會底層最殘酷的復仇故事
戴夫帕托期待藉由《怒火狂猴》獻給他最愛的動作片領域,也向多位電影人致敬,包括丹尼鮑伊、朴贊郁、吳宇森、昆丁塔倫提諾、韓國復仇片、寶萊塢等,「希望每個人都能從中獲得樂趣。」
戴夫帕托在《怒火狂猴》裡的身材無懈可擊,為了拍出那些令人眼花撩亂的打鬥場面,他在動作指導布拉辛查布的指導下進行了嚴格的訓練。
「戴夫是我合作過超拼命的電影人之一。」布拉辛查布表示,「他每天上午和下午都會抽時間來找我和特技團隊一起練習,尊重我為電影設計的武打動作同時,他也會提出他的建議,這些建議對我幫助很大,能把動作調整得更加貼近故事情節。」
戴夫帕托把自己的身材練到無懈可擊
布拉辛查布說,「跟戴夫排練打鬥戲,我發現他不但是個優秀的演員,還是個出色的武術家,他能記住大量又複雜的動作編排,也清楚該如何在鏡頭前展現出來。」
製片喬蒙湯瑪斯提到,「戴夫每天都自我鞭策,提升電影到最高境界,他在一場動作戲中摔傷了腳,我們得找醫療專機送他去醫院,後來又弄傷了手,必須要鎖上一根螺絲。」
戴夫帕托笑說,「我傾全力拍攝這部電影,每個畫面,每個節奏,每個細節,我就是豁出去了,這趟旅程超狂超瘋、爽度破表,觀眾看到我全身是血,咬刀割喉的畫面應該會嚇歪。」